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傻妃不好惹 > 第三百二十六章 羁危万里身

山坡上面一片是一片平地,就算是想啃树叶,也没树叶给你啃,想吃草根也没有草根给你吃,可以说是要什么没什么,他们没有粮食和水源的补给,最多三天,所有的士兵就会坚持不下来。

所幸的是,诸葛霜亲自带出来的士兵,还都是挺有骨气的,没有一个人愿意归顺刘喜建,即使是饿死在上坡上面,他们也不会抱怨一句。

诸葛霜心情不爽,一把将头盔丢在一旁,一屁股坐在地上,两眼瞪圆的看着山坡下面的刘喜建,脑海中不停的思考着,到底要怎么样才能破了眼下的困局。

下坡有弓箭手,每次冲到一半就会所剩无几,到了现在,诸葛霜的兵力就因为为了突破刘喜建设下的管卡,这么一会儿,就已经损失近五千人了,其中骑兵有三千,还有跟在后面的两千步兵。

而且现在这情况,他们越是拖下去,越对自己不利,士兵缺粮断水,没有力气的话,就更别说山坡突围了。

见这下下去实在不是办法,诸葛霜便对北冥玄道:“王爷,我看这样下去也不是一个办法,要不我们今天晚上在突围一次试试,要是继续困在这里,不用刘喜建带兵上来,我们自己也得饿死了。”

北冥玄摸了摸自己身上的两个窝窝头,叹了口气:“还是先看看吧,这刘喜建不简单,我们能想到的事情,他能想到,我们想不到的事情,他也能想到,今天晚上他必定还会加重防守的兵力,看这样子不把我们困死在这里,他是不会甘心的了。”

“对了,怎么没有看到宁王,他们第一次首战告捷,这个时候宁王也应该出现的啊,怎么到了现在他都没有出现?”诸葛霜眉头一皱,目光又朝山下看了两眼,还是没有看到宁王的身影。

山坡下面,刘喜建正在指挥兵马,摆好阵型,看来应该是猜到了诸葛霜有可能会选择在今晚突围,尽快加重兵力,补给武器。

他看了一眼山坡上面没怎么动的诸葛霜和北冥玄,长长的松了口气,其实今天围剿诸葛霜和北冥玄的想法,也是在昨晚上想到了,而且还怀有一丝的侥幸心理在里面。

当时刘喜建正在思考如何快速的打下冀州义昌,忽然就下起了倾盆大雨,狂风吹着窗子呼啸而过,那时候刘喜建的心里面也非常的不安宁,当下放下地图,走到了窗子边上,就在天边划过一道闪电的时候,他忽然看到了地图上面的一个小山坡,就是现在这个地方的冀州长廊了。

本来他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拿下义昌,好利用有利的地形和诸葛霜一争长短,但是在这个时候,当他看到冀州长廊这个地方之时,脑海之中忽然灵光一闪,便想到了一个绝佳的计划。

这下了一夜的倾盆大雨,不仅仅是让他们去冀州的路不好走,其实对于北冥玄他们的路,也同样的不好走,路面泥泞,深一脚浅一脚的及消耗体力。

于是刘喜建就大胆的猜想,诸葛霜他们势必会在今天一早就离开宁州,然后因为路面不好走,要休息的话,这冀州长廊的地方可以说是最好的休息地方,不过这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了。

大概猜到了诸葛霜他们的行程之后,刘喜建就亲自带兵布下了这样一个局来,就是为了请君入瓮,而宁王宁后照,则没有留在这里,刘喜建让他带着一万士兵,缓缓前行,同时也帮助宁王制定了一系列拿下义昌的计划。

两人兵分两路,一路拦住诸葛霜,而另外一路则是宁王带兵继续前往义昌,这样,即使刘喜建的判断有所失误,但是也能够拦下诸葛霜的军队一两天的时间,仅仅是这一两天的时间,宁王的兵马早就打进义昌了。

就算是刘喜建不幸兵败,那么到时候也可以趁势回到义昌,完全不用再继续攻打,占据这样有利的地形,诸葛霜的军队并不足以为虑,而且义昌是个大城市,里面的人口不下几十万,到时候在这里征兵,凭借刘喜建的聪明才智,招募到十万的兵马也不是什么难事。

宁王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是照着刘喜建的话做他还是会的,而且他这人非常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能力不出众,目光短浅,这一路上从来不自作聪明,或是自作主张,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有刘喜建来一手安排。如今虽然刘喜建不在他的身边,但是他却给宁王留下了这一路上的计划,宁王就照着做。

一天之后,宁王按照刘喜建的计划,顺利的拿下义昌,随后立马布防,将义昌城的防御系统整整提高了几个档次。

这一次也是义昌城里面并没有什么能力出众的将士,而且城里兵力极少,也就两三千的人士兵防守,宁王兵马神速,以奇快无比的速度,在他们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轻易的拿下义昌。

当然,若是义昌城之中,防守的兵力在多一点的话,凭着宁王的本事,要想拿下这边关要塞之城,恐怕是难上加难,就连刘喜建亲自来到这里,恐怕也要费些时间才能将这里打下来。

“哈哈,军师果然是神机妙算,知道这义昌没有重兵把守。”宁王亲自带兵打下了一座城池,而是还是属于边关的要塞之地,心中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这下可没有人再说自己不是一个无能之辈了把。

他站在城墙之上,看着城里面熙熙攘攘的人群,自己的军队耻高气扬的穿过街道,心中无比的畅快。

经过上一次刘喜建杀一儆百之后,这些进程的士兵也不敢再欺负百姓,一个个都规规矩矩,不偷不抢,看到老人倒在地上,还要伸手气扶起来,看到有孩子丢了妈妈,他们也会帮忙寻找。

宁王的名声,一下子就在义昌城之中传开了,百姓们都说宁王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王爷,要是让他当上皇帝的话,以后他们百姓的日子,也会慢慢的好过起来。

开始的时候,只有几个百姓再说,随后这口风越穿越快,整个义昌城里面都知道了,就连平州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当然这些其实都是刘喜建故意为之,自古得民心者的天下,前朝太祖因为甚的民心,百姓对他感恩戴德,在前朝太祖最艰难的时候,自发捐粮捐钱,自发当兵打仗,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最后他才统一了天下,当初要不是那些老百姓,可能历史将要改写了。

读史可以明智,刘喜建博览古今,深明历史,故而有此远见,

宁后照占据了义昌,自然也没有闲着,刘喜建交给他的事情可远远不止这一点,而是把以后的事情都布置了下来,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的猜测是对的话,那么和北冥玄,诸葛霜的对峙也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在他不在宁王身边的时候,这段时间可不能白白的空着什么事情也不做。

当下凤朝局势混乱,各方势力争分夺秒,都在抓紧时间布置自己的势力,好在真正爆发大乱之时雄踞一方,瓜分天下。

进入一场之后,刘喜建要宁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安抚人心。从现在义昌城之中,百姓对宁王赞不绝口来看,这件事情做的还算是不错。

第二件事情,就是抓紧时间在义昌城之中,招募军队,一个军队的强大,才有征战天下的底气,没有兵的皇帝,就算是满口仁义,也不会有人跟你,因为跟着你看不到前途,凭什么要跟着你一起辛苦。

第三件事情,那就是加固城池防御,平州距离冀州义昌不过是两天的路程,要是哪天镇守边陲之地的将军哪天头脑发热,带着三十万大军来攻打义昌,宁王除了拔腿就跑之外,没有任何办法。

不过这件事情发生的几率小之又小,除非他不要平州了,一旦平州没有重兵把守,犬戎蛮夷等部落效果势必会趁着这个机会,大举进攻,一旦平州失守,冀州兵马不足,两边夹击之下,平州守将必然会惨死城门,就算侥幸不死,估计凌天翔也不会放过他。

即使这样,但小心驶得万年船,刘喜建一样不敢忽略了这件事情。

……

诸葛霜和北冥玄已经在这山坡上面呆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了,期间诸葛霜见这么下去根本不是办法,又带领了一对轻骑准备突围而去,但还是被刘喜建给打了回来,左冲右突无果之下,诸葛霜又损失了近五千的兵马。

此刻在这个地方不大的上坡上面,到处都是士兵的尸体,放眼所到之处,没有一处地方没有尸体,这炎热的夏季,尸体经过一天没有人管理,就直直的躺在地上,已经散发出阵阵的恶臭出来,北冥玄和诸葛霜即使隔得老远,都能够闻到一阵阵腐尸的气息传来,臭不可闻。

仅仅是两天的时间,在和刘喜建对垒之中,他们就已经损失了一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