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幻灭之界争 > 第十六章 两股势力的恶战

中年男人卖了一个关子,索性先不说了,凤岭看着那个中年男子,中年男子只是虚顾了他一眼,有一种被关注后的虚荣感。那几个衙役模样的人等不及了,催道:

“你倒是说说,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故事!”

中年男子斜了一眼周围的看客,饶有兴味的伸出了手,在大家面前晃了晃手,大家立刻明白了原来这故事也不是白讲的,需要钱。众人为了满足好奇心,乖乖地交上了份子钱,凤岭也意思了一下,给了些铜钱。中年男子,把一把铜钱装进了随身背着的一个包袱。才开始讲起了故事,那中年男子是吃这口饭的,这故事也不知道讲了多少遍了,讲起来顺口,语言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以前呐,这里和普通的荒凉村镇一样,四周被参天大树围合着,那时候这里的村民不过几十户,村民兢兢业业、虽说生活不怎么富裕,起码也轮不到挨饿。就在一个炎炎烈日的夏季,这里发生了一件极其诡异的事。”

那说书人讲到这里戛然而止,又口渴了,端起杯子很响亮地喝了一口茶。继续他演绎的故事:

“什么诡异的事呢!突然天空中的一轮烈日在须臾之间就不见了踪影,你说这奇怪不奇怪?”

众人屏息凝神,没有一个人在这样肃穆的氛围下敢大声说话!凤岭也极其专注地听着这位说书人的演说。

“这太阳好端端的为什么就不见了呢?”一个衙役模样的青年男子好奇地问道,说完所有人的目光便全部集聚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他尴尬地看了看四周众人奇异的目光,好像犯了错的孝,自觉低下了头。

“这位小哥问得好,为什么不见了呢,其实是被一团东西给遮住了,这是一团黑压压的云朵,不知其何来而将何去,来也匆匆!这团墨色怪物在天空中挡住了太阳,很快又在天空的另一个方向发现了又一团青色的怪物,铺天盖地而来,那场景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就像有千万只蚂蚱飞过天空,那样的境况!当地的居民有正在地里耕种除草的,都被吓得不轻,因为自古有天狗食月的故事,从没听过有天狗食日的典故。”

正在说的当儿,老板娘忽然从厨房里出来,把门很响地关上了,关门声打断了说书人的投入叙述,众人看了一眼老板娘,知道是虚惊一场,老板娘一看就是个经历丰富的人,张口便说到:

“呦——我这里可不是说书摊子,到我们店里来可是要收费的奥!”

说书人知道老板娘是在和自己说笑,便顶了一句:

“好说,好说!怎么能少了大姐的钱呢,等会孝敬你呗!这会儿大家还要听我的故事呢!”

“今天你又赚到新客了奥C好讲吧,以前还没见过你,今天讲的是什么?等等我也来凑凑热闹!”

“好,那我就开讲了!”

说书人又开始了自己没有讲完的故事。

“这两股不知从何而来的奇怪东西在空中一下子就撞到了,在相互撞到的瞬间,天空中漏出了一丝丝的光线来,村民尽管很是害怕,但都把目光集结到了空中,除了老妇幼孺不敢出来之外。天空中随即闪过无数火光,噼噼啪啪的声音仿佛就在耳际,在天空中不明物体相撞后不久,由天而降的怪物便出现了,都穿着黑色或青色的金甲,有的长得像山中的野熊、有的长得虎头人身、有的和人相去不远,他们坠落到地面后就不断的挣扎,挣扎不死的依旧打斗,场面之壮烈,语言难以概述。”

说书人听了一会儿,好像忘掉了什么重要的东西,用手敲了敲脑门,然后说道:

“奥!想起来了,这里面还有个细节,在这场貌似战争的事件发生的同时,这村子里有一个善于画画的长者,他惊于当时惨烈的场面,于是提笔欣然画下了当时的场景,这幅画最后成了一代名画,如今不知下落,大概是失传了!”

说书人说完这个插曲后,才切入了正题。

“在两股势力的争斗中,村长吩咐村名携家眷纷纷逃难,有来不及逃走了,或被从天而降的天火给烧死了,或是被从天而降的怪物给砸死了。其实这些怪物并没有伤害到一个村名,他们只是互相争斗,仿佛刻意在避免伤害到人类。就在战争进行的愈来愈激烈的时候,天空中星火乱缀,天火所及之处,都被焚为灰烬。此时真是村名四散,丛林起火,刀光剑影、猛兽四起,地面上狼藉一片,两股势力从地上看来都溃不成军。”

说书人又讨厌地停下了讲述。这时老板娘也坐在了凤岭身后的一个位置上,饶有兴味地听着,听得很入神,也不知什么时候 在老板娘的身后出现了老板老成持重的身影,同时还有七八个不知从哪里窜出来的孝子,手撑着下巴,嘴抬着鼻涕入神地洗耳恭听。所有人周围的空气都凝涩了,不见了时间流动的任何迹象,估计时间这时也被这位专业的说书人忽悠了,忘记了它本职工作,或许“到乡翻似烂柯人”的刘禹锡和“汉南之城谷已非”的骆宾王所触及到的境界便是由此而来的。

“溃不成军的两股势力仍然不放弃取胜的机会,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战争既然已经到了这样的白热化,就像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吗!所以两股不明势力的最佳选择只有相互拼个你死我活、鱼死网破!哪怕是同归于尽也是值了!就这样战争的模式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愈演愈烈。倾盆流火从天而将,山林在转眼之间被焚毁得惨不忍睹,满地爬得都是怪物的死尸、或是垂死挣扎的惨痛景象,逃难的人类的尸体也遍布于野,曹孟德有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便是当时的场景!”

“谁说的?你这是欺负我们没读过书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虽说是描写战争的,可是刚死的的人怎么会立马就‘白骨’了呢?”一个旁听的中年莽汉表示公开质疑。

说书人是千锤百炼出来的,这样的刁难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回复说:

“这位兄长说得是,刚死的人不会白骨纷纷,可是就算刚死的人,谁的尸体又能架得住天火的烘烤呢?”

众人看起来都敬服于说书人的合理解释。刚才质疑的那个中年男人服气地点了点头,同时把身子往前倾斜了一点,为了更好地听到说书人精彩动人的讲述。

客栈里的空气剑张弩拔,俨然这里就是一个火力激烈的战场,稍微不注意就会粉身碎骨。说书人还要诉说他未讲完的故事。众人的耳朵竖了起来,凤岭在听取这个故事的同时脑袋里划过一道光,这道光照出了尘封在他脑袋里的一件旧事。他想努力的想起来,可面对这样一个诱人的故事,他不得不先放过一时之间的某个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