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风流王爷妃不要 > 物归原主

郊外扒开齐人高的灌木叶,一座荒宅出现在眼前,破旧宅邸墙壁上爬满了发灰的藤类植物。银白的月光洒在上面,夜空中弥漫着一丝淡淡地香气。

暗叫一声,不好!白沐凡忙用衣袖捂住口鼻,缓缓地小心奕奕地推开大门走了进去。

眼前的景物显得有些凌乱,外屋里两个魁梧的男子东倒西歪地躺在地上,面色发青嘴里淌着白沫。

白沐凡用脚踢了一下,两个人已经死去多时。心中不由一紧,快步走向内室。

推天房门,一股浓烟袭来。屋子里除了乱七八糟的干草,空无一人。

“该死!”

白沐凡转身走了出去。

“算了人都已经死了,就随他们吧!”

白沐凡顺势点起火把将整个宅子点燃。

摇了摇头转身离开。

----------------------------------------------------------------------------

奕日清晨,众人早早地便来到了白府,一时间白府中人潮涌动,好不热闹。

众人在白沐凡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向着紫竹岭出发。

由于众人皆是武艺不凡之人行进起来也是很迅速,不到午时众人便已来到了紫竹岭。

“诸位英雄,我们如此声势浩大地前去未免有些太不礼貌,不如各自选出武艺高强的人前去护宝,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一言一出大家又是低声细语地讨论了一番,

“也对啊我们这么多人那神鹰山庄不得挤破了啊!”

“神鹰门主也是个响当当的英雄,说要还给我们肯定也不会食言!这样我们就依白宫主之言派一部分人去,其余人就在此处等候!”

众人经过一番推举选出了丢失物品的十余位武林高手一同前往一里开外的神鹰山庄。

神鹰山庄依山傍水,风景宜人。庄外紫竹林纵横交错,布下了奇门阵法。

知道今日会有人前来,竹林外早有一名身着青袍,脸上带着红铜面具的男子在此等候,看到众人连忙上前拱手

“诸位英雄幸苦了!奉门主之令在下血鹰使者特意在此恭迎诸位!诸位请随在下前往,切忌一定要紧跟在下的身后不然会在此竹林中迷路的!”

“有劳使者!”

青袍男子施展开轻功,快速地闪进竹林,左绕右绕,忽前忽后身法甚是诡异。众人不敢怠慢均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紧随其后,转了几圈后先前的十余人竟只剩下七八人。

终于一座古朴雅致的建筑显现在众人眼前,众人皆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看看身边只剩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不由个个脸色凝重。

“使者,请问我们另外一些同伴现在何处?”

空山方丈定了定神,缓缓问道。

“呵呵!诸位放心!我神鹰门虽行事低调不多参与江湖之事,但也算得上是做事坦坦荡荡。诸位的朋友可能是刚才在林中迷路了,一会等诸位出去的时候自然就会看到他们了!”

众人皆是松了口气

白沐凡上前拱手。

“那有劳使者向门主通报一声吧!”

“诸位请随在下来,门主应该已经在等候诸位了!”

青袍男子带着众英雄穿过门厅一路向前径直来到一座精巧的小楼前。

匾额上苍劲有力的写着‘藏宝阁’三个字。

神鹰门主依旧是一身白衣,带着银色鹰形面具。见到众人前来忙起身相迎

“诸位英雄请!”

“门主请!”

众人进得里面坐下,年青的小童立即奉上香茶。

“诸位请稍做歇息,喝点此地特有的竹尖茶!”

一位身高八尺有余体形削瘦,皮肤苍白的男子上前一抱拳

“门主!尔等一向喜欢快人快语直来直往,既然我们已经应约赴会,那是不是该直奔主题呢?!”

“哦!这位英雄可是病罗汉史青?”

“正是在下!”

“既然诸位英雄如此心急,那在下就不多啰嗦了!血鹰你命人按照众英雄所述,取出他们所丢失的宝物!”

“是门主!”

青袍男子逐一询问了在场众人所丢失的宝物后转身带着小童绕过后堂的屏风,上了藏宝阁的二楼。

不大一会儿,青袍男子便抱着大小不一的锦盒返回。

将锦盒放在桌上依次打开,众人立即激动不已。

“是家父珍藏的神女像!”

“对没错是这把如意瓶!”

众人一涌而上拿着自家珍爱之物个个喜不自甚,唯独白沐凡看着那一堆的东西脸色却越来越沉。

“门主!是在戏耍在下吗?这些宝物中为何独独缺了在下的银水净瓶呢?”

“白宫主,这银水净瓶不是本座不给而是需要宫主附加一些东西才能交换。”

“什么东西?”

“宫主不必紧张,只是问一些事情罢了,请宫主随本座到内室中去谈,白宫主里边请!”

白沐凡起身随着门主走进内室。

“门主不知有何事要问在下?!”

“呵呵,那日你在竹林中说本座才是那采花贼是什么意思?”

白沐凡心头一惊,难道他真的是小梦小宇的亲身爹爹?这下坏了可万万不能让他知道自己对孩子们所做的一切!

“是这些啊,在下也是听雪儿的贴身丫鬟小燕所说,据说当年雪儿为了逃婚竟故意落水。两人逃离后在杏林镇遇上了采花贼,只是那采花贼在第二日便被杀死了!”

“她是那时怀的孩子?”

“是绑来雪儿遭到追杀坠落悬崖,历经生死才捡回一条命!”

白沐凡淡淡地讲着。

“好了,你出去吧,外面自有人会将你想要的东西给你!”

“多谢门主!”

白沐凡转身离开了内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