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秦宫辞 > 第127章 再生一计

回到城内后,栀子得先回乐府换衣服。

“王后,你终于回来了,把我给急坏了。”紫荆一把抓住栀子的手,无比惊慌。

“别急,别急,紫荆,我回来了,我得赶紧换衣服回宫。”

于是紫荆赶紧伺候栀子换衣服。“王后,陛下早就派人来请殿下您回去了,我一直假说您在休息,侍从还在外面等着,我都快撑不下去了。”

“难为你了,紫荆。”

栀子和木槿快速地换好衣服后,头发也来不及梳了,就假装是休息时将头发散下来了罢。她们登车迅速地回了宫。

来到中宫,中宫里静悄悄的,栀子拖着裙摆蹑手蹑脚地来到寝房里,掀起纱帘,发现秦王政躺在卧榻上小憩,而杏子则在一旁帮他揉捏着大腿,虽然画面很诡异,但是栀子此时无心想这个,一心想着千万不要被他追究才好。

杏子观察到了栀子的到来,慌忙停下手,出来拜见王后。

“杏子,陛下睡着了么?”

“是的,陛下来了,王后您又没回来,婢女看着陛下很累,所以就替他捏捏身子,陛下就入睡了。请王后恕罪。”

“杏子,你做得太好了,我怎么会怪罪你呢。你伺候了这么久,定是累了,你去休息吧。”

“是。”

栀子随即进入房间,静静地跪在秦王政的身边,接着杏子的活,继续替秦王政揉捏着。

他突然醒了过来,睁开朦胧的睡眼看着她,说:“你回来了?”

“陛下,我早回来了,已经替你捏了好久了呢。”

“撒谎!”

栀子不禁惊了一下。

他接着说:“刚才是杏子替我捏的,她捏得比你舒服多了,你捏得一点力道都没有,还有长指甲,捏着就像蚊子叮一样,所以我才醒了过来。”

“陛下恕罪,下次我指甲剪了。”

“不必了,你不是喜欢画指甲吗?况且,你也没什么力气,算了吧。”

栀子不禁看了一下自己的指甲,修长的椭圆的指甲泛着粉红的光泽,不画也很好看,她也是舍不得剪的。

这时,他突然伸手过来从栀子披垂着的头发丝上摘取下来一片桃花瓣,栀子看着桃花瓣,心里不禁感到紧张,希望他不要知道。

“现在桃花开了吗?”他问。

“开了,乐府里就有一株桃花开了,我叫人折了一枝,下午睡觉的时候拿在手里,所以头发上就沾了这花瓣。”

“你这话听着就像在忙着解释什么一样。”

“哪有?我只是想告诉你我多么喜欢桃花。”

“你现在,到底在乐府里忙着什么?我回来了你都还没回来,以后不许再去乐府了,就乖乖待在宫里吧。”

“不不不,陛下,我最近就是在忙着修复古曲,也叫人在搜集着歌谣。陛下,我保证以后一定在你之前先回到宫中,以便伺候你,你千万别让我呆在宫里,我真的很喜欢现在的生活,求求你。”她握着他的手,将他的手抵在下巴底下。

他看着她那撒娇的模样,心又软下来,他想着,只要她高兴便好。

——

桃花村计划失败的消息传到了长安府。太后听了,问道:“那个突然出现的男子是谁?”

“回禀太后,年纪轻轻的,二十三四岁的样子,个子高高的,身材挺拔,剑眉星目。”

“这个人一定是蒙恬。”太后说,过去,蒙恬曾给儿子秦王政做陪读,他们两个长得还有一点点相似,她一听就知道是蒙恬。“哼,想不到啊,白栀子这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居然和蒙恬还有瓜葛。很好,今天得到这个也不算亏,哀家倒要看看,政看到他爱的女人和他最信任的朋友在一起是什么样的感受。”

“太后的意思,老奴明白。”织娘说。

这天,平定君夫人带着她的内侄女来到长安府,拜见太后。自从平定君因侮辱栀子王后被革职后,平定君夫人总是想方设法到处攀关系,想要帮助她丈夫恢复职位,上次新年到中宫求栀子王后碰了壁,她心中怀恨,同时将目光锁定在了太后身上,虽然太后现在被贬在外,但是不管怎样都是太后,将来重新回到宫中掌权也说不定,于是她就来了,还带着她那个如花似玉的内侄女。

“臣妇拜见太后。”

“民女姚宛蓉拜见太后。”

“起来吧。”

“太后,这是南疆的红玉镯子,是臣妇献给太后的礼物,望太后笑纳。”上次送栀子王后没送成,现在又拿来送太后。

太后倒也理所当然地叫金盏收了。“这姑娘长得不错,平定君妇,哀家怎么没记得你有这么个女儿啊。”

“回太后,宛蓉不是我的女儿,是我的内侄女,是我在成都老家的弟弟的女儿,我因为自己没个女儿,就把她接到身边来,这次来拜见太后,就领着她来见见世面。”

“抬起头来。”太后吩咐说。

于是,那个叫宛蓉的姑娘就微微抬起头,一双杏眼流转。

“果然是个美人儿,宛蓉,你多大了?”

“回太后,十七岁。”声音非常婉转。

“可许配有人家?”太后接着问。

平定君夫人代回答道:“回太后,还未曾许配,我看着我这侄女,相貌性情都不错,琴棋书画也都会,尤其擅长唱歌,有一副好嗓子,弟弟把她交给我,臣妇想着怎么也得给她找个好夫婿。”

“这样的品貌,嫁给民间俗子可惜了,不如嫁到王家,给哀家做儿媳妇才好。”太后打趣着说。

平定君夫人立即拉着宛蓉跪下,说:“太后,您这玩笑开得太大了,臣妇都承受不起了。”

“什么开玩笑,哀家说的是当真的。大王的后宫本来就稀薄,从王后到良人,也就三个,偏偏王后还是个不开怀的主,导致大王的子嗣才两个,本来就该选些品貌优秀的女子充盈后宫,为王室开枝散叶。哀家看着这姑娘很不错,将来哀家回到宫中,就让她进宫服侍大王。”

“既然如此,臣妇就在此感谢太后大恩大德了。”那平定君夫人立即给太后磕了三个头,又吩咐宛蓉说:“宛蓉,快谢谢太后的隆恩。”

“宛蓉谢太后隆恩。”

这时,一直立在一旁的织娘说:“太后,要送宛蓉进宫又何须等将来。”

“你有何计策?”

“回太后,据老奴了解,王后现在一心扑在那什么乐府上面,据说四处搜集歌谣,既然这姑娘这么会唱歌,不如让她接近王后,王后那脾性老奴了解的很,只要略施手段抓住了她的心,进宫不是问题,再巧施妙计,也就能受到大王的垂青。”

“姑姑的这个计策甚好。”平定君妇忙赞道,她现在等不及,恨不得马上把侄女送进宫里去。

“平定君妇,那你就把宛蓉留下,哀家自有安排。”

“谢太后。”

平定君妇走了以后。织娘又悄悄向太后献计道:“太后,昨天,您说要让大王看到王后和蒙少将军在一起的情景,老奴觉得如果任其自然,可能一年到头大王也不一定发现得了他们的奸情,我们必须暗中设计,早日让大王看到。”

“说的没错。”

“眼下,不如利用这个宛蓉,让她接近王后,想办法让王后多跟蒙少将军见面,太后再想办法让大王知晓,这样,太后就能一箭双雕,既能除掉王后,还能除掉蒙家。”

“没错。若是此事办成,以后平定君一家就会忠心耿耿为哀家所用,他本来就记恨着蒙氏一族。”

——

这天,栀子王后坐在乐府的雅乐室里,正在为古曲《阳春白雪》费思量,弹来弹去,改来改去,总觉得有不完善的地方。

这时,有宫女来报:“王后殿下,外面有个女子称有歌曲要进献,殿下,是否要传。”

“让她进来吧。”

须臾,两个女子一前一后低着头走进来,看样子是主仆二人,她们跪在地上,行跪拜大礼。“民女拜见王后殿下。”

“平身。”

那两个女子抬起头来,仍然直着身板跪在地上。栀子王后停下手中的琴弦,打量着这两个姑娘,发现前面这个长得很漂亮,瓜子脸蛋,弯弯的眉毛一双杏眼流转,最好看的是那红润的嘴唇,犹如一片花瓣点缀在白玉上。后面那个像丫环的姑娘容颜一般,眉毛浓浓的,显得有些冷峻。

“你叫什么名字?”

“回王后殿下,民女小名宛蓉。”

“宛蓉,名字很好听。”栀子王后看着宛蓉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很合乎礼仪,似乎很懂宫中规矩,便问道:“你是哪里人?”

“回王后殿下,民女本巴蜀人士。”

“巴蜀?那你家已经移居京城很久了吧?”

“回王后殿下,民女此次方进京不久,本来是来投奔亲戚,却不幸没能寻到亲戚,熬到现在走投无路,听闻乐府在搜集歌谣,民女略知一二,所以前来一试,万分有幸能够瞻仰王后凤颜。”

栀子便觉奇怪,于是问道:“你说你第一次来京城,为何你对宫中礼仪如此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