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俘个侍卫暖暖床 > 第231章 王爷,封赏摄政王

等他回过神来,都已经是次日的清晨了,他就在皇后的寝宫磨磨蹭蹭的,一直在努力的消化昨日发生的一切。

出乎意料,柯华没有闹,更没有喊,平平静静的接受了滑稽的一切,冷静得令人觉得毛骨悚然,她不会等到秋后再算账吧?

当杨显穿戴整齐,准备上朝去处理朝政,顺便再加封一道圣旨时,便见到一直侯在外面的宁元冬,很是疲惫的模样。

听说,他已经等了很久了,却没有等到他的出现,无非是因为柯华将所有的消息都暂时封闭,令他毫不知情。

杨显几步走到了宁元冬的面前,眯着眼睛问道,“事情进行得尚算是顺利吗?”他现在最担忧的,恐怕就是杨晔的婚事了吧?

宁元冬用力的点了点头,那么多人护卫着,婚礼如果依然无法顺利,那只能说,杨晔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人缘也实在是太不好了!

杨显浅笑着,便迈着四方步子,从宁元冬的身边走过,慢吞吞的模样,当真是令人啼笑皆非,自然也是知道,他根本就是故意走成这样的。

心事忡忡的宁元冬也被逗得轻笑,不过是笑得微微的,略有些心酸而已。

他有更重要的事情,想要与宁元冬商量,在此之前,他要先上朝,来面对着随时有可能会出现的暴风骤雨,恐怕,第一阵风雨便是由他的圣旨而来。

宁元冬紧紧的跟在他的身后,一直没有打断他的思绪,保持着格外低调的态度来,好似打扰了杨显,他是有多么的于心不忍似的。

如果,杨显停下来就会发现宁元冬忧心忡忡的模样,可惜,他从来都不是细心的人,自然不知道宁元冬的心里,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

好不容易上了朝,杨显面对一个个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朝臣,心里隐隐的埋怨着,哪里会不清楚他们开心成这副德性的原因。

一定是在参加杨晔的婚礼之后,又齐齐的放了一天假,心里开心着呢!

他趁着所有的朝臣都开心的时候,很是自然的感谢着难得前来皇城的忠仁王,生了一个好儿子,为国尽忠,非常的值得表率。

虽然,忠仁王听得直皱眉头,总是觉得,杨显这么夸赞自己的儿子,好像是没有什么好事似的,但是,心里也是美滋滋的,他认为的不肖子,竟然会是这么有用的人才。

话锋一转,便是赏赐中的赏赐!听得杨晔也是跃跃欲试,不知道会被赏什么,而且,已经有朝臣在偷偷的作揖恭贺。

会赏什么宝贝呀,正好拿回去,好好的向新婚老婆好好的炫耀一番,再摆摆显,最后……会赏什么呢?

杨显挥了挥手,便命一直在站在自己身边的老公公,认真的将圣旨读出来,自己则是眯着眼睛,看着朝臣的反应。

不得不说,所有朝臣的反应都是十分的错愕,纷纷露出“是不是我听错了”的表情,纷纷抬起头来,毫不恭敬的看着杨显的脸。

从来没有过的认真,呈现在杨显的脸上,看起来,他好像是在征求着朝臣的意见,事实上,圣旨已发,哪里还有他人说话的余地?

群臣纷纷顺着杨显的意,胡乱的应着,事实上,谁都不知道要如何反应!如果不应,皇上会气,杨晔也会针对;应,又似是哪里不妥!

这毕竟是圣旨,圣旨一出,有谁敢提出反对意见?何况,杨晔的功绩是显而易见的,在杨显夸着杨晔的时候,也没有人提出反对的意思来呀?

既然如此,就看着杨晔接圣旨吧?几乎与朝臣的反应是同样的,忠仁王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的儿子,用力的使着眼色,千万不能接这个圣旨呀!

“摄政王”是什么?夺皇上权力的王爷呀,一旦被认定,极有可能惹上杀伤之祸!

同样的!杨晔好像都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末日,颤颤薇薇的走上了前去,从老公公的手里接过了圣旨,又慢慢的俯着身,谢恩!

天啊!难道,杨显是想要灭了他吗?难道,是他哪里做错了事情?欲哭无泪的杨显紧紧的抱着圣旨,不知道自己的小命,什么时候就被看他不顺眼的杨显,直接拿走了。

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了!杨显努力的回想着,最终是放弃的摇了摇头,便命他们尽数离去。

呆坐在龙椅上的杨显,目视前方,不知道他又谋划着什么事情。

身边的老公公自然也看到朝臣的反应,好像看着他们的表情,都认为,这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情!尽管,依他的想法,如果皇上赏了什么,自然都应该是感恩戴德的,否则,就没有意义了!

到底是哪里不对劲了?老公公想不明白,无奈的摇了摇头,便几步走到了杨显的身边的,提醒着杨显,应该先去休息了。

“是呀,又要退朝了!”杨显只说不动,目光望向前方,又似是在打量着周围,没有人弄得清楚,他的心里到底是想着什么!

老公公轻轻的皱了皱眉头,最终是放弃的站到了一边,陪着杨显。

最终,杨显看够了这里,便由老公公搀扶着,慢吞吞的离开了他的“王国”,回到那个他最不喜欢的,非常沉闷的,从来就感觉不到快乐的……后宫。

老公公一直沉默着,几次想要开口询问,都压了下去,毕竟,这可不是一个作为奴才,能够问出得口的东西。

当然,有人会替他问出口,就是宁元冬!宁元冬自然是听说了朝前的事情,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惊讶,但是明显的,是有事情准备发问的。

“皇上,真的考虑好了!”宁元冬虽然是在发问,但更像是在说感慨句。

“考虑好了!”杨显用力的点了点头,当然,这也是他一直准备做的事情,不过是挑了一个看起来是理所当然的时机,令朝臣们在哑口无言间,迫不及已的接受了安排。

毕竟,他们前脚刚刚就参加了杨晔的婚事,闹得喜气洋洋,而后就提出反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