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情陷女上司 > 女上司062

第五百零八章 欢送老同志

第二天一早起来之后,小北就去上班,小美先回红顶花园静静地等候教育局的分配,她当然是希望分到二小,能够照顾思琪,但是现在也不能确定分到哪,只能先等等再说。.

小北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市委宣传部,一到办公室,就看到今天廖小洁穿的也很是漂亮,头发扎成了十几条小麻花辫子,上身一件白色的短衫,下身一件粉红色连衣裙,脚上一双水晶凉鞋。

“小洁,你今天这是干啥,要穿的这么漂亮?”

“哦,这件事情你不知道,还是你来之前部里开会定的,李明山副处长不是退休了吗?但是一直没有给他开欢送大会,今天上午就给他开欢送大会”

李明山小北是认识的,自己刚来宣传部的时候他就在宣传部,只是李明山当时岁数就比较大了,不是经常在部里带着。

也就是他的退休,才空出一个副处级调研员的位子,宣传部的人才闹出一出出争夺副处级调研员的闹剧,直到邓红娜得到了这个位子,小北听到钟爱民说,邓邓红娜培训回来,就让邓红娜到一个职业中专去当团委书记了,目前秘书科科长的职务是周旋副部长兼任着,其实这个位子也已经有人在盯着了。

在小北再次回到宣传部之前,部里就成立了一个欢送李明山退休领导小组,简称欢李领导小组。钟爱民亲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周旋任办公室主任。这时小洁将一份通知拿了出来递给了小北。

关于隆重欢送李明山同志的通知

市委宣传部各科室:

李明山同志担任我部副处级调研员十年来,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带领分管科室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走出了宣传部工作的低谷,以博大的胸怀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开创了我部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我部各项工作连年被市委考核为全优。十年间,我部共获“基层组织整建先进单位”、“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爱国卫生运动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档案工作先进单位”、“解决三难问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先进单位”等各种荣誉近百项。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凝聚着李明山同志的心血和汗水,归功于李明山同志的正确领导(当然与全部同志的共同努力也是分不开的)。为了弘扬和光大李明山志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忘我的工作精神,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可贵的敬业精神,推动宣传部工作迈出更大、更有力的步伐,迈向更远、更宏伟的征程,描绘出我市思想理论工作跨世纪的新的、更璀璨的蓝图,特决定隆重举行欢送李明山同志退休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五月二日中午十一时三十分,全部同志在水晶宫大酒店就餐。

下午二时三十分,在部会议室座谈。除部全体同志参加外,特邀十五年间调离我部(包括下海经商人员)的同志归部参加(座谈会每个同志须发言)。

下午六时,与会同志集体乘车赴富丽宾馆就餐。

五月三日上午八时三十分,继续在部会议室座谈。

中午十一时三十分,集体乘车赴迎春大酒店就餐。

下午二时三十分,继续在部会议室座谈。

下午四时三十分,请李明山副处长、钟爱民部长讲话。

下午五时三十分,由廖小姐和刘大虎代表全部同志向李明山副处长敬献花篮;由钟爱民部长代表全部同志向李明山副处长敬赠纪念品。

下午六时,乘车赴惜春大酒店就餐。

晚八时,在水晶宫大酒店多功能厅举行联欢晚会(有向老处长献歌的同志务于五月二日下午六时前将所献歌曲名报部秘书科吴伯华)。

小北看到这个通知真想骂人,他还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欢送老同志的活动,其实在机关有一位老同志退休了,一般都会举行各类的活动送行,只是没有这么夸张罢了,一看这就是邓红娜当秘书科科长的时候制定的方案,这个女人想讨好一把李明山,实质是当初就看上了副处级调研员这个位子,所以把程序搞复杂了。

可是通知已经下发了,李明山看到这个计划,自己也很高兴,如果更更改的话就伤了老同志的心,想到这小北没有去找钟爱民,只能这样办了。

三个半天的座谈会气氛十分热烈,宣传部同志们像一群孩子抢一个苹果一样抢着发言。周旋原本还作了两手准备,提前召秘书科人员开了会,要求一旦座谈会出现冷场,秘书科同志就出面救场,到时候自己眼睛看谁,谁就赶紧发言。

周旋预备下的这个“救场方案”并没派上用场。大家发言比一场大雨的雨脚还要密。不仅有密度,还有长度,最长一个发言达一小时之久,像这样发下去会还得开几天,钟爱民不得不歉意地打断这个同志,提醒他长话短说,说出最核心的意思。座谈会在第二天上午,吴伯华发言时突然哭了起来。他说,他妈妈患重病住院后,李明山副处长不仅先后三次去医院探望,并让部里拿出三千元救灾款。吴伯华当时一激动,将“救济款”说成了“救灾款”。不过这并不影响大家对他意思的领会,不会有人认为发大水冲了他家房子。况且老婆重病对个人来讲也是灾难。吴伯华接着又说,李明山副处长不仅让部里拿出救灾款,而且还在部里组织了募捐;不仅组织了募捐,而且还。。。。吴伯华就是说到此处哽咽起来的。

他哽咽了两下,低着头平静了一会儿,用手指头在眼窝里拭了拭,才又抬起头说,副处长还以个人名义给了他两千元钱,而且叮嘱他不要告诉部里任何人。说到这里吴伯华又有点激动起来,声调陡然提高:“同志们说,这和雷锋有什么两样?我没有见过雷锋,我认为李明山副处长就是我们宣传部的雷锋!”

李明山副处长做的这件“好人好事”同志们还真不知道。因此吴伯华一哽咽,大家也有点感动,周旋和廖小洁几个女同志眼睛都湿润了。

其实他妈的当时李明山也就是买了点水果去看看,给了200块钱,组织捐款确实是捐了,李明山也说不要把给钱的是说出去,其实他是怕丢人,因为其钟爱民和陈丽娟以及周旋三个部领导都给了1000块,他作为四把手才给了200.

第二天下午议程多,发言时间只有两个小时,快到时间了,还没轮上几个工勤人员发言。钟爱民抬腕看看表,有点遗憾地说:“时间到了,大家还有很多心里话要对副处长说。我看这样吧,没发言的同志每人简短说几句,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

刘大虎率先发言。他一脸严肃地说:“大家给副处长说了两天好话,没有一个人提意见,这不符合辩证法,我对副处长最了解,我给他提一个意见--”

大虎说到这里故意停了一下,大家当时心都提到了嗓门儿上--毕竟孝掌握副处长最多,莫非副处长得罪了孝?孝看副处长没有什么用了,想披露点内幕出来?捡一个小石子将副处长打一下?市政府某局有一个驾驶员,局长头一天退休,第二天就将告状材料送到了纪检委。.

周旋当时也有点吃惊,刚想出言制止大虎,大虎话已出口:“我这个意见就是,衷心地希望副处长退休后不要再像以前那样,一干工作就忘我,还要注意爱惜自己的身体!”

大虎这个“意见”一出口,会场有片刻的宁静,随即哄一下笑开了锅,包括副处长也笑得眯起了眼睛。

这扯送会又让小北看到了几个人的嘴脸,小北对吴伯华和刘孝的为人看的更清楚了。

其实上次小北刚来宣传部,吴伯华为什么要拿一个江南人的笑话来讽刺小北,主要是当初吴伯华是跟周壮一个科室的,跟周壮关系最好,可是周壮被小北给整死了虽然他不知道那场运动是小北幕后策划的,但是明白跟小北脱离不了关系,所以他对小北是有看法的。

。。。。。。。。。。。。。。。。。。。。。。。。。。。。。。。。

第五百零九章 停薪留职

宣传部走了一位老同志,没想到又来了一位老同志,这就是宋文山,他是在2002初离开宣传部的,当时滨海市还实行停薪留职,那时候公务员的工资还很低,一个月也就是一千来块钱,当年宋文山一个朋友说有好生意,要合伙干,他就办理了停薪留职。

有事没事的时候他也会到宣传部转悠转悠,每次都抽着玉溪烟,很有老板的架子,小北四年前刚来宣传部的时候,有一次他来玩,还拍着小北的肩膀说:“公务员有什么好混的,一个月拿那点死工资,一看你就是大学校园里那种学生干部,没有一点闯劲,半废品,创创业多好”

小北当时只是笑了笑。

这天他突然像李向阳带着的一支游击队一样,神不知鬼不觉地穿插到了钟爱民的办公室。当时下午刚上班一会儿,他穿插到钟爱民办公室谁都不知道。突然,小北听到钟爱民办公室传出激烈的说话声,有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在高声喊叫--后来才明白,那种破罐子破摔或摔破之后发出的就是这样的声音。

小北急忙打开钟爱民的门跑进去,见瘦弱的宋文山正弓着腰挥着胳膊冲钟爱民发威,钟爱民气得脸煞白。小北跑了过去,看到他将钟爱民气成这样,像贾政呵斥贾宝玉那样,断然喝住宋文山,并用威慑的目光逼视着他,不由分说拉起他一条胳膊,像拉着一条正冲人狂吠的狗一样,将他拉出钟爱民办公室,又拖进自己的办公室,扔在小北办公室的沙发上,这时周旋也走了进来。

“老宋你撒什么野?有话好好说嘛!”周旋这样说时,眼光里才去掉了一些威慑的成分,不过仍显出一种严厉。

小北用一次性纸杯给他沏一杯茶,放在面前,再次对他说:“有话好好说,有问题咱们共同商量着解决,可不能胡来!怎么可以和钟部长大吵大闹?”

宋文山发直的眼睛注视着我办公室的墙壁,半天没吭声。就像宋蕙莲获知老公来旺儿被递解到徐州一般,她怎么也想不通,西门庆怎么可以一边恣意享用玩弄着她的身子,一边毫不含糊地将她的老公置于死地。宋蕙莲想不通的结果是寻了两条裹脚带拴在门楹上自缢身亡,老宋想不通的结果是以手捂住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俄顷,见手指缝间有泪水溢出,他竟像个孩子一般不顾羞耻地“呜呜呜”哭了起来。

宋文山下海后,与一中学同学韩某成立了一个“向未来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宋文山任总经理,为公司法人;韩某为常务副总经理。营业执照“主营”一栏里,填作:“百货批发”;“兼营”一栏填作:“书刊、音像销售及其他”。公司成立初期,两人夏天给各机关单位贩卖白糖、茶叶等“降温”用品,冬天给各厂矿企业贩卖防寒服、工装、鸭绒被等劳保用品。六七年下来,他们各自都赚了百儿八十万。

过了没几天,“大家伙”被韩某带来了。其实韩某带来的是一个“小家伙”:一个身材矮小、瘦瘦精精的年轻人曹某。三人坐在一个小酒馆后,韩某指着曹某对宋文山说:“我靠!你不认识啦?咱们初中班主任曹老师的儿子!”

宋文山这才恍然大悟。他在乐山县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上的中学。他们上初中时,曹某还是个小学生,脖子上挽一条皱皱巴巴的红领巾,成天跟在他们屁股后面玩儿:下河玩水,上山掏雀窝,还去果园里偷过一次苹果,被看园的老人追得撒开脚丫子狂奔。

三人说了一会儿少年时期的一些趣事,已喝干一瓶白酒。第二瓶酒打开时,韩某才催促曹某说出他那个“大家伙”。

曹某说,他有一个亲戚在中国慈善总会任秘书长,最近他从亲戚处得到一个信息,“中慈总会”有一批国内捐赠的图书准备处理。其实全都是新书,好大一部分还是中考和高考复习资料,但因版本是去年的,北京、上海那些大城市的孩子们觉得“旧”了,其实在咱们这儿比新书还新呢!

曹某说,他已专程赴京看过这批货,总价值六百六十多万元,处理价才一百万元。曹某说着,兴奋地端起一杯酒和宋文山、韩某碰杯,然后又说:“我的初步设想是这样,去找一找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夏大海,给他八万元,让他出面给全市各学校分配下去。全市有多少所中小学啊!这么点儿书撒出去,还不像雪花儿落在大地母亲的胸脯上一样,连点响声都听不到,连个踪影儿也看不到。咱们以半价批发给市教育局,调动人家的积极性,让人家也有赚头。半价是多少钱?三百三十万元。减去一百万购书费,再减去八万元回扣,一万元运费,再拿出六万元机动经费,共是一百二十一万元成本。三百三十万元减去一百二十一万元那个数字,就是咱们三人的纯利润!咱们赚多少钱,我儿子都能算出来呢!”

“咱们净赚二百零九万元呢!”宋文山冒着给曹某做儿子的危险,

未完,共3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