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儒雅仙道 > 第六章住田家孤独岁月长

草药挖出来,晾晒后,就要送到城里的药铺去。.爷爷多年来又固定的主顾。晾晒了一个月后,药草早已干透了,爷爷起了大早,带上弃儿一起到城中买草药。

进城后,弃儿一直想着要识字的,所以不停拿路便店铺招牌上的字问爷爷。不久,爷爷也看出弃儿的意思,便问道:

“弃儿是不是想认字?”

“是的,爷爷。”

“今年的药草估计能卖个好价钱,等卖了药草,爷爷给弃儿卖书和纸笔,等冬天没事的时候,爷爷叫弃儿认字,好不好?”

“好。”

能认字,对弃儿来说早已盼望很久,没有一点犹豫就点头答应了。

“弃儿为什么要穿小厮的衣服,难道不想穿女孩子的衣服吗?”

弃儿扮成小厮的事情,两位老人早就看出来了,只是一直没有说破。

“弃儿一直在外流浪,怕被人欺负,才穿成这样的。”

“那这次爷爷给弃儿买身女孩子的衣服,可好?”

“不了,爷爷,弃儿还是觉得这样穿着好,干活还方便。”

弃儿的懂事和乖巧,让老两口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六岁的小丫头。卖了草药后,爷爷果真拿出些钱来,为弃儿买了纸笔和书,还按照弃儿的意思,买了一身小厮的衣服,以方便弃儿洗换。原来的时候,弃儿洗身上的衣服,都是找喜娃小时候穿过的就衣服临时穿一下。

回到家里,不久就开始收割庄稼。由于水龙珠的缘故,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多块一半产量。老两口乐呵呵的,直夸弃儿能干。老人一直以为是弃儿坚持每天浇水的缘故,才获得高产的。

收完庄稼,三个人便闲了下来。爷爷开始教弃儿识字。爷爷教的用心,弃儿学的也用心。一个冬天下来,弃儿已经把那本书上的字都学会了。之后,爷爷领弃儿再次来到城里,到书肆想给弃儿再买几本书读。不想,弃儿只捡那些医书,特别是关于人体经络的书。

“弃儿想学医?”

“爷爷,我想了解一下。”

“也好,读什么书都能识字。读医书反而能多学些知识,就买医书吧。”

弃儿一直在没事的时候,按照小鼎中得到的口诀吐纳着。.只是不得要领,并没有丝毫进展。如今有了这本医书,弃儿了解了身体上经络和穴位后,就有头绪了。不几天,弃儿就在爷爷的教导下,读懂了身体各部位的经络和穴位,也知道了丹田在哪,督脉在哪,人脉在哪。再按照口诀吐纳起来,弃儿已经能感到经脉中有丝丝热流在缓缓运转。最终会归到肚脐下三寸处的丹田之中,不断的盘旋着,让弃儿浑身暖洋洋的,感觉十分舒服。

弃儿知道,这应该就是口诀中所说的真气。

弃儿一边帮着爷爷奶奶干活,一边跟爷爷学认字。特别是在药草方面,弃儿得自爷爷的知识最多。转眼春暖花开,已经快七周岁的弃儿,日日随爷爷在地里松土,然后播种。由于水龙珠的关系,去年的庄稼和药草长势都很喜人,收获的粮食足够他们三人吃两年的了,所以今年种的药草相对要对一些。

接下来的日子,由于爷爷奶奶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浇水的活,基本上都被弃儿包了。除此之外,弃儿就是跟爷爷学认字和认识草药。夜里的时候,弃儿已经能打坐修炼两三个时辰。体内经脉中的真气越来越多,到秋天收割庄稼的时候,差不多有弃儿小手指头那么粗了。由于有了真气的积累,弃儿的力气也变大了不少。

“弃儿小小年纪,怎么力气这样大,都快赶上爷爷了。”

这是爷爷总喜欢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即使夸赞弃儿,也不缺乏真正的惊讶于其中。

弃儿陪着爷爷奶奶一住就是四年。第四年冬天来临的时候,先是奶奶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新年前便阖然长逝。弃儿帮着爷爷料理奶奶的后事,连新年也没有过好。奶奶的离世对爷爷的打击很大,弃儿知道,此时爷爷心里最想看到的就是喜娃。

“爷爷,要不你告诉我去长春派怎么走,我去找喜娃叔叔回来吧?”

“不用了,到长春派路途遥远,万一弃儿再在路上有个好歹,爷爷身边岂不一个人都没有了?”

“爷爷,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弃儿是个好孩子,爷爷知道,自己留在世上的时间不多了。将来爷爷走了,弃儿如果没有地方去,就留在这里吧。不管孬好,这里总算还像个家不是?”

秋天的时候,祖孙俩收割完庄稼,药草还要再长两年才能卖。可能是收庄稼时累着了,天冷之后,爷爷便一病不起。弃儿日夜守候在爷爷床前,端汤递水。可是,爷爷还是在立冬后不久,去世了。弃儿一个人办不了爷爷的丧事,只得到山下花钱请来几个人,帮着把爷爷的遗体和奶奶葬在一处。弃儿本就没有钱,爷爷和奶奶生病,几乎把前年卖药草的钱花光了,还卖了不少粮食,才勉强把爷爷的丧事办完。好在剩下的粮食,还能够弃儿吃到来年秋天。

从此,弃儿又变成一个人,守着爷爷奶奶留下的两间茅草屋,和篱笆小院。如今的弃儿已经十岁,由于近几年常年劳作,再加上夜夜不断的修炼,身体已经长开。前年的时候,爷爷给买的衣服,早已小得不能再穿,只好捡喜娃小时候的衣服来穿。

又一个春天到来时,三亩贫瘠的土地,就只有弃儿一个人收拾了。起早贪黑,弃儿辛勤的劳作着。松土,播种,施肥,整整忙了快一个月才算种好。弃儿白天是没有时间修炼的,只能是夜里。山里的夜很静,弃儿有时候会感到十分孤单。每当此时,弃儿总会想起娘,有娘的日子里,虽然娘俩很少见面,但是心里总有个依靠。如今,娘没了,爷爷奶奶也没了,弃儿终究还是个孩子,无助的哭泣,时常会从深夜的茅屋里传出。越是思念,弃儿心里对王府就越是怀恨,不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修炼,为娘和自己讨回公道。

夏天到来时,弃儿要给地理的庄稼除草,站在已经漫过弃儿大腿的庄稼地里,不一会就会汗出如浆。弃儿习惯傍晚的时候,到小水潭边清洗一下自己。如今弃儿一天天长大,为了方便洗澡,弃儿从山上砍来不少树枝,再加上一些庄稼秸秆,在水潭边搭建起一个小小的窝棚。只是,弃儿搭建好没几天,突然从山上下来一伙人。说是进山打猎,回来时路过弃儿的茅屋。天气十分炎热,众人都干渴难耐,便一起来到水潭边喝水,乘凉。弃儿看见后,还好心地给众人拿去一只水瓢。

“大哥,你有没有发现,水潭里的水比以往好喝了。”

“是的,以前也在这里喝过水,味道是不一样了。”

“对了,今天怎么没看见王老头夫妻两个呢?”

“对呀。喂,孝,老王头夫妻怎么没在?”

弃儿给众人放下水瓢后,便回到茅屋门口的阴凉地里,远远地看着他们。此时听到有人问她,便开口道:

“爷爷奶奶都过世了。”

“爷爷奶奶?以前怎么没听说老王头有个孙子呢?”

“是啊,只是听老王头说过,自己有个儿子,到外地修炼去了。”

“我不是爷爷奶奶的亲孙子,是从外地过来的,被爷爷奶奶收留下来的。”

“怪不得以前没见过呢。”

一行人喝完水,又闲聊了一会,才相继离去。

不想,正当弃儿看到庄稼差不多再过大半个月就可以收割的时候,山下来了一对中年夫妻,身后跟着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到篱笆小院后,直接到地头找到正在观看庄稼的弃儿,男人问弃儿:

“孝,你是谁?我大哥和大嫂呢?”

“我叫弃儿,不认识大叔的大哥大嫂。”

“这里就是我大哥大嫂的家,你不认识他们,怎么会占了他们的房子和地?”

“我没占,是爷爷奶奶去世时留给弃儿的。”

“爷爷奶奶?我大哥大嫂只有一个儿子叫‘喜娃’,很小的时候就去长春派修行去了。我们怎么不知道大哥大嫂还有一个孙子呢?”

“我不是爷爷奶奶的亲孙子,是几年前被爷爷奶奶收留的。”

“哦,既然这样,你可以走了,这里从今往后是我们的了。”

弃儿听到男人如此说,心里很是不甘,本来这里就是爷爷奶奶留给自己的。再说,爷爷奶奶在的时候,从来没有提过还有什么兄弟。弃儿来了这么多年,也从没见他们来过。

“爷爷临去世时说过,让我在这里守着,等有一天喜娃叔叔回来。”

“好了,刚才不是说了吗,你可以走了。喜娃不是你的叔叔,是我们的侄子,有我们守在这里就行。”

女人突然插话道。说着话,还上前拉扯弃儿。还有,那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也要上前的意思。弃儿虽然不甘心,却也不想和他们争竞。心里想了想,这里本就不是自己的家,既然是爷爷奶奶的兄弟来了,就让给他们好了。反正自己要想继续修炼下去,总待在这里也不行,终有一天是要离开的。

“既然如此,这里就交给你们吧。只是你们要按时为爷爷奶奶的坟墓清理杂草。”

“好了好了,哪来那么多废话。我们该怎么做,用不着你一个孝子来教。收拾好你的东西,快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