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俘个侍卫暖暖床 > 第171章 王爷,可是真会躲

这边正闹得欢畅着!

毕竟,宁元冬就只是希望,能够与杨显时不时的过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小日子,其他人最好都不要参与进来。

偏偏,有人向他们作对。

“皇上,忠仁小王爷求见!”小郭子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颤了颤,几乎是硬着生命危险,向杨显回禀着!

杨显微微一愣,方要开口,便听宁元冬问着,“这么晚了,小王爷还没有休息?”

恩?听着这句话,好像另外有些什么意思呢!杨显挑了挑眉,向宁元冬的旁边移了移,灿烂的笑着,问道,“他住在哪里呢?”

宁元冬的脸色顿时阴暗下来,而不明所以的杨显,依然是在等待着他的答应。

罢了,杨显怎么会有心情,去多想着?

“他住我那里!”宁元冬抽了抽嘴角,想到那一番情景,太阳穴便是隐隐作痛,实在是太不耐烦了。

他本意是前去上朝,明知道杨显不会出现的情况下!

刚刚离开了府门,就看到一抹身影,可怜兮兮的就蹲坐在他的府门口,身上背着一个巨大的包袱,无家可归似的。

“王爷,怎么回事?”

“小冬子,本王没地方住!”

就是这般,杨晔死缠烂打的就住到了宁元冬的府上,从此之后,再也不打算离开了一般,着实是令人无奈,着实是强人所难呀!

“原来,他跑到你那里了,真的是很会躲!”杨显似笑非笑的挑了挑眉,自然知道杨晔抱着什么心思,哼哼!

以为躲到宁元冬那里,他念在宁元冬的面子上,都不会派人跑到宁元冬的府上去为难于他,对不对?毕竟,为难了宁元冬,会让朝臣知道,皇上对宁元冬也不似表面上那般在乎,会让杨显的行为上有所牵制。

问题是,杨晔,你把事情想象得太简单了!为了能够让你就范,我会很努力的!

杨显转头看向宁元冬,道,“找个时间,寻个理由,轰他出去,会给你带来麻烦的!”

只不过,杨晔在京城中可是有不少朋友的,怎么会偏偏招上宁元冬?这其中必然会有不为人知的理由。

“好!”宁元冬很是认真的点着头,自然是赞同着杨显的言语,即使,杨显不开口,他也是打算这么做的!

“皇上!”小郭子又窜了进来,杨显以为他是替杨晔前来催着,但是,小郭子却是说,向然青也前来求见,实在是让杨显吃惊不已。

他们的关系实在是太好了,一前一后,都来寻麻烦。

怎么?之前交待下去的任务,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太过简单了,对不对?所以才会让他们毫无顾忌的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特别是当他与宁元冬过着两人世界的时候。

很显然,杨显自动的忽略了身边的这群服侍的宫人。

“好,朕就去看看!”杨显起了身,却完全没有注意到宁元冬的表情,几乎是可以用灰暗来形容了!

当杨显做出这个动作的时候,对于宁元冬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打击。

杨显宁愿放弃非常安乐的生活地,都要前去见他们,怎么能够让她受得了呢?

“皇上!”宁元冬连忙开口说道,又怕会让杨显知道他的心里醋意,便挤出几分笑容来,缓道,“不如,臣陪着皇上去看看吧?”

想必,他是没有办法阻止杨显的脚步的,不如,就陪着去看一看吧!

当宁元冬的话一出口,却立即就遭到了杨显的拒绝,着实是让他懊恼万分。

“不,你留下来,朕去去就回!”杨显很是自然的就留下来了宁元冬,毕竟,天色快要黑下来了,让宁元冬离开皇宫,他的心里也是不舍。

他们很久都没有相处了,不如趁这个机会吧?恩?

宁元冬顿时就明白了杨显的想法,没有半点羞涩的模样,理所当然的就答应下来了!当然,有什么好羞涩的?那可是女孩子才会有的行为吧?

径自离开的杨显,只带了小郭子前往御书房,这天气着实是太冷了,他应该再弄一间可以议事的书房,就安排在他的寝宫内。

小郭子的心里却是抱怨着,为何皇上总是喜欢布行,难道不可以坐着轿子的吗?

御书房本就是离杨显的寝宫不远,没有走多久便到了地方,看着杨晔与向然青向站在门的一边,相互间没有任何交流,各怀心思,愁眉不展,好像天快要塌下来一般。

“你们的表情,让朕不安呀!”杨显一面说着话,一面就走进了书房内,杨晔与向然青一前一后的跟了进去,看样子,心情都是十分压抑着的呀。

“发生什么事情了?”杨显慢吞吞的坐到了一侧的椅子上,完全不打算移坐龙椅!杨晔与向然青无法,只好坐近更靠近门口的地方,与杨显商量起事情来。

原来,他们是打算见一次小王子阿那,来一次见招拆招,毕竟,在这里空想着各种发发生的可能性,都是不现实的呀!

杨显自然也是有这个道理,可是,他完全没有那个勇气,去见一见他的克星,毕竟,他是真的有把柄,被阿那死死的抓在了手里面呀!

听着杨晔与向然青,你一言,我一语,说的是好不热闹,也让杨显来了兴致。

如果,小王子阿那真的敢拆穿他,那么,他也绝对不会让小王子有多么的好过,不是吗?毕竟,朝臣也不会因为蛮夷之人的一句话,而怀疑到他的身份。

他连妻子都有了呀!

“来,说一说吧!”杨显来了精神,加入了讨论当中,他们当然不会知道,究竟与会小王子发生什么对话,他们不过是商量着,万一发生不可靠事情时,他们都能够有什么办法应对。

首先,羽林军的安排要得益,千万不能再出一次,那河堤之上的事情来,这守在杨显身边的人,必然要十分可靠,值得相信的人!

之后,就是要再寻一些人物来,比如可靠的大臣,忠心不二的人物,来坐在旁边旁观,充当一个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