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要当市长 > No125 杨一方的救命恩人

No125 杨一方的救命恩人

“办法也不是没有?”王钧说,“有两个人说不定对这条路感兴趣。一个是原计委的马副主任,他父亲是原中顾委的老领导,曾在冰峰山打过游击,马主任还是冰峰山出生的。他虽然已经退休,但一直关注着冰峰山沿线的建设,而且,他曾经分管过规划工作,说句话是起作用的。一个是负责高铁建设的总工程师万付秀,我家的世交,他父亲曾是我爷爷的部下。别看他只是工程师,在交通界,那是德高望重,跺一脚,地都要摇三摇,中央有关分管交通工作的领导都要听他的。”

北京人好吹,蒙辛博是知道的。但听王钧讲起这两个人倒是比较实在,不禁暗暗欢喜,说:“那就拜托五弟多多费心,看我有没有缘分去拜会拜会?”

“好的,那我就去联系他们,你先好好休息。”

事情议到这里,龚建国跟华少怀、王钧告辞出去。蒙辛博留下杨一方,两人头枕头躺在那张大床上,东拉西扯地聊大天。突然,蒙辛博漫不经心地问:“这个王钧你认识多久了?”

“十七年前吧。”

“哦,怎么认识的。”

“在云南。”杨一方说,“你知道,当时我被组织上安排到云南搞农村党建,正好王钧也在,属于一个组的,两人还住一间房。”

“哦?”

“那时年轻,看问题比较简单,做工作心情急切。我负责的一个村干部思想顽固,总不能接受党建中的一些思路,我上了几次门都没跟他沟通好。一天晚上,我又上门去,半路上摔进了一条深沟里,是王钧心急如焚地发动村民,到处找我,才把我救出来,不然啊,你的老同学早就没命了。”

“原来他还是你的救命恩人。”蒙辛博笑道。

杨一方听出蒙辛博话中有不太信任王钧的意思,立即说:“他人很不错的,耿直忠诚,做事又老到,在朋友圈子里很有威信。但这个人有个缺点,就是太讲义气,碰到投缘的朋友,就想拜把子,而且心情急切,容易给人不好的感觉。”

蒙辛博点点头。

杨一方接着说:“这人能量大,我跟他说过的事都办得很妥贴,而且他也不是一个一心钻在钱眼里的人,豁达开朗,有一定气度。”

满足了对王钧的好奇,蒙辛博聊着聊着,在大床上睡着了。杨一方时间紧张,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便悄悄地离开了桃源大酒店。

下午,蒙辛博带人开始到有关部门汇报,材料、报告是在巴戎就准备好的,大都是诉诉苦,讲讲原因,并给有关领导送些礼品。有关部门拿人的手软,接了报告,便哼哼哈哈地让蒙辛博回去等着,他们再研究研究,勘探勘探,有结果会通知下去。

如果仅仅是这样,肯定是办不成事的,蒙辛博心里很着急,但没有过硬的关系,有钱也送不出去,公事公办则永远达不到目的。

第二天清早,王钧来电话说已经联系上马主任,马主任同意他们晚上一起登门。

蒙辛博不知该怎么去拜见马主任。龚建国想了想,说:“这事还得请教王钧,上门拜访,最好能抓准他的特别爱好,让他‘一见钟情’。”

蒙辛博觉得有道理,便在电话里说:“五弟,晚上的事还得你多费心,是不是见个面商议商议?”

王钧说:“我已准备出门了,你等着我,一起吃早餐。”

桃源大酒店有自助早餐,但蒙辛博想想还是在套房吃好些,便点了五个人的食品,让服务员送到套房里。王钧住得不远,服务员送餐上来时,他也就到了。

杨一方没有随王钧一起过来。据王钧说,杨一方上午有紧急公务,一时走不开。

王钧说:“这个马主任,曾在新疆任过职,对新疆的玉很感兴趣,前几年还出过一本关于清朝政府控制新疆玉石开采方面的书,对玉石开采和加工很有研究。”

“你是说,要带块玉石一类的纪念品罗?”蒙辛博问。

“嗯,来的路上,我打了电话给一个开古玩斋的朋友,他那里应该有货,我特意交待他带几件清代珍贵级的宝物过来。另外,我记得大哥在北京有一个搞鉴赏的朋友,不妨一并叫过来,一起看看。”

蒙辛博望着龚建国,点点头,对王钧说:“全靠你来安排。”

龚建国便打了个电话。那位鉴赏人叫白瑞,赫赫有名的人物,在中央台鉴宝栏目当过鉴赏人,敲碎过很多赝品,曾在网络上引起热烈的议论。

王钧的这一着做得很老到,自己叫来卖货人,让龚建国叫鉴赏人,避开了嫌疑,显示出坦坦荡荡的君子之心。蒙辛博因此,对他更加放心。

蒙辛博对玉没有什么概念,就是一块有些像玻璃的石头。

龚建国略懂一些皮毛,介绍说:“玉的种类,大概凭颜色,分为白玉、青玉、青白玉、黄玉、碧玉、墨玉。清代乾隆年间,将新疆纳入版图,从此清朝政府控制了新疆的玉料贸易,所以清代的玉器,以新疆玉为主。”

王钧说:“新疆玉俗称和田玉,产于和田的绿玉河、白玉河、墨玉河,它是一种软玉石品种,被称为中国的国玉。”

蒙辛博对这些知识,倒是不缺,它缺的是鉴别知识。但鉴赏方面,龚建国和王钧都息称外行,连连摇手说:“那要等专家来鉴别分析。”

正说话间,门铃响了。龚建国打开门一看,来的是白瑞。白瑞说是正准备出去会朋友路过附近,接到龚总的电话,便掉头进来了。

白瑞是电视名人,那范儿就不一样,即亲和而居高临下,看这些个来自省地的官员、商人,就纯粹当台下的观众,脸上笑得花儿似的,眼睛却是俯视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