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上古麒麟玉 > 第7章 夜探藏经楼(3)

第7节 夜探藏经楼(3)

李蚕月又打开其他竹简,上面的文言文实在有些生涩难懂,他只是可以看出大概的意思,他把剩下的两个竹简在心里整理了一下,明白了个大概。.

原来当年张角虽然负伤,但是很快就好了,他就想杀回东汉,但是他又担心自己的力量不够,于是他就想借于吉道人的一件宝贝,名为“麒麟玉”,传说具有很神秘的力量,如果开发出来的话,可以毁天灭地。但是好几次都被于吉道人拒绝了,张角已经被复仇之心冲昏了头脑,所以他想得到麒麟玉的愿望越来越急迫。于吉三番几次的拒绝与他,他终于和于吉闹翻了。于吉感觉和他的师徒缘分已尽,感觉非常伤感。

那时于吉道人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总感觉自己会发生什么不测,他就自己起了一卦,但是卦象什么也没有显示,他想还是顺其自然吧,该来的总会来的,于是就把他的毕生心血《于吉道人志》传给了他的大徒弟无尘,无尘虽然生性耿直,人品不错,无奈天资一般,而且身有残疾,于吉把衣钵传给他也是无奈之举,没过几天张角来找于吉道人负荆请罪,哭的一塌糊涂,让于吉道人原谅他,他说不应该为了麒麟玉而不尊师重道,和自己的恩师闹翻,他还请求于吉道人把他大师兄无尘借给他去看守藏经楼,于吉当时也没有多想,就答应了,第二天无尘就走了,稍后张角又来了,命人做了不少酒菜,说想跟于吉喝几杯。没想到张角竟然在于吉的酒里下了九尾迷魂散。

书中还对九尾迷魂散做了注解,大意是:“九尾迷魂散”是用九尾狐的尾巴上的血和九尾狐的眼泪精炼而成,无色无味,人吃后,全身无力,一点功力都使不出来,就算你是大罗金仙吃了那个东西也得任人宰割。

于吉道人当时喝完张角给他倒的酒后,随即就感觉浑身无力,丹田处空空如也,使不出半点功力。这时于吉才明白张角为什么要求自己把无尘派去看守藏经楼了,就是想支走无尘,而对自己下手,但是这时于吉道人再后悔也晚了。

张角就把于吉道人绑了起来,逼他交出麒麟玉,对他又是引诱又是威胁,但于吉道人就是不说,于吉道人知道张角没有得到麒麟玉之前,肯定是不会杀他的。九尾迷魂散没有解药,但是对人不会造成其他的伤害,而且毒性只有三天,过了三天,身体就会恢复如初了。张角见无论怎样也无法令于吉道人交出麒麟玉,眼看三天期限就要过去,要是于吉道人一恢复功力,就是一百个张角也不是他的对手,于是张角就动了杀机,但是他又不死心,就把于吉道人装在了一口玄铁棺中,这种玄铁棺阴气极重,人置身其中就会功力全失,如果棺材封闭起来,阴气就会入侵到人体内,生不如死,张角还在棺材侧面留了一个小洞,他不想让于吉道人憋死,就是想慢慢的折磨于吉道人几天,以得出麒麟玉的下落。就在于吉道人就要被装进玄铁棺的时候,他的功力恢复了一点,就想趁机逃离,谁知被张角看出了端倪,于吉道人无奈就用恢复的那一点功力使出了天罡真气把他震伤了,由于于吉道人只恢复了一点功力,一出天罡真气,丹田处又空空如也了,所以最后还是没逃离被装进玄铁棺的命运。

张角被天罡真气伤的很重,他怕事情传出去会引起公愤,就把参与的人都杀了,但是一个参与者跟随他多年,深知张角的个性,所以早有准备,在胸前做了防护,虽被张角一掌击中,虽然当时昏迷过去但幸免一死,醒来之后,发现张角和于吉道人以及那口玄铁棺都已经不知所踪,此人怕被张角发现还有活口,所以就隐藏了一段时间,直到得知张角死亡的消息,才敢出来指证张角的罪行。

当时张角中了天罡真气之后以为他的伤不日就可痊愈,就找了一个隐秘之处把于吉道人装进了玄铁棺给藏了起来,他想到时可以再把于吉道人给放出来,继续审问“麒麟玉”的下落,但是张角低估了于吉道人的天罡真气,没有几天就死了,从此于吉道人的被囚禁的地方就成了一个谜。

李蚕月看完剩下的竹简,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心说,看来古代人为了利益也会六亲不认,欺师灭祖的事情都干的出来,于吉也是,他要那个什么“麒麟玉”,你就给他啊,一块破玉有那么重要吗?连自己性命都不顾,真是舍命不舍财。不过于吉道人应该不是那种人,那么麒麟玉肯定对他来说有特定的意义,或者说麒麟玉肯定有让人难以想象的吸引力。但是这些竹简又是谁写的呢?为什么要写这些竹简呢?写竹简的人就好像身临其境一般,难道他是事情发生时藏在暗处的人?如果不是另外的人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是张角欺师事件的幸存者,李蚕月一边想,一边推断着,现在他感觉自己都有点像神探柯南了。

他把其中一个竹简卷起来的时候,发现后面还有字,只是字迹有点模糊,勉强能看清,只见上面写道:

贫道道号无尘,自小便拜于吉道人门下,吾实乃于吉道人收养之孤儿。

竹简乃贫道所书,不为其他,只为实述当年历史,揭露张角欺师之罪行。

吾师隔离此地后,将其毕生心血《于吉道人志》传与贫道。

《于吉道人志》共分三卷,一卷武功,一卷奇门遁甲之术,一卷乃离开此地之法。

无奈贫道身有残疾,练不得武,天资愚钝,研不得文,亦不想离开此地,再逢乱世。

张角欺师,吾师不知所踪。

据张角幸存属下供述,角欲得吾师之宝麒麟玉,吾师数拒之,角恼羞成怒,暗算吾师于酒,逼吾师供匿麒麟玉之地,数次,未果,囚吾师于某地,未杀之。而角囚吾师前,伤于吾师之天罡真气,伤重,角将参与者皆杀之,幸留一人,角不久命休矣。

吾寻师两载有余,终不得获。

吾疾病缠身,恐不久于人世,故将《于吉道人志》同竹简藏于此处,天资聪慧有缘者得之,传吾师之衣钵。望得此书者,功成,探吾师之下落,贫道不胜感激。

时 公元 195年(黄巾8年) 无尘书

李蚕月看完后,心说原来这段历史是于吉的徒弟记述的啊!看来竹简上的记载一部分来源于幸存者的供述,一部分可能是无尘道人的经历和推断。张角事情暴露后,他的儿子张风肯定也很不好意思,所以也就没把这段历史记录在案,张风肯定也不允许无尘道人记录,所以他把竹简偷偷写好后,利用自己看守藏经楼的便利建造了这个暗格,把竹简藏进去了,他感觉自己要玩完了,想留给后人发现这个暗格后帮他寻回师父,李蚕月推断道。于吉道人能摊上无尘这个徒弟真是运气不错,临死还想着自己师父的下落,自己还携着有残疾的身体找了两年,着实让人感动啊,李蚕月想到此处一种对无尘道人的敬佩之意油然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