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悍妇之盛世田园 > 第022章 希望

苏小艾这会儿也管不上柳玉心中的纠结,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起那株生姜,根上留了一大块泥土,仔细地放进背篓里。.

“你挖这个野草做什么?”柳玉不解,在他看来,这和周围的其他野草没有什么两样,连牲口都不喜欢吃的。

“这是一种调味料,做菜的时候放上会更鲜美,还可以去腥,不过现在还没长成,帮我看看哪里还有。”苏小艾在这里也生活了五年,知道大周的食物匮乏,她还以为是那些食物还没有引进,现在看来是大家并不认识这些东西。

两人一边挖着野菜,一边寻找着生姜,但这种植物在西山并不多,找了很久才找到六株,因为气候的缘故,长势都不怎么好。

有了作弊器,苏小艾挖野菜的范围更大了,蕨菜、荠菜都挖了不少,顺带还采了不少的蘑菇。加上满山野果树,他们还收获了大半箩筐的杨梅和悬钩子。

悬钩子和草莓长得有点像,所以也有人管它叫野草莓。

柳玉平日里也会和柳柱、柳云山上采野果,悬钩子酸酸甜甜挺爽口,但杨梅……酸的不能入口!他完全不能理解苏小艾为什么看到杨梅就放眼放光,就跟狼看到羊一般。

“娘子娘子,你看,我和阿云捉了一窝兔子!”柳柱手里抓着两只野鸡,身上还背着沉重的篓子,但是脚下生风,说话间就已经跳到苏小艾面前。

柳柱笑得嘴巴咧到耳后根,炫耀地打开篓子,里面果然呆着一窝可爱的小兔子,黑的、灰的、白色,煞是可爱。

柳云脸上也露出喜色,可见收获也不小。

经过一场雷阵雨,整个西山村都收获颇丰,脸上的笑意怎么都掩不住。在他们眼里,不管之前经历什么磨难,日子总会过下去,而路就在脚下。

柳家的三间破屋已经多年没有修葺,其他暂时还没倒的两间在苏小艾眼里也是风雨飘摇中,保不准哪天就直接盖他们脑袋上了。

房子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苏小艾不打算凑活,这几天忙着赚钱,打算过段时间银钱凑足就买了砖瓦盖新房。

还好,老天爷不是在故意整他们,之前养起来的两只野鸡开始下蛋,母鸡偶尔也会趴在蛋上思考人生,苏小艾坚信,不久后他们就会有一窝的小野鸡。要知道,野鸡的价格比起家养鸡可要高了很多。

因为倒了的屋子也不能住了,那些多出来的砖瓦也被废物利用,在鸡舍旁又搭了个兔舍,一窝兔子蹦蹦跳跳,也不认生,可爱的模样让苏小艾口水泛滥,想着是红烧呢,还是煮汤呢?

“大嫂,木耳已经干了,要收起来吗?”柳云拨了拨筛子里的木耳,估计加起来也就两斤的样子,他现在已经接手苏小艾的手里的活计,虽然怀疑木耳是不是真的能换钱,但还是把木耳晒得非常漂亮。

苏小艾看了看,拿出之前准备的棉布袋,“都装进去,明天赶集的时候卖了。昨天摘得估计还得多晒几天。”

“娘子娘子,我浇好水咯!阿柱是不是很能干?”柳柱提着木桶,欢脱地奔了过来,一脸的求表扬。

苏小艾眯着眼,揉揉柳柱毛茸茸的头顶,“嗯,阿柱真能干!那帮我把那边的杨梅洗了吧?”

柳柱一看到那边的野杨梅就皱紧了眉,那么酸的东西,娘子为什么还要采回来啊?根本就不好吃嘛!不过悬钩子还是很好吃的!

但是娘子的话又不能不听,柳柱嘟着嘴,满不情愿地开始洗杨梅。

苏小艾一边收拾着野菜、蘑菇,一边想着明天去集市要换些什么。家里的余粮还足够,院子里的瓜果蔬菜也可以吃了,平时野味也不少。

吃、穿、住、行,现在最急的就是把屋子给盖起来了。身边的银钱加起来不足九个刀币,一个刀币相当于一百文,而砖瓦的价格则是一文一个。现在房子的砖瓦就算拆下来也不好用了,按照她的计划是要在现在三间屋子前面再盖三间主屋,现在住着的可以改造为厨房和杂物间。

盖三间屋子的砖瓦估计不少,少不得也等家里有个五两银子的闲钱。

这钱是远远不够的。

不知道明天这些木耳和蘑菇能不能换个好价钱?

苏小艾忧心忡忡,木耳、蘑菇也有人收购,但是山里人对这些并不熟悉,很容易采到有毒的木耳和蘑菇,所以一般酒楼没有把握是不会从他们手里收购这些野味的。.

她是能保证这些没有毒,但是别人可不相信你,难道要告诉别人自己开了外挂么!

罢了,饭要一口一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算这个做不好,她还可以腌制野果干,昨天的野杨梅吃着很酸,但腌制之后的味道还不错。

苏小艾从屋里搬了个瓦罐,洗干净之后将晾干的杨梅在底部铺了一层,接着在上面洒了一层盐,就这样一层杨梅一层盐,这么多杨梅正好装了一罐。

看着苏小艾奢侈的举动,柳云、柳玉几次欲言又止,这么多盐可要15文钱的!就这么用光了?!他们大致也看明白苏小艾的举动,这就跟他们以前腌菜是一个道理,但他们用得都是粗盐,而且也不是这么大手大脚!

苏小艾一看他们肉痛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有点无奈,又有点想笑,但也顾不得解释什么,只能用事实来说话,她坚信这罐腌制品一定可以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这次去集市,苏小艾没有带柳柱,而是带了柳玉。这三兄弟里,也只有柳玉的心思最难摸,沉默寡言。既然长嫂为母,她也不能放任好好的孩子长歪掉,适当地接触外面的世界对他的成长没有坏处。

苏小艾照例跟着吴玉贵去了和顺酒楼,她来之前和吴玉贵打听了下,镇上也只有和顺一家会收购木耳、蘑菇之类的野菜。苏小艾对此有了几分底气,只要有人愿意收,那她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她弄得这些野味可都是经过安全验证的!

李管事翻看着麻布袋里的木耳,惊讶地看向苏小艾,这些木耳处理得非常好,而且都是能吃的。这样的手艺怎么也得有多年采摘山货的经验,但是眼前这小妇人一看就不是吃苦耐劳的命。

“李管事,你看这?”吴玉贵搓了搓手,心中忐忑,他们山里还没有采过这些东西,前阵子刘家八岁的小儿子就是吃了这东西才死的。

“这些木耳处理得都不错,可以卖个好价钱。”李管事和善地笑笑,打量着苏小艾,“艾娘小小年纪就懂得这些,真不简单,可以比得上采摘山货的老手了!”

苏小艾腼腆地笑了笑,淡定地开始信口开河,这也是之前就想好的说辞,“李管事夸奖了,我哪里比得上他们。只是早年间家乡受灾,跟着爷爷流浪才学会这些的。”

“原来如此。”李管事点点头,也不深思,这些本来就不是他关心的东西,“这木耳不错,以后有了都可以送到我这儿来,有多少收多少。这木耳的价格一斤70文,蘑菇要是晒干一斤50文,新鲜的20文。”

吴玉贵和柳玉惊呆了!这木耳、蘑菇都抵得上家禽野味的价格了!

苏小艾倒没有多少惊奇,毕竟物以稀为贵,镇上的人并不在乎多花几个钱买个媳,而且木耳、蘑菇的滋味也是很不错的。

最后,那些木耳和蘑菇总共卖了一百九十六文,李管事很大方地给了两个刀币,并表达愿意长久合作的意愿。加上其他的野味,苏小艾这次一共得了两百八十文钱,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获。

吴玉贵一路为柳家能够娶到艾娘这么能干的媳妇而高兴,本来还担心艾娘年纪小,吃不得苦,当不了家,但现在一看,赚得银钱比他打猎还多!乖乖隆地咚!

“吴叔,咱们西山这么大,木耳、蘑菇漫山遍野都是,我看大家都可以去采了卖,也多了份收入不是。”苏小艾笑着提议道。

吴玉贵赶牛车的手一顿,连连摆手拒绝,“这么行,这是你们想到的营生,况且这木耳、蘑菇也不是谁都能摘的!”

苏小艾心中一暖,说出自己的打算,“吴叔,你看这山货也不是我一个人采得了的,你看柳镇这么大,我们一个村去采也不定够那些人家需要呢。等回去的时候,我在把采木耳、蘑菇的忌讳和大家说说。”

“使不得,使不得……”吴玉贵还是扭不过弯,连连摆手,“我们怎么能……”

“吴叔,这些年村里人都里里外外帮着柳家,再有段时间我们又要盖房子,少不得麻烦大家,吴叔要是再拒绝,我们以后可不敢开口让你们帮忙了。”苏小艾严肃着小脸,顿时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吴玉贵愣了愣,踟蹰道:“这事我回去考虑考虑。”

苏小艾不再勉强,到时候她有的是法子让他们同意。

第023章 邻里

“娘子娘子,酥糖好好吃,娘子也吃!”柳柱手指小心翼翼地捏着块酥糖,眼巴巴地送到苏小艾嘴边。早上还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等看到酥糖,马上就变成求抚摸的小狗崽了!

苏小艾忙着给柳云、柳玉缝制新衣,就着柳柱的手咬了口酥糖,甜甜的、糯糯的,还带着清香,怪不得一块酥糖就要一文钱了!

“大嫂,吴婶她们过来了。”柳云从门外走了进来,视线落在苏小艾手中正在缝制的深蓝色单衣上,看大小就是给他和柳玉准备的。

柳云心中一暖,眼眶酸涩,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柳老头手脚粗苯,他们兄弟三人的衣服都是吴婶帮忙缝制修改,但吴婶毕竟有自家生活,当然不会面面俱到。他们能够有衣服蔽体已是万幸,还能有什么要求!

见到苏小艾将针线衣服收进竹篓里,柳云回过神来,转身走了出去。

吴婶沉思着一张脸,眉头紧锁,不知在酝酿着什么。村里其他几家的当家娘子也跟了过来,神情各异。

“几位婶子都过来了,这边坐会儿。”苏小艾不动声色,拉了长板凳让几位婶子坐下。

吴婶申请忧虑,“艾娘啊,当家的把事情和我说了,这事儿……”

不等吴婶开口说话,苏小艾说道,“吴婶的心思我明白,但这是我的心意。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对咱们西山村而言也是笔不菲的收入。几位婶子,你们觉得呢?”

“不看这事儿,不成!”直接拒绝的是赵福家的,三十岁上下,但看着比同龄的吴婶她们更年轻,说话爽快,不喜欢拖泥带水,向来说一是一,“这一来我们不知道怎么对付这些精贵玩意儿,万一不小心……”

说着,刘婶红了眼眶,她小儿子就是不小心吃了木耳去的,所以她也不想碰这些玩意儿。

“再说,艾娘也不容易,如此一来,倒不成了我们做长辈抢小辈的营生!”赵婶的话直接说进吴婶和刘婶的心坎里。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从进门之后就一直沉思着的周婶子一看就是另有打算的,“大姑,我看这事儿还有商量的余地……”

“有什么余地?”赵婶本名周荷花,而周婶张巧菊正是周荷花胞弟周大树的媳妇。周荷花性格直来直去,自然看不上张巧菊弯弯绕绕的小心思,姑嫂两不和是大家都知晓的。

张巧菊不爱和周荷花拌嘴,但这事关乎今后的生活,她不能一味退缩,就算是占了人家便宜,这恶人她也当了!

“大姑,我们是占了艾娘的便宜,但看看我们的村子,大片荒地,却养不活一家几口子。我饿着倒是没什么,但我家媳妇已经有了身孕,老二也不小了……”说着张巧菊的眼眶红了,其他几家的娘子也红了眼眶。

西山村是什么情况,她们心里再清楚不过。经年不断的战乱,他们都是一群可怜人,在柳镇毫无根底,是一群没有根的人。

县令老爷的仁慈,他们才得以在西山村落户,并且自由地开垦荒地。但荒地毕竟是荒地,这么多年的开垦的荒地也只勉强填补赋税。

当初来西山的人很多,但很多人饿死了、病死了,也有很多受不了苦,又走出了西山,现在西山村也就只剩下他们八户相依为命。

苏小艾动容,拉住周荷花的手,“赵婶,你为我好,我知道。但西山就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地方,大家这么多年也算是相依为命。将心比心,要是哪一天我们柳家快要饿死了,大家会见死不救吗?”

几个婶子都沉默了。

西山村不过短短一二十年,能够聚在一起不容易。而且自己吃些苦没什么,总不能亏了孩子们,让他们也吃苦受罪啊!

周荷花的脸色也暗淡下来了,二十年前周家村遭了难,他们一家逃了出来,但爹娘为了保护她和弟弟被蛮子杀害,那时她才不过十五岁。

本来只是讨论采山货的事情,最后倒变成了众人缅怀过去。

不管如何,采摘山货的事情就在西山村定下了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