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超强教师 > 第299章 后起之秀

陈卫红是在偶然间听到王华刚说起代小君将于元旦结婚。

通过进一步的询问,陈卫红了解到,代小君的丈夫是一位军官,已经将近三十岁,其父亲是双江一个单位的领导。

“我听邢老师说,好像下期过了,代小君就要调到双江市里的一所小学去。”王华刚说道。

经过一番思考,陈卫红与王华刚进行了商量,最后决定不去参加代小君的婚礼。

婚礼不去参加,但表示一下祝贺却是必要的。离开潭定后,陈卫红总觉得亏欠代小君一点什么,开始准备送她一份较重的礼,但转念一想,送的礼过重,或许反而会给代小君带来麻烦。

“从目前的行情来看,结婚的话,单位上的同事一般送二十块钱,也有送十块的。我建议,你翻一番,送四十就是了。”王华刚建议道。

“麻烦你托邢老师转交给他,代我向她表示祝福,祝她事事如意!”陈卫红将四百块钱递给王华刚。

“你这个人……哎!”王华刚叹了口气,轻轻地拍了拍陈卫红。

期末很快来临,龙城县的初三年级依旧是全县统考、全区统一集中阅卷。

考试成绩会怎样?考试结束后,在参加初三年级的集中阅卷时,陈卫红竟然感到有些轻微的紧张。

阅卷完成后的第二天上午,陈卫红接到明树打来的电话:“陈校长,祝贺你!你们学校初三年级学生的总分平均成绩上升到了全区第四名。全区前十名你们学校占了两人,前二十名占了五人!而在上一学期末,潭定乡中学进入全区前二十名的学生数为零,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还有,你的物理科成绩名列全区第三。”

“谢谢明主任!”陈卫红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过了几天,赵奎把全区的期末统考成绩统计表拿了回来:“陈校长,好消息,好消息!我们学校初一年级学生平均成绩名列全区第二,全区前十名我们占了三名!”

“好啊,赵主任,辛苦你了!初二年级呢?”

“初二年级……也有进步,由第六名升到了第五名。”赵奎迟疑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说道。

“有进步就好。这样,我们两人分一下工,我分析初三成绩,你把初一二的成绩认真地分析一下。期末总结会上,我们好好地与老师们一起分析一下成绩,分享一下成功的喜悦,大张旗鼓地表彰一批进步显着、成绩优异的学生,以及教学成绩进步显着、学生满意度高的教师。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下一学年的工作提出针对性的工作建议。”

“好的。陈校长,我有个想法,勤工俭学那边挣了些钱,可以用一些来奖励这些优秀教师吗?”

“当然可以啊!你按方案把每位教师的考核分先算出来,我来筹措资金。对了,开学后就要启动下一年的招生了,春节期间是宣传的好时机。你说说,我们如何利用这次考试的优异成绩进行一些宣传,逐步树立起我们学校的正面形象呢?”

“这个问题,我还没有考虑过,容我想想吧。”赵奎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我也没有想好。这样,你让吴主任通知一下校务会的成员,我们马上召开一个校务会,商量一下这个事情。”

阅卷结束的第三天,潭定区教办组织召开了校长工作会。

任何一件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潭定中学的崛起,并非每个人都为此而开心,黄红珠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次的期末统考中,大石乡中学初一学生的成绩名列正数第四、倒数第三,落到潭定中学后面。所以的黄红珠将此归结为各个学校自行组织考试,监考的宽严程度不同,阅卷标准也不统一。

初三年级,因为潭定乡中学学困生面太大,平均成绩略低于大石乡中学,但入围中师中专和重点高中的优生人数,却比潭定乡中学多了十余人。对此,黄红珠归结为陈卫红招了大量的复读生,甚至还挖了大石乡中学的优生。

陈卫红到达潭定区教办会议室之前,黄红珠等几位早到的校长正与明树一起闲聊。

明树说起潭定乡中学的巨大变化,语气中对陈卫红充满了赞赏。黄红珠正满含委屈却又有些不屑地在明树等人面前阐述她的观点,却被陈卫红的到来打断了她的发言。

“陈校长,我们正说起你呢!你果然是个人才,才一学期,就带领潭定中学取得了这么优异的成绩,明主任刚才正表扬你呢。”黄红珠的神色显得有些尴尬,不过,很快调整了过来。

陈卫红从黄红珠和其他几人的表情上判断,她正在说自己什么,而且一定不是好话,不过却没有去深究,只是呵呵一笑:“黄校长,你是我的老领导,怎么也洗起我的脑壳来了。谢谢你的鼓励,如果我有点什么进步的话,都是向你学习的结果。”

对于陈卫红担任潭定乡中学的校长,潭定区的另外十一位校长加上一位幼儿园的园长,对此都有些不以为然。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陈卫红了解不多,觉得他太年轻,没有什么积淀,资历也不太够,估计他压不住潭定乡中学这个“烂堂子”。

可是,陈卫红上任后,让一些想看笑话的校长心里落了空。

陈卫红这个后起之秀,不仅压住了潭定乡中学这个烂堂子,还很快地就把这个烂摊子给收拾好。特别是陈卫红把校办企业办起来之后,为潭定乡中学教师福利大幅增加提供了可能,给其他校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陈校长,你的校办企业办得红红火火的,这次的成绩又考得这么好,是不是办一个招待?”林启三开半玩笑地说道。

“好啊!”陈卫红嘴里回答着林启三的话,眼睛却看着明树。

“我同意!陈校长,今天你就出点血,办大家一个招待。既然说起了这个话题,我有个想法,一会儿散会后,你带着大家去参观一下你的企业,给他们出出点子,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明树微笑着点了点头。

“好,欢迎各位校长到潭定中学校办企业公司指导工作!”陈卫红说完,去办公室打了个电话。

会上,明树用了一段时间介绍陈卫红在潭定乡中学的工作举措,这才让一些认为陈卫红是瞎猫碰着死耗子的校长,略微收起了一些轻视之心。

“陈校长,现在给你十分钟时间,你给大家说说你的一些做法吧。”明树看着陈卫红。

之前,明树与陈卫红进行了沟通,陈卫红为此做了些准备:“今天在座的,除了教办的几位领导,还有林校长、代校长、黄校长三位都是我曾经的领导,在你们面前,我这个毛头酗儿,怎么敢班门弄斧?可是,我又不能违背明主任的命令。这样吧,我就把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你们就当是在听取学生向老师汇报作业。我汇报完之后,请各位领导务必给我支支招,教教我!”

陈卫红从自己“管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说起,介绍了如何建设几支队伍,如何通过管人来管事,通过评价来导向和激励大家,如何通过培养习惯来降低管理成本。不知不觉间,二十分钟过去了,大家却似乎都没有发觉。

听了陈卫红的这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介绍,各位校长开始收起轻视之心,有的甚至露出钦佩的神情。

会议结束后,几位校长走出教办院子大门,发现林叶辉等六名中层干部恭敬地等候在那里。

令代光华等人感到比较吃惊的是,赖金文、林叶辉等对校长历来不怎么买帐的老资格,竟然对陈卫红非常的恭敬。

待参观完潭定乡中学校办企业的四个勤工俭学项目,听了林叶辉的介绍和陈卫红的补充说明之后,包括黄红珠在内的校长们,完全收起了先前的不屑与自傲,态度与神情开始谦恭起来。

中午,陈卫红在潭定区招待所宴请了十二位校园长和潭定教办的领导,潭定乡乡长王明良、分管教育的副乡长与财政所长出面相陪。

这更让校长们有些吃惊,一次临时决定的聚会,陈卫红居然轻易地就把乡长和财政所长请来做陪,不由得再次对陈卫红增添了些敬畏。

临近寒假,在外打工的家长陆续返回。

散学典礼之前,潭定乡中学召开了第二次家长会。

会上,赵奎首先介绍了潭定乡中学本期末的成绩情况,重点介绍了初三年级的纵向对比和优生情况,初一年级的综合情况,也提到了初二年级的进步情况。廖子兴介绍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情况,对假期的家庭教育进行了指导。

陈卫红全面地介绍了学校常规管理、优化课堂、习惯养成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后,充满激情地站了起来:“各位家长,潭定乡中学已经步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我们的老师们正铆足了劲在奋力拼搏。有了你们的支持,有了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了全体学生的配合,潭定中学将会越来越好,这些可爱的孩子将越来越可爱!在这里,我向你们庄严承诺,潭定中学的教职工将积极学习和探索,不断改进工作,更加努力地拼搏!明年、后年、大后年,我们的教学质量一定会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攀升!相信我们潭定中学的老师,一定会给你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回报你的信任与支持!”

大会后,分班召开了学生家长会。

班主任按照预备会上陈卫红、廖子兴、赵奎等人提出的要求,详细地分析了本班成绩的进步情况,对学生成绩、习惯、心态等方面的进步情况一一点评,对家庭教育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散学典礼的下午,潭定乡中学展开了学期工作总结会。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成绩分析与工作建议的业务工作会。相关成绩等已经在家长会上进行了介绍,这个会上,陈卫红与赵奎从业务的角度,分别对三个年级的成绩进行了纵横比较分析,列出了优势与薄弱学科,剖析了成因。两人还对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升考的临界生,分析到了具体的优势与薄弱学科,下达了学科的进步标准,提出了建议。

会议的第二阶段,是学期工作总结。先是部门负责人进行工作小结,提出下期工作要点。林叶辉、赵奎分别把校办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情况进行了介绍。

最后,由陈卫红进行全面的工作总结。

经过精心的准备的陈卫红,借鉴郭相洋的做法,结合工作的推进与时段重点工作,将全体教职工都点名表扬了个遍,特别重点表扬了赖金文、林叶辉、向会梁等人。

教师与其他团队的成员一样,作为团队中的一员,除了获取薪酬,还希望得到一种事业上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更多的来自外部的认同,领导的肯定与表扬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陈卫红的表扬,并非虚空的浮夸,或者泛泛而论的好话,而是结合了具体的工作表现和用数字、事实佐证的业绩。

对于赖金文,陈卫红选了几个点予以表扬:“总务处赖主任,要说资历,我们学校没有几人比他老,要说教学成绩和社会认可度,也是这个。”陈卫红竖起了大拇指,然后接着说:“可是,他却没有因此而自视甚高,遇事拖拉推脱,而是经常主动抢着做脏活重活。有些老师可能还不知道,开学前一天,赖主任与李思镜老师两人,一直忙到晚上八点过,把桌凳给整理好后,这才回家吃晚饭。购买卫生工具等物品时,他们两人到街上进行反复比对,才选定了质优价廉的东西。我就比较过,他们买的扫帚,比我买的至少便宜五角钱一把,而且质量还更好。又比如……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如果让我去做,就做不了他们这么好。还有,大家可能都发现这学期学校的经费没有再被拖欠了吧,这与赖主任的主动协调和李老师的积极配合是分不开,他们,在这后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对于林叶辉,陈卫红则从他一心为了办好学校的校办企业着手进行表扬:“林主席经常是办公家的事,抽自己的烟,喝自己的酒,还伤自己的身体。企业不比学校,没有正常的上下班时间,林主席的周末和休息时间,耗费了许多在项目上,才使得项目进展顺利,尽早投产实现赢利!在这些方面,林主席比我做得更好,以后,我要向他好好学习。”

陈卫红明白,领导班子几位年轻人的工作和贡献,大家有目共睹。在会前,陈卫红与他们进行了个别交流,做好了铺垫。会上,陈卫红对他们的表扬显得有些轻描淡写。

最后,陈卫红宣布了期末奖励方案。

根据原定的方案,校办企业暂时不支付利息。本学期到目前为止,项目共赢利三千余元。在之前的校会上,大家研究决定,拿出四千元用于期末奖励。

赵奎介绍了具体的分配方案及依据。这四千元钱,人平发给一百,再根据工作量、工作业绩、特殊贡献,以及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情况,分配剩下的金额。算下来,最多的教师可得到三百余元,基本相当于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