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超强教师 > 第282章 调研报告

从歌厅出来,孙发明主动说起自己所了解的情况,与陈卫红所了解到的情况基本一致。.

“卫红,我们再坐一会儿,喝两杯啤酒,我想与你说件事。”

“好啊,你我同学间,有什么事尽管说。”

歌厅门口的夜宵生意正在热闹,陈卫红与孙发明找了个偏僻的位置坐了下来。

“你我兄弟间,我就不客气了。上次电器维修店那事,事后想起来,我知道我处理的不当。其中的原因,我想你也清楚,当然,也有我自己的原因,在此,我再向你赔个罪,道个歉。”孙发明端着啤酒杯,诚挚地说道。

“都过去这么久的事情了,还提他干什么?”

“这件事情我一直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孙发明知道陈卫红的性格,干脆不解释原因,直接承认自己的不是。

“你我兄弟间,就不要再提这事了。”陈卫红估计孙发明是有事情求自己,也不急于提起话题。

终于,孙发明忍不住了:“卫红,我这次来找你,其实,是想求你帮忙的?”

“发明,你太客气了,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做的,尽管吩咐就是了。只要是我能够做到的,一定尽力。”

“这件事情还真是不好说?”

“究竟是什么事情?”

“是……是这样的,现在,我是越来越不想教书了,但是生意却又倒死不活的。我知道你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大了,我希望……希望你能够给我指条路,拉兄弟一把,让我跟着你挣点小钱。”孙发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发明你幽默我吧,我这点小生意,能入你的法眼?”

“卫红,我知道你的实力,更知道你的能耐,你就拉兄弟一把吧。我向你保证,一定与你坦诚相待,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好。”

陈卫红回想了一下两人过去的合作,在开始阶段,确实也还是比较愉快,正因为这样才淘到了第一桶金。

“容我想想,看有什么合适的项目?对了,目前你最多能够筹集得到多少本金?”

“借一些、贷一些,自己有一些,家里支持一些,估计能够凑得到七八万吧。”

“哦,那你再去准备一下,看能否筹集到十万块钱。我这边也先了解一下情况,与另外几人沟通一下。过几天,我们再商量。”

“好!卫红,你一定得把我的事情放到心上。”

其实,陈卫红的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那就是让孙发明去做秦川省的服装代理。只不过,一方面自己还没有考虑成熟,另一方面是还没有与詹荣富取得联系,第三,也是想再借机考察一下孙发明,看他是否真的下了决心来做这个事情。

第二天,陈卫红通过电话联系上江龙海,请他出面找一下歌厅那个教师所说的放高利贷者,把“水”(高利息)“短”(截止)了,本金将于近期归还给他。

这件事情对于治安大队长来说,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很快办妥。而且,因为有了江龙海的这个招呼,地方上的混混们对这位服务小姐另眼相看,不敢再去招惹她了。

接下来的十来天,陈卫红开始相办法调研“比较成功的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生活状况。哪些教师属于这个范畴,如何才能联系上这些教师呢?陈卫红思索一阵,突然眼前一亮,赶紧找来教育学院物理函授班的通讯录,把其中担任校长、主任等职务的同学清理出来,再按照由亲到疏的顺序,从中选出十人作为自己的调研对象,并针对这批教师的特点,重新拟订了调研方案。

这一轮的调研,陈卫红第一站选择了物理函授班的班长。

班长约四十来岁,是老三届的高中生。参加工作后,曾经参加过一年的短师培训,勉强算个中师文凭。虽然学历不高,工作却是非常认真,方法也比较得当,因而教学成绩非常优秀,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是从代课教师开始,一步步脚踏实地成长起来的业务骨干,目前是双江市中区一所初级中学的副校长。本来对学历没有兴趣的他,因为近年来从上到下都在强调文凭,无奈,他只好来参加这个函授学习。

下午五点过,陈卫红到班长的学校找到他,把他约到学校门口不远的一家小餐馆里坐下。

对领导,特别是城区学校的校长主任,陈卫红心里有些敬畏,估计自己的目的难以遮掩,决定改变一下调研策略,直接切入主题。.

寒暄几句之后,陈卫红没有绕弯子:“X校长,今天找你,一是想看看你,约你喝杯酒;其次是想想找你了解一些情况。”

“陈老师,你想了解什么情况?我知道的,一定告诉你。”

陈卫红把杨教授委托他完成调研报告的事情简要地进行了介绍。

“你做这个事情的目的是为什么?”

“我也是一名教师,我想……为教师、教育做一点事情。目前来看,我们的教师生活得太困难了,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我是想把基层教师的生活状况和工作情况进行一些调研,形成一份调研报告,为高层决策提供一些依据。前段时间,我已经在农村学校进行了一些调研,形成了初步的报告。报告出来后,我觉得好像缺点什么东西,经同事指点,我才意识到我报告里面多是一些比较,怎么说呢,是一些比较,比较……比较后进的案例。”陈卫红一时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表述。

“我可以看看你的报告吗?”

“行,请多指导。”陈卫红将调研报告从包里掏出来,递给班长。报告中,陈卫红已经隐去了真实的人名与地名。

班长花了十几分钟时间才浏览完陈卫红的报告:“陈老师,你的这个举动,令我非常感动,也因此而有些惭愧。真是想不到,你年纪轻轻,就考虑得这么多,在做这么伟大的事情。你的这份报告,与官方每年都写的总结、报告相比较,更真实,更让人震撼,我相信它一定能够触动决策者。我们这些据所谓的城里教师,外面看起来似乎要光鲜些,收入也稍高一些,与农村教师比起来,社会地位相对来说似乎也要高一点。但是,从整体来看,也并不乐观。说”

“谢谢班长鼓励和支持,按惯例,对于所有的调研对象,我都会隐去真实人名与单位名称。”陈卫红先打消掉班长的疑虑。

“好!你想要了解什么尽管问,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你是我的班长,我就不客气了,你每个月的总收入大约是多少?除去开支之后,大约能够余下多少……”陈卫红开始按照事先拟订的调研提纲提出问题。

班长对陈卫红的调研颇为支持,对陈卫红的提问老老实实地进行了回答,随后,陈卫红又通过班长,对学校的中层干部、教研组长等的情况进行了了解,还了解了城区其他学校一些管理人员和优秀教师的收入、生活也工作状况。

“面对着更高的物价,以及更多的水电气、交通费等支出,城市教师的收入,并不比乡村教师高多少,依然处于贫困的边缘。只不过,城里教师的另一半,大多有固定的工作,特别是女教师,另一半大多在政府机关或国有企业,收入实高,才使得他们的生活水平比农村教师高些。不过,城里的男教师相对来说就要寒碜得多,因为经济收入低下,导致家庭地位往往也不高,他们的心理大多比较抑郁。”班长告诉陈卫红。

“这些男教师是怎么想办法增加收入的?”

通过交流,陈卫红了解到,城区学校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大多是因为教学成绩好而出名,出名之后有些课外辅导什么的,能够增加一些收入。因此,抓分数是城里教师工作的重点,同时,由于学生、家长和社会过于看重分数,许多教师压力巨大,其焦虑比农村教师大得多。不过,有的教师却没有这么幸运,虽然也在努力工作,但因为种种原因,教学成绩就是不能拔尖,在社会上的名声不大,在他那里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就很少甚至没有。还有些不升考的学科,或者家长心目中不重要的学科,如政治、历史等,科任教师就不会有这样“增收”资源。

“万般无奈之下,有些教师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开出租车,或者去摆地摊,可是,双江就这么大,有时难免就碰到学生或家长,那个尴尬啊……”班长叹了口气。

“看来,都不容易。”

“是啊。以我来说吧,就放不下这个面子去摆地摊,没有办法,只好尽量节约一点,能够不开支的就不开支,能够少开支的就少开支。”

“出去做生意的老师多吗?”

“看起来,城里虽然到处都是商机,可那些机遇,只是为有商业意识和能力、还有本钱的人准备的。对于多数教师来说,说起经商做生意来,似乎都头头是道,比谁都厉害。但真正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首先是面子这关过不了,拉不下面子,怎么做生意?再有就是教师这个工作的个体特点所养成的自命清高、文人相轻的心态,使得他们不善于与人合作,更缺乏灵活的处事技巧,使得他们无法在诡诈的商圈里生存;第三,因为教师长期在教育在条线上,人脉圈子也就基本限制在教育内部,对于外面的信息不怎么了解,偶尔了解一的一些所谓的信息,大都只是谈起来热闹的闲话。最重要的,是书教久了,书读多了,胆子也就变小了,更缺乏实际操作的行动能力,使得他们空有一肚子知识,却无法在商场上纵横驰骋。”

“据我了解,在农村教师中也有这种情况,我的一个师范同学就是这种情况。”陈卫红隐去姓名后,介绍了郑友志的情况。

“在实际的经商活动的,我们这些教师,远不如那些背筐推车的小贩厉害。据我了解,一些教师曾经信心百倍地停薪留职,下到商海,想去大干一番。谁知,真正到了商海,他们却只能像马谡一样,扑腾几下就垂头丧气地铩羽而归,甚至沉尸海底。所以,现在出去经商的教师不多了,不过,还有些教师在上班的同时,依靠体力和时间,去挣点辛苦钱,以贴补家用。”

通过班长的介绍,陈卫红还了解到,面对城区学生和家长,城里的教师只好打肿脸充胖子,对衣服、鞋子、提包等比较看重。面对这些“奢侈品”,收入不高的他们,只好从吃和用方面去抠,尽量省吃俭用:“你别看老师们穿着光鲜,有的还戴着首饰,提着价格不菲的包,但许多家庭里,连电视机都还没有。”

“老师们对职业前景是如何看的?”

“还能怎么样?有关系的想办法调到政府机关或收入较好的事业单位,没有关系的,只好在学校里呆着。不过,面对家长的压力,老师们也还算敬业,真正偷懒,或者在工作中‘发水’的人还不多。不过,有不在少数的教师,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教学效果却是不好。有些教师凭苦干和蛮干,学生的成绩倒是不错,可是学生和家长却对他怨声载道。”

接下来的几天,陈卫红按图索骥,完成了他的调研任务,并同步修订调研报告。

《农村教师生存与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定稿出来后,陈卫红觉得热血沸腾,感觉肩上承担着一份神圣的使命,更感觉到似乎有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肩上。没有政治经验的他,立即将报告复芋,给枉华强送去一份。

这份报告,起到了陈卫红希望起到的作用。不过,给陈卫红带来的,却是又一场风雨的考验。

陈卫红原本想借此机会见一下枉华强,视情况提出自己的要求,希望他为晏家秀的工作分配打个招呼。可是,进了市政府大院以后,陈卫红感到有些威压,觉得有些不自在,特别是来到枉华强办公室门口时,这种威压的感觉更加强烈,觉得自己有些猥琐,遂决定放弃这个念头。

枉华强正忙着,没有时间接见陈卫红。陈卫红将报告交到了他的秘书手里后,离开了市政府。

随即,陈卫红赶往省城。

面对杨教授时,陈卫红的心情放松下来。

杨教授招呼陈卫红坐下后,认真地研读起陈卫红的这份报告。

一个多小时之后,杨教授看完陈卫红的研究报告,用略带惊讶的眼神看了看陈卫红,起身走到陈卫红身边,伸出双手:“陈老师,谢谢,谢谢你!”

“杨教授……”陈卫红站起身来,疑惑地看着杨教授。

“你知道吗,以往我看到的这类报告,大都是歌颂上级决策英明的,其内容主要是教师收入稳步提升,教师工作认真敬业;教育投入逐年增长,教育形势一片大好。你这份报告,才让我真正了解了农村教育、教师的现状。你放心,我一定尽快把这份报告递交到决策者手中,让他们更全面、更真实地了解教育和教师的真实情况。陈老师,我们一起为改善教师的生存状况、为教育的变革尽一份力。”杨教授用力地握住陈卫红的手。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