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秦宫辞 > 第120章 赏梅宴(下)

栀子王后、秋棠夫人、梦昙引着众宫女来到梅园门口迎接秦王政。

“拜见陛下。”

“平身。”

于是,众人簇拥着秦王政走进梅园。

“陛下,没想到你真的回来。”

“今天朝中无事,就想着过来看看。”

他们穿过游廊来到亭子中央。秦王政与华阳太后这对无血缘关系的祖孙再度相见,过去的恩怨在面前穿梭。

“孙儿给王祖母贺寿。”秦王政说,并不行礼,作为大王,他不需要向任何人行礼,即便是太后。

“大王能于百忙中来给哀家贺寿,哀家实在感动,今日的寿辰哀家实在是哀家这些年来最高兴的一天。”

寒暄一番。

本以为秦王政不会来,所以没给他安排坐席,亭子空间也有限,于是栀子便请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而自己则坐在他旁边。秋棠和梦昙看见他们亲密地坐在一起,心里很不是滋味。

栀子示意木槿:“可以开始了。”

于是,木槿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大的铃铛,晃了晃,清脆的铃声响起。

霎时间,几十个身白色衣裙手执白色梅枝的女子从白梅园中翩然而出,又有几十个身着红色衣裙手执红色梅花枝的女子从红梅园中翩然而出,霎时间,红白相间,错落有致,翩然地立在白雪地中,宛如一株株绽放的梅花树。

“美!”华阳天后不禁鼓掌道,“王后,你真是蕙质兰心,编出来的舞蹈都是别具一格,看这宫女一个个被你调~教得宛如仙子般。”

“谢太后夸奖,不过是雕虫小技。”

秋棠和梦昙在一旁坐着,越发感到难受。

而秦王政默默观赏着,倒不觉得什么,无非是靠人多有气势取胜,如果要论舞蹈,他的女人和他的母亲才是一绝,想到这里,他又想起了他的母后,上次将她撵出宫后,他也知道她住在长安府,为什么又不自觉地想起她?他感到懊恼,立即命令自己不要再去想他那位母后。

这时,一个女子甩着红袖翩飞到前面来,令人眼前一亮,是杏子,秦王政对这个女子面熟,感觉在哪儿见过,也就盯着她多看了两眼,这个眼神让杏子心花怒放,于是她忘记了下去,就在前面跳了好一会儿。

栀子想:看来这杏子还真喜欢跳舞。

而精明的华阳太后立即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嘴角不禁浮动着笑容。

异常盛大的舞蹈过后,就是奏乐会,宫女纷纷送了乐器上来,什么琴、筝、笛子、琵琶应有尽有。

“陛下,一直没听过你弹琴,你可否弹一曲给我们听听呢?”栀子问道。

于是秦王政命取一架琴来,他谈了一曲高山流水,指法沉重而凝练。一曲罢了,众人鼓掌,“陛下,想不到你还有如此琴技,只是陛下为何都不怎么弹呢?”

“寡人喜欢听别人演奏音乐。”

“好的,那现在就请华阳太后弹奏一曲吧。”

华阳太后也是弹得琴,弹了一首楚国的曲调,听起来婉转细腻。

“现在请夫人弹一曲吧。”栀子王后说。

于是秋棠夫人要了一把筝,她轻拢慢拈,在筝上演奏出一首让秦王政和栀子都熟悉的曲子——《邯郸曲》

秦王政和栀子的思绪不自觉地跟着音乐飞到了过往,但他们对邯郸的印象却大相径庭,栀子是无比地思念那里,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在音符中清晰起来;而秦王政,他对那儿的记忆永远都是黑暗的,凶恶的,那里的一切都是他记忆的黑洞,当然也有那么一丝阳光。

一曲罢了,泪水不经意地就从栀子的眼角滑落下来。秦王政自然注意到栀子的眼泪。秦王政问秋棠道:“秋棠,你为何又弹起这首曲子?”

“陛下,臣妾不过是触景生情罢了,因为这寿宴,让臣妾想起了永乐那边的太后,所以情不自禁就弹起了这首曲子。”

“太后,她也喜欢这首曲子,是吗?”栀子问道。

“没错,每每过生日之时,太后都让臣妾弹这首《邯郸曲》”

“看来太后还是很思念故国的,表面上真的一点都看不出来。”

秦王政不想再听下去了,于是他说道:“寡人还有事要忙,你们慢慢赏梅。”他说完起身就要走。

“恭送陛下。”

秦王政走了以后,奏乐会也就暂停了。于是开始上宴,并没有山珍海味、大鱼大肉,而是精致的点心,点心放在用梅花点缀的盘子上,看着十分高雅,也让人有食欲。此后,又有热汤端上来,加以各色菜蔬。在这样的冬天,喝一碗热汤比什么都开胃。最后,是三叠菜品,菜做得精致,刚刚够吃饱,又觉得回味无穷。

于是华阳太后赞道:“王后,你这节约用度做的真好,这样的寿宴既高雅又不铺张浪费,吃的东西又精致又好,什么叫少食多味?这就叫少食多味。”

“谢太后夸赞,只希望太后不要嫌弃这个寿宴办得太清减才好。”

“怎么会,今日哀家真的非常满意。”

秋棠和梦昙在一旁听了,心里很不高兴,但嘴角仍然浮动着笑意,看起来非常和谐。

后来又闲话了一下,无非是赞赏雪景啊梅花啊什么的。

在散宴席之前,栀子看到了一直立在雪中的杏子,她仿佛在期待着什么,于是栀子想起那件事来,便跟华阳太后说道:“太后,红药制作的那个膏药真的非常有效,说到这里,我还要感谢一下华阳太后和红药为我做的一切。”

“红药能为王后殿下尽点绵薄之力是红药的荣幸。”

“哪有,红药,若不是你,我都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我过去的脸,你真的是我的大恩人呢。”

“红药不敢当。”

“你们两个就别客气了。”华阳太后笑道。

“好吧,”栀子说,“不过,这件事,也还有杏子的一份力,她每次都帮我细细地按摩,经常一按摩就是一个早上。我现在反而习惯了她每天给我按摩,因此,我想跟太后提个请求,能否让杏子到中宫来侍奉。空缺的位置我可以派一个宫女顶上。”

“这算什么请求,杏子本来就是王后介绍过来的,王后要是喜欢尽管带去,华阳宫里宫女多,哀家一个老身够使唤了,不用补什么空缺。”

“那就谢谢太后成全了。”栀子说着就给立在远处的杏子递了个眼色,告诉她已经成功。

精明的华阳太后自然看到了她们眼神的互动,以她多年洞察人心事的阅历,她已经猜到了个大概,嘴角不禁又浮上一抹笑容。

当日,散宴之后,杏子回到华阳宫,准备收拾东西搬去中宫,收拾好东西之后去拜别华阳太后。

“婢女前来向太后辞别,感谢太后这些年来对婢女的调~教。”杏子连磕了三个头。

“起来吧。”

“谢太后。”

“凤仙,去拿几身新裁的衣服来,再拿些金银首饰过来。”华阳太后吩咐宫女道。

“是。”

那个叫凤仙的宫女进去了片刻,稍时,又出来了,手里捧着一盒子色泽亮丽的衣服。

“把这些东西赐给杏子。”

“太后,杏子无功不受禄,不敢接受太后的厚赐。”

“杏子,你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在华阳宫里侍奉一场,哀家自然该赠你点东西。你过来。”

于是,杏子走过去,华阳太后从盒子里取了一支金步摇,插在杏子的头上,然后满是欣赏地说道:“还真是个美人胚子,一看就是有福之人,日后必定飞上枝头做凤凰。”

“谢谢太后谬赞,至于凤凰什么的,杏子不敢想。”

“杏子,你这想法就不对了,人的一生,三分靠机缘,七分靠努力,命运都掌握在你自己手里,你是愿意碌碌终生,永远仰望着可望不可即的幸福,还是放手一搏,将幸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些都看你自己。”

“谢太后提点。”

“你果然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以你的容貌,加上你的聪明,哀家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华阳太后说着解开衣带,取出戴在里面的一串红玉珠的项链,挂在杏子的脖子上,“这串红玉珠项链已跟随我多年,它就像美人泪一般迷人,年轻的时候,它给我带来无尽的好运,现在哀家老了,把它赠送给你,希望它也能给你带来好运。”

“这么珍贵的东西,婢女怎么承受得起,太后请收回吧。”

“杏子姑娘,太后既然赠送给你,你就安生收着吧,日后别忘了太后的恩典就成。”宫女凤仙说道。

“谢太后赏赐,日后太后若能用得着杏子,太后吩咐便是。”杏子磕了三个头,领着赏赐而去。

她出了华阳宫,小心地将衣物首饰都收好,一路上抑制不锥喜,动辄拿出来看两眼,仿佛有了这些东西,她就真的已经飞上枝头当凤凰似的。

杏子来到中宫,拜见栀子王后,“婢女拜见王后殿下,谢殿下收留之恩。”

“快起来吧,先去安顿吧。紫荆,你帮杏子安排一下。”

“是。”于是紫荆带着杏子去中宫后院。

“这就是你住的地方。”

杏子往里面看了看,发现里面已经有好几张床,于是说:“姐姐,难道我要和其他人共住一间房子吗?姐姐你是一个人住一间房子吧?”

紫荆发现这杏子还挺心高气傲,居然和自己比起来了,她好歹也是服侍了栀子王后几年的人,于是紫荆说:“杏子姑娘,这中宫只有我和木槿姑娘是单独住一间房子的,其她宫女都是几个人一起住,难道你还想搞特别吗?等你有资历了再谈条件吧。”

“是是是,姐姐教训的是,杏子造次了。”于是杏子连忙拿着东西进去。

这次的交锋,让两个人都对对方没什么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