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绝代妖后 > 第八十章 本家来信

水含烟道:“母亲上香回来的那个晚上,和父亲吵了一架,当时我正好端着一碗燕窝过去给母亲喝,在门口听到他们在争执,就躲在外面偷听,才知自己不是父亲的女儿,而是那个人的。.当时父亲说要辞官,一家人远离京城,隐名埋姓过日子,母亲却不肯,说是已经拖累了父亲十几年,不能再拖累他了,她要求父亲把她休了,再娶一房妻子,而她则带着我回江南。他们争执不休,我在外面听得心惊胆战,却没有进去惊动他们,而是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之所以如此,一来是怕母亲更加伤心,二来也是怕父亲难堪,再说他们这样瞒着我,必定也是怕我难过吧。我当时就很后悔,不该去参加巧姐比赛,更不该绣那幅星空图,不然那人也不会见到我,也就不会找到母亲了,那样我们一家人还能开开心心在一起。”

安若雪道:“这怎么能怪你呢?你是为了完成你母亲的心愿才去参加比赛的,再说水伯母又不知道那人就是皇上,不然她也不会要你绣那幅图了。”

水含烟却依旧自责,“话虽如此,终究是我害了母亲。”

“事已至此,你也不要再自责了,如今皇上认了你做义女,以后你就要在宫中生活,虽说富贵荣华享之不尽,可是各种纷争也会接踵而来。那样的日子,我真担心你过不下去。”水含烟的性子柔弱,根本就难以应付深宫之中的明争暗斗,若是被皇后和柳贵妃知道她是皇上的亲生女儿,只怕会更加欺负她,这才是安若雪最担心的事。

哪知水含烟却说道:“我根本就没打算进宫,我答应了母亲要好好照顾父亲,又怎能丢下他?”

安若雪也知道水家现在的状况,自从水夫人过世之后,水博文就病倒了,至今还躺在床上起不来,虽说没有性命之忧,却需要细心照料。水博文只有水含烟一个女儿,若是水含烟走了,剩下的就只有下人了,也难怪她不能放心离去。只是,圣旨都已经下来了,水含烟若是不肯进宫,就是抗旨,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当然,水含烟是皇上的亲生闺女,皇上未必舍得杀她,不过难保不会迁怒于水博文,认为是水博文教唆水含烟留在水家。那天晚上水含烟并没有听到水夫人说起皇上想要跟她重续前缘,不过水博文既然要辞官带着水含烟母女逃走,肯定是皇上想打水夫人的主意,不然水博文怎会如此紧张。

安若雪把这些厉害关系跟水含烟说了,却依旧劝服不了她,正着急时,李尚武来了。弄清楚情况,李尚武和安若雪的意见一致,都劝水含烟服从旨意,先进宫再说。至于水博文,李尚武向水含烟保证,他一定会帮她照顾好他。

两人的一番相劝,终于说服了水含烟,她答应进宫,不过却要先把水夫人的骨灰送回江南故乡,这是水夫人生前的心愿。

回到家不久就到了晚膳时间,看着一桌子菜,安若雪却没有半点胃口。回来之后,她就一直在想着水含烟进宫之事。若是以私心而论,水含烟被封为公主,又得皇上宠爱,对李家与安家都大有好处。

如今水含烟已经与李尚武定亲,李尚武就是未来的驸马,将来前程无量,李家在朝廷中的权势也会越来越大。而安家与李家是亲戚,她和水含烟又是手帕交,以后她进宫的机会会更多,这对她复仇大计更有益处。若不是水夫人因此身故,水含烟进宫就是一件大喜事了。

只是,这些益处却没有让安若雪欢喜,反而为水含烟难过和担心,那样弱质纤纤的女子,突然遭受失母之痛,又要离开父亲进入深宫过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日子,真不知道她能否适应。

杨嬷嬷看见安若雪只管发呆不动筷子,还以为她是在为水含烟难过,只好劝说了几句,然后叹道:“水姑娘也是可怜,原本得了巧姐之名又做了公主是多好的事啊,可是偏偏水夫人又突然病逝,这好事也变得让人不高兴了。”

安若雪心中一动,“嬷嬷此话怎讲?”

杨嬷嬷道:“大小姐,你想想看,如今水夫人不在了,水大人又变成那般模样,水姑娘此刻进宫去,又怎能开心?只怕心中还会不情愿。再说她和表少爷本来年底就要成婚,现在为了守孝婚期又要推迟。若是水夫人还在世那又不同,水姑娘就可以安心去做公主,年底再嫁给表少爷,又不必一直呆在宫中被其他公主娘娘排挤,那就皆大欢喜了!”

安若雪没想到杨嬷嬷和她想到一处了,奶娘虽然是下人,却也颇有见识,并不会只想到宫中的繁华富贵,而忽略了其中的险恶。她轻叹一声道:“我就是怕她进宫后日子难过,才会为她担心。”

“命数如此,也只能认了。大小姐您也不必太伤怀,赶紧吃点东西吧,我看您这两日也瘦了一些,必定是在水府顾着照顾水姑娘,自己都没有吃好睡好。过两日又要下江南去给太奶奶祝寿,那一路颠簸,还不知怎么辛苦呢?”杨嬷嬷最是心疼安若雪,拿起筷子就帮她布菜。

安若雪吃了一惊,“嬷嬷你说什么?”

杨嬷嬷一拍脑门,“哎呀,瞧我这老糊涂,顾着说水姑娘的事,忘了大小姐还不知道此事,今早收到本家那边来信,九月初五是太奶奶八十岁大寿,届时会大摆筵席,安家各房子孙都要回去祝寿,刚才莲香姑娘还过来问您何时能回来,说是等您回来用过晚膳就过去老太君那边商议一下此事。”

“有这回事?那赶紧吃饭好过去。”安若雪忙拿起筷子吃饭。

安正邦祖家在江南,他是安家的第二房子孙,太奶奶是安家长房夫人,是他祖父的长嫂,如今老一辈人也就只剩下这一个老人了。安正邦二十年前进京做官,举家迁至京城,因为江南离京城路途遥远,安正邦又公务繁忙,无法经常回去看望老人,只在新年的时候回去过两次。今年老人过八十大寿,又体弱多病,没有多少日子能熬了,大房子孙就打算给她好好庆贺一下,办一场盛宴,通知各地子孙回来给她祝寿。

晚饭后各房都在老太君的牡丹院聚齐,安正邦简要说了一下这件事,就对二姨娘说道:“这次回乡给伯祖母祝寿,老太君年岁大,经不住车马劳顿就不去了,为夫公务繁忙也不能去,少澜年岁尚小也不宜远行,我看就由琴湘留在家中照顾老太君和少澜,你和红萍带着少卿他们几兄妹去吧。此去江南路途遥远,我会要管家老成跟着你们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另外为了提防路上有山匪抢劫,我还会派些功夫了得的护院保护你们,你也要多多费心,务必照看好他们兄妹几个,可不能出了岔子。”

“老爷放心吧,妾身一定会照看好各位少爷和小姐的。”二姨娘心中大喜,上回太奶奶过寿安正邦并没有带她去,只是带了大夫人、四姨娘和几位少爷小姐前去,把她和三姨娘留在府里守家,这回安正邦自己不去,四姨娘也不去,只要她和三姨娘带着几位少爷小姐前去,还指明要她负责照看少爷小姐们,分明是把她当做主母对待了,怎不让她高兴?

安正邦又看向安少卿,“少卿你是男儿,又比妹妹们年长,出门在外要帮着你二娘照看好妹妹们,到了你堂伯家也要守规矩,不可丢了我们这一房的脸面。”

安少卿恭敬应道:“孩儿定当谨记父亲吩咐,会好好照看两位姨娘和妹妹们,更不会给父亲丢脸。”

安正邦又吩咐三姨娘,要她帮着二姨娘照看几位子女,接着交代了一番去到祖家要注意的事项,就问老太君可有什么话要交代。

老太君看了安若雪一眼,道:“我看若雪就不要去了,她刚被选为巧姐,随时都可能被太后召见入宫,若是不在京城怕是不妥。”

安正邦皱皱眉,“话是这么说,只是若雪是安家嫡女,若是不去怕本家那边不高兴。”

安若雪正想着此番去江南不知可否与水含烟同行,也可在途中照顾一下她,突然听到老太君这么说,不觉奇怪,虽说她是被选为巧姐,但是未必就会那么快有机会再进宫,即便是太后真的要召见巧姐们,她回乡去给老祖宗拜寿,太后也不会多说什么,老太君怎会担心这个?

正想说出心中所想,二姨娘却说道:“老爷言之有理,大小姐是长女,又是夫人留下的唯一嫡女,伯祖母必定想见她,她又岂能不去?”

被安正邦和二姨娘一起反对,老太君似乎有些不高兴,刚想再说什么,坐在安若雪身旁的安若雨却插嘴道:“父亲,孩儿以为老太君说得对,如今姐姐是太后选定的巧姐,自当守在京城随时恭候太后召见,太奶奶那边,有我和哥哥及妹妹们去尽孝道就是了。”

“若雨,不可无礼,大人们商量事情你怎可插嘴?”安少卿瞪了安若雨一眼,似乎很不高兴。

安若雪冷眼瞧着他们,只觉得好笑,这母子三人平日里不知多恨她,今日怎么会那么关心她了?一个个为了她去不去江南那么紧张,居然还意见不合了,这期中是否有什么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