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官路飘香 > 第44章 鲍鱼有什么不同?

郭凯敏听完了几个人的汇报,到牡丹江的上游考察了正在计划中的拦江大坝截留工程。

本着梯级发电的战略构想,牡丹江上游已经修建了一座大型水库,每年发电所创造的价值十几个亿。在大肚川一带,有专家提出,在老公山狭窄地带,还可以修建一座大型水库,每年还可以为东宁县带来几个亿的效益。而老公山就在大肚川境内。

专家拿出了计划,但是不是可以实施,资金问题,工程批复问题,都要落到日程上来。郭凯敏还是第一次到大肚川,看了看被山峦挤成一条窄巴巴缝隙的江水,这里还真是非常适合修建水库的天然之地啊。

这个计划让陈维新大感自己的眼光短浅,自己在大肚川干了六年,怎么就没想到要在老公山修建水库?如果在这里修建水库,那大肚川的财政可就是最富裕的财政了。真是眼光短浅啊。他微微地叹息一声。

郭凯敏正在和请来的几个专家说什么,看到郭凯敏走到悬崖边上,陈维新走过去说:“我们也有过这个打算,可是,这不是我们这个镇一级政府能办的事情啊,这水库至少需要几个亿,而我们一年就是几百万都拿不出来啊。”

郭凯敏看着陈维新,淡淡地说:“钱是个问题,但是能不能干,敢不敢干更是个问题,就拿县财政来说,拿出几个亿坐投资,也是办不到的。但是,没钱就什么也不干了吗?经济特区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国家没给他们一分钱,就是给他们一个政策,知道什么是政策吗?”

陈维新看着郭凯敏,他不敢说他知道,更不敢说他不知道,只是专注地看着郭凯敏,郭凯敏微微一笑说:“政策就是打开思路的钥匙,怎么样领悟国家给我们的政策,是我们这些当基层领导最关键的问题。好了,这不是你可以考虑的问题。县一级的政府是最为关键的政府,所以,县里坐出什么样的决定,才是关乎到最基层百姓生活的大事。”

陈维新被郭凯敏说的连连点头,郭凯敏看了看表,说:“好了,我们回去吧。还到大肚川,中午就在大肚川吃饭了。”

陈维新马上说:“我们已经坐了准备。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到我们镇吃顿便饭。”

车队沿着一条窄巴巴的盘山公路开回大肚川。在房间短暂的休息,陈维新小声问郭凯敏:“可以开饭了吗?”

郭凯敏看到已经十二点多了,就说:“走,去食堂。”

陈维新在前面带路,来到大厦的豪华餐厅。镇里的几位领导和主要陪同人员都站在门口迎接着县里的领导们,郭凯敏皱了一下眉头,忽然看到了崔键站在这些人的中间,就高兴地对崔键说:“来,跟我坐在一起,我可是知道你的酒量的。”

崔键被郭凯敏拉到跟前,崔键有些受宠若惊,说:“今天可是不能那样喝了。”

郭凯敏问:“为什么呢?”

崔键说:“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坐,中午喝酒耽误事儿。”

郭凯敏马上对大家说:“不管是什么酒,能喝的就喝一杯,不能喝大家不要喝了。我就喝一瓶啤酒。海彪,你就喝一杯白酒怎么样?”

崔键说:“我也喝一瓶啤酒吧,本来一点也不想喝。”

郭凯敏说:“也不能坐的太绝对了,就一瓶啤酒。好了,大家随便坐吧。”

本来郭凯敏应该由陈维新袁立这两位当地的最高官员陪同就餐,但郭凯敏把崔键拉到跟前,这就打乱了原来安排的秩序,变成了袁立成了崔键的下手,这让崔键很难为情,但郭凯敏这样的安排,他又不好意思不执行。

丰盛的酒宴摆上 了桌,郭凯敏笑着说:“好一个便餐啊,海参,鲍鱼,熊掌,如果天天能吃这样的便餐,那可是跟皇上差不多了。我的便餐就是一碗粥,一盘炒青菜,一个馒头你们的便餐真是太高级了。”

被郭凯敏这样揶揄,陈维新和袁立就很不好意思,崔键赶紧说:“今天陈书记和袁镇长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了,是我没安排好,我犯了错误。”

郭凯敏摆摆手说:“好了,我也不是故意挑剔。大家吃吧。酒就这么多,就一瓶白酒,想喝自己回家想怎么喝酒怎么喝。”

陈维新不敢说话,他怕郭凯敏继续挑他的毛病,跟区长留下不好的印象,他工作调转就完全没戏了。就用眼光告诉崔键,今天就由他来照顾区长了。

崔键知道陈维新的用意,就对郭凯敏说:“区长,这些海鲜不是大连那边进来的,而是从俄罗斯进来的。我们这里距离俄罗斯海边只有几十公里,俄罗斯那边现在也在发展市场经济,发展民间贸易,现在我们这里经常有俄罗斯商人在民间进行小规模的交易,镇里想搞个小型的自由贸易区,但是还没有这方面的先例,所以,今天我们吃的东西,其实是我们这里的民间贸易产物,如果从这里转道到石江进行海鲜贸易,石江这样的大城市有着巨大的吞吐能力,那就从大肚川到石江打开一天贸易通道,就会给更多的人带来商机。”

郭凯敏看着崔键,又看了看陈维新袁立,说:“从俄罗斯进口的贸易多半都是建材和钢材,现在还有海鲜这样的东西进入?”

被崔键这样的提示,陈维新马上就来了精神,虽然是吃,但是这跟发展经济联系起来,可就大不一样,他马上说:“所以说这就是民间的贸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买卖人,但他们的东西是真好。就拿他们进来的熊掌,就是这个,也是资源非常丰富的。在我们这里是禁物,但他们那里,这样的东西有的是。他们偷偷的卖给我们这里的商家,也是这些商家的一条经营的门道。”

郭凯敏说:“熊掌这样的东西还是太敏感,但跟俄罗斯民间交易的海鲜,如果有个正规的市场,就能坐大,还能带动我们周边的地区到我们这里进行交易,这也是给当地的小商家一条发财的门路吗。但仅限于在你们大肚川,不然这里还个检验检疫的问题。”

袁立马上摩拳擦掌地说:“区长提示的有道理。那我们就先尝尝?”

崔键也说:“郭区长,尝一下俄罗斯的鲍鱼跟我们大连的鲍鱼有什么不同。”

其实崔键哪里吃过鲍鱼,他完全是给陈维新和袁立打圆场,在酒桌上挨领导批评够难受的,他也是灵机一动才说了这些根本没边的事儿,但他说出来后,才觉得自己说的这些也许还真是一条很有发展的路子。

郭凯敏夹了一只鲍鱼慢慢咀嚼起来,然后说:“很有嚼头,也很鲜嫩,一吃就知道是野生的,不像我们这里多半都是养殖的。俄罗斯的资源就是丰富啊,所以,你们要抢占各个方面的先机啊,要跟绥芬河比个高下。他们的人口不比你们多吗,地理位置你们也不错。所以,开动脑筋才是最重要的。”

郭凯敏已经转移了话题,陈维新和袁立听着也就舒服多了。坐在崔键身边的袁立偷偷地掐了崔键一下,以表示对他的感谢,崔键知道袁立的心思,微微一笑。

吃过了饭,陈维新和袁立送郭凯敏到房间休息,郭凯敏说:“你们先回去吧,让小崔过来一下。”

两个走出郭凯敏到房间,袁立小声说:“这小崔今天给我们挡了一阵骂啊。”

陈维新也小声说:“这小子心思就是快,居然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别说,他说的路子还真是可以考虑一下。”

袁立说:“考虑一下可以,但襙作起来难度会很大。”

现在两个人都没心思想这个不着边的问题,陈维新看到了于静波,让于静波招呼崔键,崔键马上赶了过来,陈维新笑着说:“郭区长让你到他的房间去。你现在就去吧。”说着用特殊的眼光看了崔键一眼,崔键自然是知道陈维新的心思,就说:“不知道区长会问我什么。”

袁立说:“他问什么你就说什么,你说什么也不能露兜子的。”

崔键知道是今天他说的那几句话救了这两个领导,不然郭凯敏还不知道会说出什么来。

来到郭凯敏的房间,敲敲门后走了进去,郭凯敏笑着说:“来,海彪,坐。今天你的汇报和你在酒桌上说的那番话,有点意思。你跟我说说,你都坐了那些调查和准备?”

崔键心想,自己什么时候调查过?他的心思也没怎么放在这上面,完全的心血来潮,突然发奇想,才冒出这样一些话来。但他可不能把这样表现自己的大好机会葬送,就装作认真地说:“我在读书的时候读的是中文,可我就对市场经济感兴趣,我觉得只有走市场经济这条路,才是我们发展的最适宜的选择,这改革开放才几年,我们一切都活了。过去我们镇下是多么困难,可现在基本上解决了我们的温饱问题,现在需要的就是找到一条适合我们发展的新路子,而在乡镇一级发展经济,就必须走农副结合,工农结合的路子,这样说来,在乡镇一级发展乡镇企业就是眼下最快的发展思路,但现在就乡镇企业的领导,眼界还是太闭塞,不知道打造自己的品牌,不知道宣传自己,这怎么能行啊?”

郭凯敏感慨地说:“你说的不错,我们现在乡镇一级的领导,还有乡镇企业的副负责人,眼光还是太短浅,需要走出去好好学习啊。”

崔键突然说:“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出笔钱,组织乡镇和村一级的领导到南方学习考察一番。看看人家是怎么坐的。”

郭凯敏看着崔键:“你说是你们出这笔钱?是你们大肚川,还是你们……”

崔键笑着说:“现在我们男人壮酒厂马上就开工,我准备搞一下宣传,如果收到一些订单,就拿出一笔钱配合县里组织这次乡镇和村子两级干部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