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走出山沟沟 > 第六十七章罢灶风波

看来感情这个东西还真是挺伤人的,年龄小的孩子千万别过早陷进去。徐远这天夜里稀里糊涂地离开陈家沟村,他感觉心中和眼前一样都是黑乎乎的一片,回到家后倒头便睡,这可急坏了田玉芬,她坐在徐远的身边,一会摸一摸徐远的额头,一会往徐远的嘴里送几勺凉开水。

徐远一觉睡起来已经是第二天半前晌,他听到父母正在院子里叮咣当啷地打庄稼,急忙爬起来。徐远走出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明媚的阳光照得全身暖洋洋的。新的一天早已经开始了,徐远打算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前段日子被感情纠缠,有过甜蜜,有过痛苦,无暇顾及父母的感受,更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确实像刘老师所说的那样脱离了自己的轨道。这下解脱了,陈晓燕已经答应嫁给同村的酗子刘涛,她为了傻大哥的婚姻却葬送了自己的爱情,这同样是一种对哥哥的亲情。而自己呢?相信时间可以冲淡内心的落寞。

徐茂成看着徐远睡起来一直站在门口发呆,放下手中的连枷,走到徐远跟前说:“一心不可二用,要么好好学习,要么你就给我引回来一个女娃娃,我就给你结婚。”

徐远真是佩服父亲徐茂成的眼光,他怎么就能知道自己的心里呢?再说哪有父亲这样开导儿子的,心中满是郁闷,苦笑着说:“爸,我还真小了,我要好好学习。”徐茂成又不是一个算命先生,关于徐远的事情都是徐玲跑后来给他们说的。

徐茂成笑着说:“那就对了,我的希望是你能争取考出去,不用像我和你哥一样拿镢把,戳牛屁股了。”徐远点点头,心中蓦然升腾起对学习的渴望,走进窑里拿出书本对两个星期落下的内容开始仔细学习起来。

徐远从这天开始,他真能一门心思学习,逐渐迎头赶了上来。又过了两个星期后,学校进行了月考。考试成绩下来后,在初一二班四十七名同学里,徐远考得第五名,这已经是徐远踏进校门以来考试名次最低的一次。通过这次考试,岳小飞、薛永、闫飞、杜成军、徐远、冯俊梅六名同学组成了初一二班学习的第一方阵。徐远心中很不服气排在他前面的几名同学,如果不是自己因为感情纠葛耽误了两个星期,第一名的宝座应该是我徐远的,他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加倍努力,争取超越他们。

同学们在学习中较劲是件好事,这样就更加促使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在第一方阵的带领下,有些不爱学习的同学们也逐渐有了学习兴趣。月考成绩排在中等的高小丽、朱军、余兵兵等几名同学放学吃过饭后也会拿起书本,走出大门口,来到路边、杏边、山沟里认真读起书来。其实学习就要这样,只有自觉主动,才能有效果。如果整天靠老师或者家长督促才学习,那种学习不会有好结果,除非你是天才,老师在课堂上讲过后你就过目不忘。

徐远在学习中已经步入正常轨道,他心中一片淡然,课间或者放学后也不再注意苏霞。但是,最令徐远头疼的事仍然是吃饭问题。灶房的饭菜整天就是那两样,不是蒸馒头熬洋芋条,就是蒸米饭熬洋芋条,在徐远的印象中从开学到现在就没有吃一顿变样的饭。有些初二、初三的胆子大一些的同学,在打饭的时候偶尔会发一发牢骚,可是灶房的两个大师傅,眼睛瞪得像兔卵子一样明溜溜的,把饭勺在铁盆上“铛铛”敲几声,生气地说:“大灶饭就是这个样子,想吃好的不要念书了,回家吃去吧。”遇到这种不讲理的人,发牢骚的同学也只好哑口无言了,其他乖顺一点的同学们更是敢怒不敢言。

住宿的同学们都知道,灶房的大师傅把同学们交来的好米好面拿出去卖了,做饭都是用积攒下来的旧米旧面,这个也倒无所谓,关键是他们两个大师傅眼睛大概是瞎了,那么多的老鼠粪却装作看不见。初二、初三同学们还说这时候天凉了光有老鼠粪还算好了,到了大夏天,米饭里、馒头里能吃到肉,小虫子随处可见。

徐远在课余时间与初三的班长姚向前探讨,为什么就没有人去校长那里反映呢?姚向前一脸无奈地说:“每次反映到校长那里,适当能有一段改变,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又成老样子了。”徐远不解地追问:“那么校长就不会把这两个大师傅打发了,重新雇用大师傅吗?”

姚向前轻蔑地看了一眼徐远说:“这个你就无知了吧?你知道这两个大师傅是谁就能想当吗?学校给开着工资不说,还能从卖米卖面中捞取不少油水。我敢保证,他们一个月拿的钱不比一个正式老师的工资少。你知道他俩是谁吗?”徐远摇摇头。

姚向前的表情很夸张,说道:“长得白胖的那个大师傅叫郭明强,是咱们黄校长婆姨的弟弟。那个黑矮的大师傅叫张伟强,是教办主任的妻哥。这两杆双‘强’的关系你应该明白了吧?想要换他们不容易啊。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想咱们这几级学生还要吃很长时间的粪与肉了,但是就是不见能长胖。”姚向前说完哈哈笑了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向教室走去。徐远这时已经咬牙切齿,怒目圆睁,真是无法无天了,他在内心中酝酿着一场灶房风波。

夜深人静的时候,徐远看着宿舍里的男生都已熟睡,鼾声交织成一首交响曲。徐远偷偷摸走出宿舍,小心翼翼地在每个宿舍门缝里插进去一张纸片,他方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一旁的杜成军却说起话来:“徐远你出去干什么去了?”这可吓坏了徐远,他想说出去撒了一泡尿,可是杜成军却又说:“你偷来了好吃的就不给我分点,我一定告诉老师。”原来杜成军在说梦话,徐远听着乐了,把杜成军的鼻子捏酌一会儿,直到杜成军突然张开嘴大口喘气,徐远才放开了手,杜成军翻了一个身继续睡去了。

第二天一早,每个宿舍的地上都有了一张纸,上面工整地写着:“今天早上罢灶。”这可是住宿同学们的积压在内心的共同想法,只怪过去没有一个牵头的,现在同学们可以说是一呼百应,并且早上都没有去校园外面去晨读,他们期盼着看到轰轰烈烈的罢灶场面。每人心中都在猜测,是哪位同学敢发起这场罢灶风波呢?难道他不害怕被校长知道吗?如果知道了,肯定会被校长打发回家的。最可能的人就是初三的班长姚向前,他常常在同学们面前说这种饭菜哪是人吃的,喂猪都不吃,并且有时还在校园里呐喊着让谁也不要去打饭。

“铛、铛”开饭的铃声响了,没有一个同学走向灶房,他们这时都站在宿舍门口,看到两个大师傅灰头灰脑地站在灶房门口,他们内心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畅快。黄校长的小舅子郭明强看到事发不对头,急忙跑到校长办公室报告了学生罢灶这一情况。黄校长赶忙召集各班主任,要求各班主任老师各负其责,做通罢灶学生的思想工作,该吃饭还是要吃的,有什么事后面商量。

各班主任都来到了宿舍门前,要求同学们去打饭,有些女同学只好无可奈何地走向灶房,调皮的男同学在门口呐喊道:“你们是叛徒!你们意志不坚定!”随后,这几名男同学都受到班主任的严厉批评。在班主任的劝说下,一个个学生只能无奈地走到灶房门前。今天是最不拥挤的一次,同学们都散散拉拉地站在灶房门前打了饭菜。

当同学们陆续走回宿舍时,徐远趁着刘老师不注意,将手中的馒头扔向了外面。“扑通、扑通……”一个个馒头都飞向了操场上。各班主任都知道同学们为什么要罢灶,但是校长要求做同学们的思想工作只能照办,可是这时同学们向外扔馒头,那只能怪馒头不行,所以班主任老师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一会儿,宿舍前的操场上已经铺满了一地馒头。

这次罢灶风波传到了夏庄乡乡长苗海宏的耳朵里,他听到后非常生气,把黄校长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一顿。黄校长只能按照苗海宏的指示,将灶房对外承包,同学们不再交米交面,灶房做好饭菜,学生直接拿钱买饭。

这个学期临近期中,住宿的同学们终于可以吃上白白的馒头、可口的面条、诱人的大米饭,有钱的孩子还可以吃到包子及放着肉片的炒菜。可是同学们谁也不知道到底是谁给他们宿舍里塞进罢灶的纸条。到后来,同学们吃着可口的饭菜,逐渐就淡忘了罢灶的风波。

饭菜伙食改善了,可是让徐远又困惑了,原来每个星期拿上十来块钱已经足够了,现在一个星期下来至少得三十块,并且还不敢吃好菜。哎,真是有得必有失啊!可惜自己囊中羞涩,只有望着别人碗中的肉片解解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