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倾城萱王妃 > 桃花诗会(一)

三日时间算不上长,很快便到了桃花诗会的那天。

拗不过容姨,还是新裁了衣裳,用的是锦绣坊最昂贵的云锦,因为避嫌怕抢了月华公主的风头,颜色上没有选择大红大紫,而是采用了素雅的天青色,又绾了个游仙髻,额前悬了蓝水晶抹额,腰间挂着装了桂花粉的荷包,弃靴而着绣花鞋,俨然若温婉娴静的大家闺秀。

阮青在旁笑的捂着肚子蹲地上,我抬脚便踢过去,他就地一滚躲了开来,容姨跨过门槛走进来,见状连忙拉下我翻起的裙角,无奈道:“在自个府里没个正行倒也罢了,到了长公主那里可要端起架势来,免得吓到那些公子哥。”

“这帮纨绔子弟,胆子大的很,想吓到他们可不容易。再说了,这些年我早已声名在外,哪个不知道我镇北军少将军的名号,又何必多此一举呢?”我无所谓的摇摇头,透过精致雕刻的窗棂朝外瞅了下太阳的位置,估摸着时辰差不多,得立刻动身,若是晚了可就驳了月华长公主的面子,便没有再多言,抬脚便往门外走去。

月华长公主府位于西华大街最西首,离我的郡主府有些远,马车早已备好,我走过去,在脚蹬上轻轻一踩,便跃进了车厢里,两个丫头春竹、秋菊也跟了进来,阮青坐到车夫旁边,陈可以及其他几个亲卫队的成员则徒步跟在车旁,时刻警戒护卫着。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马车停了下来,阮青“哗啦”一下将车帘掀开,笑嘻嘻道:“郡主,到了,下来吧!”

春竹、秋菊先走了下去,我从车厢探出个头来,见公主府布局颇为奢华,两扇镶金大门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门口两尊一人多高的石狮子,石狮子脖子上分别挂着个硕大的紫金项圈,项圈底部有“御赐”两字,非常鲜明的昭示了府邸主人的尊贵地位。

再往旁边一瞧,顿时吃了老大一惊,装饰豪华的马车密密麻麻的摆在两旁,各家的护卫进不去,或站或坐的围在墙边,月华公主思虑还算周全,有小厮送了茶水点心出来,众人小声的说笑着。

鉴于容卿一番殷切叮嘱,我也不想太过惹眼,便没有直接掀开裙角跳下去,而是作娇弱状,由春竹跟秋菊扶着走下来,迎着周遭诧异的目光,缓缓往大门那边走去。

公主府的老管家带着人在门口迎客,秋菊走快几步上前递了帖子,他展开来扫了一眼,便立刻满脸堆笑的请我入内,阮青提着锦盒跟了过来,陈可都佩剑的侍卫却不准入内,公主府内守卫森严,我自己又是个懂武功的,也便没在意,只冲他们点头示意在外等候便抬起裙角跨过了门槛。

府邸内部布局却与大门的风格截然不同,小桥流水回廊甬道,亭阁楼台飞檐,若是再下个雨,那便是江南水乡千里烟波的景致,这贪婪的左右打量一番,对引路的顾管家夸赞道:“置身公主府,便恍如到了江南灵秀之地,今个本郡主算是开了眼界。”

顾管家面露得意之色:“驸马原是江南人士,又在工部任职,这公主府的草图便是驸马亲手绘制,修造好后公主也很是欢喜。”说话间一个大的湖泊呈现眼前,他又介绍道:“现在节气不对,荷花都枯了,若是郡主早几个月过来,还能乘小舟采莲蓬,欣赏下莲叶何田田的盛况。”

“那还真可惜。”我叹了口气,心想既然月华长公主有意拉拢,桃花诗会又是每个月举办一次,明年荷花开的时候再过来就是了,冬天来了春天总不会太远,过完春天便又是夏天了呢。

湖对面便是桃花诗会的起源之地----十里桃林,桃枝已经被修剪整齐,包裹在厚实的稻草帘中,远远望去,灰黄一片,十分的萧条凄凉,一旁的花园里却是热闹非常,戏台高高扎起,下面用绸布围成的看台,桌椅整齐的摆放着,四周各色菊花绽放正浓,我不禁暗自咂舌,京城土地寸土寸金,这长公主府竟占了如此多的土地,万恶的封建社会呀!

宾客已经来了不少,男子三三两两的站在一起闲聊,女子则围坐在一个盛装贵妇周围,也不知在讨论些什么,不时的拿小手帕掩唇窃笑,那贵妇年纪在三十五岁上下,皮肤保养的很好,半点皱纹都瞧不出,面色虽和善亲切,却自有一股天家的威严,想来就是那月华长公主无疑。

“槿月见过月华长公主,公主万福!”我走上前行礼,月华长公主将我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咯咯”轻笑两声,站起来拉住我的手,亲切的说道:“原来是槿月呀,十多年没见,出落的这般水灵了,姑姑我都险些认不出来。”

由于皇帝册封我为槿月郡主时,用的是收义女的名义,所以按照辈分我的确该叫她一声姑姑,虽说有封号在身,在毕竟是父母双亡孤苦无依的小女子一个,她月华长公主身份尊贵,连皇帝都要让着三分,看不看的起我都是两说,所以行礼的时候我便用了客套的说辞,现在见她如此说法,我便明白了三分,恭维道:“槿月倒是一眼就认出了姑姑,这么多年过去,姑姑身形样貌没有丝毫变化,仍跟二八少女一般,比的我们这些小辈们都黯淡无光了。”

周围的贵妇少女都笑着附和,她拉着我在主位上坐下,冲众人介绍道:“这便是槿月郡主,连皇兄都经常夸赞的巾帼女将军,前些日子才从边关回来,现下月晨跟北岭结了盟,战事便不会再有,槿月也就在京城常待了。”

又指着一个二十五六岁的贵妇,笑道:“这蹄子是南旻郡王的侧妃,南旻郡王府就在公主府的隔壁,她时常过来混饭,脸皮可算是咱这里边最厚的,就让她给你牵牵线,跟大家认一认,往后也好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