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和美女董事长那些事 > 第224章出家人不应该坑人

“哦……原来真的是有典故啊,你竟然知道的这么详细……不过,我对日本人一向没有好印象,怎么把这寺庙搞成是日本人开创的了……”张伟拉拉陈瑶:“走,进去看看。”

“哈哈,你不是对老和尚都很有意见吗?”陈瑶笑曰。

“我对佛教本身没意见,对和尚讲经做法也没意见,我只不过是不满意他们疯狂敛财的路子而已,出家人不应该坑人,引诱游客烧高香,步步为营,步步陷阱,把游客诱骗进去大把撒银子……”张伟笑呵呵地说:“咱们做旅游的,最明白这些老和尚的道道……”

陈瑶抿嘴笑笑:“张先生,请随洒家来。”

两人兴致盎然走进去。

在不肯去观音院前,树着一座“禁止舍身燃指”石碑。

“干嘛的,什么意思?陈导游?”张伟指着石碑问陈瑶。

“传说自从普陀山有了寺院后,一直香火鼎盛,佛教事业发达。有一位五台山的型尚前来朝拜,从五台山沿路见到寺庙就拜,等到了不肯去观音院,身上带的香火蜡烛刚好全用完了。虔诚的型尚毫不犹豫地撕开身上的棉衣,扯出里面的棉花缠在十指上,沾上旁边的烛油,点燃后才开始做功课。

“十指连心,型尚疼痛难当,在地上翻滚不止,不小心从寺院旁的潮音洞滚到了海里。人们以为他必死无疑,谁知三天后奇迹出现了,一朵巨大的莲花托着他浮出了水面。

“从此,前来朝拜的人们纷纷仿效,演出了许多人间悲剧。到明朝时,驻当地的一位督军觉得这种做法有违佛家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本意,颁令禁止并立此碑,言明如果再有人这样做,就要缉办。从此,这种风气才逐渐废去。”陈瑶说道,边拉了张伟走进去。

没走几步,一片竹林豁然映入眼帘,疏密有致,只见暗香浮动,人影魅惑。

“不知道观音菩萨此时是在云游四方,还是在闭门静修,曲径通幽,小张宛若一卷徐徐打开的经籍,引人入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不肯去观音院了,关于观音的诸多的美丽传说总是与这里有关……”陈瑶在张伟耳边娓娓道来。

两人沿石阶而上,正门而入,殿内摩肩接踵,善男信女神色凝重,举态谦和平静。

陈瑶是逢佛必枸楫膜礼的。

张伟跟在陈瑶身后,也学着陈瑶的模样,但心里却很不以为然。

张伟对寺院的成见越来越大,其实内心的主要因素还是因为这普陀山差点将自己的爱妻变成了尼姑,这里好像成为陈瑶另一个精神寄托之地。

如果不是自己千辛万苦跨海找来,或者陈瑶已经在这个岛上做了尼姑,每日吃斋念佛了。

一想到这里,张伟心里就不寒而栗,太可怕了,这宗教的力量如此之大,这信仰的执着如此之深。

张伟心里其实对这普陀山越来越没好印象。

“我曾几何时一度谋生出家的念头,随着时光流逝,随着现实的冲击,随着你的出现,这种奢望才逐渐淡去……这里的黄墙让我有一种坠入其美学意境而恣意畅想的恍惚,这种黄有别于北方宫殿的森严与肃杀,而是让人感觉靓泽温暖,让人恋恋不舍……”陈瑶轻声对张伟说。

“陈瑶,你现在是我妻子,你要明白你的位置和责任,我希望,你以后永远也不要有这个出家的想法,”张伟严肃地看着陈瑶:“你要是再敢出家,我就把天下的寺庙都捣毁,让你无安身之处……”

“俺现在哪里有了?”陈瑶白了一眼张伟,拉着张伟出了不肯去观音院,心里却不由打起了小鼓。

“走,咱们去目的地吧,”张伟对逛寺院木有了兴趣,对陈瑶说。

陈瑶游兴正浓:“好的,咱们去普陀山的主寺,这普济禅寺是普陀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寺院,里面住的僧侣都是普陀山的领导哦,……”

两人于是转战到普济禅寺。

通过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满街的供奉祭品琳琅满目,有买来放生的王八,有标价吓人的小古董,有卖香火及佛事用品的,有卖假冒的低廉吉祥饰品的,让人应接不暇。寺院门口是一个放生池,上面标语\"禁止放生巴西龟\"。

“我敢打赌,这些放生的王八你白天放了,店主晚上肯定又捉回来。”张伟说。

“呵呵……是这样的,这是这里公开的秘密,你咋知道的?”陈瑶笑问。

“别忘了我现在是个商人,商人总是唯利是图的,总是会发现商机的,如果换了我,我就会这么干,我能想到的,他们一定业能想到,只有那些傻瓜游客想不到……”张伟说:“而且,这些活动都是得到寺院允许的,或许,这寺院里还有经济利益……”

“嗯……”陈瑶神色有些黯然:“是这么回事,这寺院是有分成的,和那些店主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合起来坑游客的钱而已……联合起来的项目太多了,这只不过是一个小项目……唉,这年头,都是钱惹的祸……”

千年古寺只开一小侧门,其居中的大门紧锁。

“老子来了,干嘛不开大门?”张伟忿然指着大门问陈瑶:“我上次来就看这大门关着……为什么?”

“此门只有得道高僧与高级领导级的尊贵客人临驾才会打开,领导一般来说,也不会有事没事来这里的观光度假,除非是犯了事,心里不安宁,来这里求得心理安慰……得道的高僧平日也是深居简出修身养性,难得跨出山门半步……所以,这大门大多数时间都是关着的。”陈瑶说。

张伟看着这大门琢磨,想来想去让人犯迷糊,反正此门不会为孤这等寻常市井轻启,不想也罢,拂袖而去。

门票便宜,门槛很低。进入院内,古柏苍松让人仰望惊叹不止。普济禅寺的主殿堂皇巍峨,透过质地考究的粱柱与飞檐画栋,这千年的承载让人情不自禁地胡思乱想。普济禅寺是观世音的道场,殿内观音菩萨洁白无暇,洋溢出安祥和谐的氛围,只觉这个地方神圣不可侵犯。

凡夫俗子张伟见到这,也不禁有些被宗教的力量和氛围所震慑。

陈瑶撇开张伟,独自走去,虔诚地上香,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心领神会给观音菩萨跪拜祷告,祝福亲人一生平安,默默闭眼,祈祷自己能怀上张伟的孩子……

张伟站在陈瑶侧身后,看着陈瑶肃穆的表情,哪里想到陈瑶此刻的想法,心里不以为然,却也不想打搅她,有个信仰也总不是一件坏事,总比没有信仰好。

上完香,跪拜完,陈瑶轻轻舒了一口气,站起来,看着张伟:“走吧,咱们吃午饭去。”

“咦,你不去看净空法师了?”张伟看着陈瑶,有些意外:“这都到门口了……”

“人家也是要吃饭的,这都中午了,吃饭时间打扰人家是不礼貌的。”陈瑶边向外走边说。

张伟不再言语,跟在陈瑶后面出了普济禅寺。

二人顺着山道边走边找合适的饭店。

“傻熊,上次你来,我没心情给你讲解,也不想和你多说话,哈哈……”陈瑶对张伟说:“其实呀,这普陀山不是一座普通的海岛,它位处北纬30度,这是地球上最神秘的纬线,在这一条纬线上,奇观绝景比比皆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古埃及的金字塔、加勒比海的百慕大群岛、印第安玛雅文明、以及西藏布达拉宫和海天佛国普陀山……种种奇观,科学至今无法一一解答,你说,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冥冥中的鬼斧神工?”

“真的?”张伟睁大了眼睛。

“当然是真的!”陈瑶说。

“不过我第一次来的时候,确实被这里镇住了,一想到这是人间仙境,当时内心激动不已,在我记忆中未曾有如此这般的美景,岛上萦绕着缕缕青烟,海水合着绿树青山……可惜,现在,我一想到这里是差点将你从我身边夺走的地方吗,就陡然添了几分敌意。”张伟说。

“呵呵……不能怪这里,只能怪你,谁让你差点把我气死,让我过了一个痛不欲生的情人节,坏蛋!”陈瑶轻轻捶打着张伟的背。

“姐,你看,那里有一座小山,咱们去爬山,到那山顶去吃饭。”张伟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山顶说道。

“呵呵……这个可不是小山了,这是佛顶山,为普陀山的主峰,虽然海拔只291米,但由于拔海而起,常年为云雾所缭绕。1933年诗人郭沫若在佛顶山上想出了‘佛顶山顶佛’五字上联,却怎么也对不出下联,同行者苦思冥想也无思以对,当地一位姓郭的樵夫路过,随口就说出了一句‘云扶石扶云’,郭沫若和随行者听了无不钦佩,一时传为佳话。”陈瑶边和张伟沿着小张往前走,边给张伟讲解。

前面不远,一寺庙曰法雨寺,气势很大。

“慧济寺与普济、法雨并称普陀三大寺,”陈瑶继续讲解:“对于朝拜普陀山的香客来说,出了普济寺,接下来就必须三步一拜地经法雨寺拜上佛顶山了,这条从法雨寺至佛顶山的登山石道叫香云路,共计有台阶1088级,自明代以来,所有虔心理佛的善男信女,无不遵循着这样的一种方式,天长地久,山道上坚硬的石面已被信众的手足打磨得越来越光滑了”

果然,走了几步,张伟就看到了这光滑的石阶,还有虔诚的跪拜香客。

张伟不禁被信仰的力量所震撼。

二人走到山顶,在一处安静悠闲地小饭店吃了午餐。

然后,二人在山上闲庭信步,观赏着美丽的海天一色景观,最后沿着香云路的1088级台阶走下来,直奔普济禅寺,去拜访净空大师。

在普济禅寺后院里转弯抹角,到了净空大师的禅房门前,却有一小沙弥在门口端坐挡道,曰大师正在闭门修炼,3个月不见客人,今日为第二天。

陈瑶张伟不觉大为失望,张伟自上次见过这净空,并被他指点一番后,对这个大师还是蛮尊重的,觉得这家伙貌似道行很深,高深莫测,特别是他那眼神,看人的时候只那么一瞥,就能把你镇住。

陈瑶不甘就此罢休,恳求小沙弥进去通报一下,就说弟子陈瑶和施主张伟前来拜见,恳忘得到大师指点迷津。

小沙弥耐不住陈瑶一再请求,答应进去禀报。

张伟和陈瑶在门口忐忑等候。

良久,小沙弥出来,递给陈瑶一张字条:“已经禀报,大师确实不能相见,不能坏了规矩,忘施主谅解,不过,大师写了一张提条,嘱咐交给施主。”

陈瑶接过来一看,上面是净空的字体:汝非汝,吾非吾,人非人,物非物;世间万物,皆归于缘;顺其自然,勿以勉为;其中坎坷,勿以弃之;坚而不怠,必成正果;善恶有报,多行善果,必得佛助;我佛慈悲,宽大为怀,切记切记。

陈瑶仔细看了几遍,似懂非懂,不能深刻理解其中之意,遂郑重将纸条放入包中,决意再行琢磨。

怅怅惘惘间辞别小沙弥,陈瑶和张伟走出普济禅寺信步走到海边的沙滩。

百步沙与千步沙的沙滩出奇的好,细细的黄沙,在蓝色的天空下,依着波浪,那么的好看。

陈瑶坐在空旷的沙滩上,听着风在耳边走过,心却踏着浪奔向远方。

陈瑶还在琢磨净空大师的字条含义,琢磨间,仿佛悟出了一点东西,在海风的吹拂下,一扫落在心头的浮尘,霎那觉得心是那么轻,好似也不知道在哪里了……

找不到自我的存在,或许这就是净空大师的某些意思吧,或许也就是自己想要来此处的真正原因吧……

陈瑶痴痴地坐在海边的沙滩上,痴痴地想着,甚至忘记了旁边张伟的存在……

见不到净空大师,在普陀山逗留已无意义,陈瑶和张伟当日就返回了舟山,又渡海返回了海州。

在海州住了一夜,第二日,两人开车,直往北去,返回瑶北。

出发前,陈瑶在报摊买到了这几日的都市快报,在路上阅读之用。

打开前天的报纸,头版一条通讯赫然入目:权欲下的罪恶——一对旅游奇才在兴州的悲惨遭遇。

文字旁边,是一副张伟和陈瑶站在一起的照片,背景是陈瑶的妈妈家。

这文字和图片显然出自那眼镜记者的手。

“哥儿们,咱们上都市快报了,”陈瑶抖抖报纸,冲张伟说:“头版倒头条,显要位置,呶——还有咱两口子的合影照片……”

“哦……上面咋写的?”张伟边开车边看了一眼报纸。

陈瑶快速扫描了一遍报纸:“嗯……内容就是这些,包括你在法庭的证词,包括我的一些谈话内容,写得很具体,把我们描述得很悲惨,不折不扣的一个被压迫的弱者形象……这眼镜记者,还真有

未完,共3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