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裂天下 > 第五十五章 八善堂

山南镇,一个普通的小镇。但是城墙的崭新的青石令人侧目。走进镇里,清晨的小镇好不热闹,无数的商家在那叫卖着自己的商品,菜摊上,小贩和卖菜的大姐讨价还价着,却不见争执,路边的早点摊上,油锅中炸得金黄的点心令人食指大动,镇上的居民都是那么随和,脸上的笑容洋溢着幸福。

钟离羽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一片欣慰,若是举国皆是如此景象,何愁天下不稳,百姓不安。这山南镇的官员是谁?也算得上是一方能吏了。

“哥几个,我这便要回家了,若是无事,记得到我陆家作客,就在镇子北边,打听一下,镇上没有不知道的。”马上,陆三山和大家告别,依旧是一脸的豪爽,“有事没事够可以来,别的说不好,好酒好肉管够。”

他说完,和各位拱了拱手,便驾马离去,杨大脑袋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面上还有些不舍,不知是因为他的投缘还是因为他的好酒。

西门遥依旧眯缝着眼睛,目光中流光闪烁,他走到钟离羽身边,小声问道:

“九爷,要不要从他入手查一查?“

钟离羽摇了摇头,说道:“算了吧,也是一场缘分,如果他真的是血狮门的人,总归还是会遇到的。”说完,他看了看天空,心中暗暗想到,到了这里,郑诩的飞鸽传书便派不上用场了,还是尽早找到接头的地点,查出头绪来。

镇北,一座破败的二层茶楼,钟离羽一行人走到门前,小店很是破旧,大概有几十年了,店中几个桌子歪歪斜斜得摆放在那,一股花茶的香气在店中弥漫,店中没有伙计,一个台子后面,掌柜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干巴老头,一双绿豆大的眼睛正紧紧得盯着自己眼前的一个发黄的账本,口中念念有词。

“高穗十斤八两,白面十斤七两,高粱面……”他看到眼前似乎有客人,却是打量了一番,把手中的的账本放下,问道:“客人从哪里来,要喝点什么啊?”

“自终南山来,上好的香片来一壶。”西门遥说着,手中的纸扇“唰”的一声打开。

那掌柜站起身,看着眼前的人,一个一个仔细打量着,走了出来。

“楼上请,都准备好了。”

楼上,和楼下没有什么差异,都是随意摆放着的几张桌子,钟离羽和钟离靖找了一张靠近窗边的的桌子坐下,其余几人也各找地方落座,唯有西门遥看着椅子上厚厚的灰尘眉头紧皱,从怀里掏出了一个手帕垫着,也坐下来。

钟离靖活动活动关节,问道:“老九,这里是?”

“嗯。”钟离羽拿起面前的茶壶给两人各倒了一杯,杯中的茶末被冲开,如满天星一般,哪里是什么香片,还是高穗,不过闻着茶香,应该是上好的高穗。

高穗,便是茶叶末,不同的茶,高穗的味道也各异,虽说没有形,但是茶香扑鼻,喝过高穗以后喝再好的花茶都一定会觉得沙口。

钟离羽丝毫没有在意茶的优劣,拿起杯子便喝了一口,说道:“这里是郑诩安排的地方,就是这样的地方,三教九流人员复杂,消息也就最多。如今离京已经很远了,而且这里是血狮门的地盘,只有在这里才能得到最多的消息。”

说完,钟离羽的目光看向窗外,茶楼对面几米远的地方,一个摊子上排起了常常的队伍,排队的人都是些衣着颇久,面有饥色之人,摊子上一个旗子写着一个大大的“粥”字,应该是善人舍粥之处。

粥摊上,大大的锅中粥香扑鼻。一个身着红衣之人一边和前来舍粥的各位打着招呼,一边给每个人的碗里添着粥,却是对于每个人都很是熟悉。

这时,他看到一个身上妇女排到了面前,肚子微微鼓起,应该是有了身孕了,胳膊上挂着一块黑布,却是带着孝。他不禁问道:

“李家嫂子,您这是怎么了,李大哥呢?”

那妇女闻言脸上挂上了浓浓的悲意,说道:“唉,我家男人接了你们的活不是?修缮屋顶摔了下来,后来看了大夫,药也吃了,前段时间还是坚持不住了……留下我们孤儿寡母的……”她说着,眼中泪光闪烁起来。

“这是怎么话说的,出了事为什么不来堂里说呢?堂里是有抚恤的呀!”那人闻言脸上闪过一丝不忍,问道。

“你们八善堂积德行善啊,是看了我家困难才让我家那口子去帮忙的,但是这是我们自己家没福啊,他走的时候说了,这些事都是他的不好,千千万万不能到您这儿闹,但是我这孤儿寡母的实在是过不下去了,这不是,来赊碗粥。”那妇人说着让开身子,身后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得露出头来,脸上的菜色看得出来明显是很多天没有吃过饭了。

“这怎么行啊!不能饿了孩子啊。”

那人从屋后面走出来,从旁边的一个屉子里面掏出来两个白面馒头,塞在了那孩子的手中。那妇人见了连忙劝阻道:“使不得使不得,这是你们干活吃的粮食,我们吃了不就得让别人饿肚子了不是?不能坏了规矩啊。”

那人闻言却是连连摇头:“街里街坊的,互相帮衬一下怎么了?这几个馒头是我的,我忙完了回家吃就是,不会坏了规矩。这几日我都在堂里帮忙,你们家的事真的是不知道,李大哥不在了,堂里就不管了,这才不是我们八善堂的规矩。”说着,他又要从怀里掏银子。

“使不得使不得,这馒头我谢谢您了,这银子我可受不得啊……”那妇人说着,不愿意接他的银子。

“嫂子别见外了,您这还怀着身子呢?拿着。”那人见李家嫂子执意不肯拿,要把银子往那女娃娃的手上塞,那女娃娃却是躲回了自己母亲的身后,摇着头,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唉,你这……”那人一脸的无奈,说道:“算了算了,这样子,大嫂子您听我的,去堂里说一下,抚恤金还是要拿的,而且堂里最近建了个工坊,都是些手上的活,正在招女工,您可以去看看,我的意思您还是好好在家里养胎,孩子要紧啊。”

那妇人闻言点了点头,又是连身道谢,带着自己的孩子离开了。

楼上,钟离羽见这情景也是若有所思,八善堂,听起来和烈焰城的圆觉寺做的很是相似啊,之前就听曹公绩说过,却不知这圆觉寺和八善堂的背后都是哪位高人在操作,想到这,便看向了坐在对面的钟离靖问道:

“七哥,这八善堂?”

钟离靖点点头,说道:“恩,积德行善,和京里的圆觉寺如出一辙啊。”

“七哥知道圆觉寺这些年的主张都是谁一手推动的,想着是个高人啊,行善之余不失御人之道,这手段可比一方能吏啊!”说着,钟离羽的眼神停留在钟离靖的身上,钟离靖平日里去那圆觉寺极是勤快,若说是这位七侠王的手段,倒也不意外。

钟离靖发现钟离羽眼中的意味,哪里看不出自己这位九弟心里想的是什么,不禁摇摇头,说道:“你莫要看我,我才没有这样的本事,这事我原本也问过五哥,五哥没有告诉我,圆觉寺原本也只是舍粥,是后来才多了后续的手段,其中的事情,我也是不知。”

钟离羽闻言点了点头,这时,楼梯上“咯吱咯吱”作响,只见茶楼的掌柜走了上来,脸上在没有之前的懒散,而是一脸的严肃,手中一封锦囊。

他走上近前,把锦囊放在了桌上,说道:“九爷,烈焰城刚刚到的消息。”说完便退下了。

钟离羽打开了锦囊,取出了一张纸,平铺在桌上,纸上写着的都是问候关切之语。他又在怀里掏出一个瓷瓶,打开,取出一颗药丸放在面前的茶杯之中,那药丸遇水便化开了,却是无色无味,钟离羽把加了药的茶水倒在了桌面上的纸上,翻过来。

字,渐渐在纸背显现出来,钟离羽一目十行,眉头却是紧锁。

“老九,怎么了?”钟离靖见他脸上变颜变色,问道。钟离羽把信递了过去,七王爷刚刚入眼便是大惊。

“魏云远,被捕了。”

烈焰城,如今已是被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惧之中,这几日不断地有大臣被捕,其中不乏朝中的一些举足轻重的人物。

安龙宫,钟离弘坐在桌前,手上的笔在一封封奏折上批复着,身边伺候的还是大太监胡雪,胡雪的手中此时也拿着几封奏折。

“恩,都是要求寡人关闭暗卫组的,说是撒之道。他们的行为便不是撒之道吗?”钟离弘心中想道,脸上怒意越发得浓郁,手下的笔也越来越快。

终于,最后一封被看完了,奏折被合上,抬起头却是看向了胡雪。

“今天怎么样啊?”

胡雪行了一礼,把手中的奏折放在桌上,说道,脸上依旧是数十年如一日的低眉顺目。

“禀国君,今天抓了十个,都是昨夜国君首肯的,关在牢里的,招了三个。他们的口供都在这,画过押了。”

钟离弘点点头,拿起来那两封奏折看去,看了几页不禁乐了,却是气急了。他从之前的奏折中取出来一封,打开,把两份都放在桌上。

一份是上书请求关闭暗卫组的,自称清正廉明,毫无私心。愿以死明志,抄家归库,望国君收回成命的。

一份是他的学生招认干的,恰恰是说他结党营私,索贿无度,甚至里通敌国,却是交代的清清楚楚,铁证如山。

这边是我的忠臣吗?钟离弘笑了,在之前的奏折上批复,允死,允抄家。

写完,钟离弘抬起头,面色有些沉重,问道:“那小子审了吗?”

胡雪摇摇头,说道:“魏大人被捕以来一言不发,国君没有下令,我便没有审。”

“安国呢?没说什么?”

胡雪听着国君还是称呼魏安国为安国,魏家圣宠未衰,自己没有贸然审问魏云远果然是明智的。口中回答道:

“魏老依旧在阁中处理公务,却没有什么反应,似乎早有预料一般。”

钟离弘摇摇头,这老东西莫非早就知道了,但是如今却没有反应了,你给我这么大的炮竹,现在自己却跑到一旁听响去了,真是岂有此理。

“胡雪,传那老东西过来。”

“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