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宗明天下 > 第197章 为帝初上朝

等朱赞仪也退下了,允熥让人把自己的属官叫过来。这些日子允熥忙于老朱的丧礼,政事也只是处理紧急的、重要的,压下了许多的政事。

他的这几个属官也还没有来得及任命其他的官职,所以仍然是东宫属官的身份,虽然现在东宫已经没有主人了。

允熥道:“朕已经决定开始分封。卓敬,朕打算以你为一国的右王相。”

众人听到要正式开始分封,都是一震。然后卓敬听到了他将为一国王相,知道自己劝阻不了允熥的决定,跪下道:“臣遵旨。”

陈性善却道:“陛下,是否分封之事,惟有陛下自决,臣等无权置喙。但是官职之设立、封国之大、国君之人选,陛下还是和臣下商议为好。”

允熥道:“陈卿,其他众卿,朕今日与二位王叔商议此事,只是初议,只是告知他们要进行分封,并且告知他们分封的地方是西北、东北、西南的边境之地。”

“唯一实际确立之事,就是重立左右王相府,其他的都只是草创,并未确定。”

允熥笑着道:“这么大的事情,朕又一向自知并非才思敏捷之人,定会与众臣商议细节。”

陈性善退下。

允熥道:“明日是朕第一次上朝,你们几个都会有新的职位,所以你们明日都上朝。”

陈性善、张数身为属官为首的,躬身答道:“是,陛下。”

允熥道:“虽然明日才正式宣旨,但是朕今日就先告诉你们,你们明日不至于太过惊讶。”

“张数,你为铁岭卫指挥使,兼任辽东行都使司都指挥同知。秦松,你为锦衣卫指挥使。李须虎,你历练的时日尚短,以前又曾在地方,先去五军都督府继续历练,朕以后有大用。”

张数从未在地方任职,允熥让他去地方积累经验。另外,允熥刚刚许诺朱松可以使用辽东的卫所,但是又担心他因为这些卫所以后不归他管,从而不恤军力,所以让张数去东北看着,等实际分封之前他还会和张数此事。

并且张数已经年过三十,又是张温的长子,能顺利接管铁岭卫的。要不是资历还差些,允熥就打算直接任命他为都指挥使了。

“卓敬为王相。杨任,你为户部侍郎。朕打算成立一个单独的衙门管理开海,由户部监管。杨任你以后以户部侍郎兼管新成立的衙门。”

“陈性善,你为中军都督府掌判官,兼任兵部侍郎。”

前边的几个官职大家都有心理准备,但是陈性善的官职大家都感觉十分诧异。要陈性善去了礼部就算了,但是竟然是为中军都督府掌判官,兼任兵部侍郎。

这绝对是对陈性善的重用,但是这严重不符合大家的预期。并且允熥的是‘为中军都督府掌判官,兼任兵部侍郎,’而不是‘为兵部侍郎,兼任中军都督府掌判官,’证明允熥让他以后以都督府的事情为主。

众人都在看着允熥,但是允熥并无解释的意思。众人也就只能跪下道:“陛下,臣遵旨。”

然后允熥起了他已经酝酿好,打算于明日第一上朝就颁布的旨意。

允熥道:“朕明日除了任命你们的新官职,还有以下五道圣旨。其一,……,其二,……,其三,……,其四,……,其五,……。”

陈性善道:“这其一、其三也就罢了;其二臣等文臣高兴还来不及,不会反对;其四,新设官职,是不是有些违背太祖的《皇明祖训》?其五,陛下何必这样重视这件事,在首日上朝就提到?”

允熥道:“其四之官职,原为太祖曾设过的官职,无妨;其五此事,事关我大明的未来,不必多言!”陈性善等人也只能接受。

允熥又问道:“陈卿,《太祖实录》编辑的如何了?”

陈性善道:“臣等已经编辑到了太祖与陈友谅大战之前。”

允熥道:“有什么所需,随时与朕。”

陈性善答道:“是,陛下。”

卓敬道:“陛下,打算派何人主管其一、其二之事?”卓敬思考之后发现他们的官职都和这两件事不搭。

允熥高深莫测地道:“陈卿,还是你来为首。然后,朕会给你找一个非常合适的副手,这个人会帮着你完成这两件事的。”

陈性善道:“陛下,哪有以兵部之官兼管这两件事情的?”

允熥道:“明日,其四所立之官职,有一个是你的,那就无妨了。”

陈性善心下高兴,但是他平素的操守告诉他不要外表太高兴,所以只是躬身道:“臣谢主隆恩。”

然后允熥和他的属官处理了不少的积累下来的奏折,直到快黑了。等到黑以后,允熥因为他们需要回去消化今日下午的话,所以并未留饭,而是让他们回去了。然后自己也返回了坤宁宫。

允熥现在有了自己独立的宫殿,就是乾清宫。但是他还是喜欢和家人一起吃饭。

熙瑶当然在允熥走进坤宁宫的大门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允熥来了,然后在正殿门口迎接允熥,道:“臣妾恭迎陛下。”

允熥扶起她,道:“和你过多少次了,不必多礼。”

熙瑶道:“陛下,礼不可废,在外面定要全礼。”

这已经是他们的必备‘节目’了。允熥赞同熙瑶对于内外行礼有别的观点,但是他认为坤宁宫的院落内就已经是内部了,所以可以行简礼;但是熙瑶认为只有在宫殿内才算是内部,所以每次迎接允熥都是全礼。

允熥觉得这就好像是夫妻之间的调笑一样,所以每次都乐此不疲。

然后允熥与熙瑶来到殿内,熙瑶问道:“夫君,何时摆饭?”

允熥道:“再过一会儿,让他们昔时初摆饭。”

熙瑶答道:“是。”然后吩咐身边的女官听乐,现在实际上是坤宁宫总管的人去吩咐御膳房按照允熥的吩咐来预备晚膳。

既然离用膳还有一段时间,那就先不急去膳堂。允熥和熙瑶要回熙瑶的寝殿,半道上遇到了正在一起也向着熙瑶的寝殿走过去的宝庆、敏儿和思齐三人。

允熥叫道:“宝庆姑姑,敏儿你们去干嘛?”

宝庆她们三个正在走着,忽然听到后边传来允熥的声音,也都忙停步转头。

宝庆道:“是允熥侄儿啊。姑姑我要去见见侄孙,所以让敏儿带着去看看。”

宝庆刚刚完话,想起自己的母妃张美饶嘱咐:“宝庆,你以后见了陛下,可一定不能再直呼其名了,一定要管他叫皇上。”

“现在你的父皇驾崩了,母亲幸得有你保住了性命。但是之后的日子全靠着皇上了。”

“皇上对你不错,但是你不能总是靠着圣恩。以后对于皇上要恭敬一点,对公主敏儿也要友好一点。”之前允熥是储君的时候,敏儿封只能封为郡主,老朱和允熥都没有正式册封的意思;而等到允熥即位了,还没有来得及加封号。

宝庆并没有听太懂她母妃的话。

对于宝庆来,这段日子发生的事情都很难理解。自从那父皇晕倒以后,皇宫的气氛就非常紧张,张美人把宝庆也拘在身边不让她出去玩。

就算是去看老朱,张美人也是带着宝庆去,看完了就回来。并且任何情况下爱都尽量少出门。

然后没过多久宝庆就发现,皇宫里到处都是白色的东西了,她自己也被穿上了一身白色的衣服。

母亲张美人还告诉她,她的父皇驾崩了。宝庆好奇地问母妃:“母亲,驾崩是什么意思?”

张美人道:“宝庆,就是你的父皇去了别的一个地方,咱们现在去不聊地方。”

宝庆又问:“怎么都到不了吗?”

张美人道:“等你一百年之后就能去了。”

然后下饶态度也变得差了些,又来了几个没见过的宦官要她们搬到别的地方去,语气也不是太好。

直到有一敏儿来找她玩,然后等她回去之后就没有宦官来叫她们搬走了,下饶态度也又变回来了。

张美人并未告诉她为何会这样,只是告诉她以后多和敏儿在一起玩,并且告诉了她一开始的那段话。

宝庆幼的心灵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她还是按照母妃的话来自处。所以她想起不能叫他‘允熥’了,顿时不知道如何该是好,又怕回去以后母妃她。

允熥倒是不在乎称呼问题,一个孩子而已,他是不会为了称呼问题和一个孩子什么的。

对于允熥来,宝庆就好像是他的养女。允熥穿过来之前关系好的几个非亲兄弟姐妹都没有孩子,他不知道和亲近的侄女相处是什么样的,但是宝庆很像他的女儿,但是又和女儿不一样,所以允熥觉得像是养女。

允熥也是真的喜欢宝庆的,并且皇家的威严不容亵渎。所以那听敏儿起宝庆的事情,马上把担任尚宫局正五品尚宫,实际管理东西六宫的待诗,和担任御用监正四品太监,也管理后宫诸事的王恭叫了过来,然后不轻不重的了两句,然后他们就知道怎么办了。

允熥笑着道:“正好咱们一起去。”然后上前,左手拉住敏儿的手,右手拉住思齐的手,向前走去,又对宝庆道:“姑姑,你是大姑娘了,做侄儿的就不像拉着孩子一样拉着你的手了。”

宝庆见他没有计较自己直呼他的名字,胆子又大了些,道:“嗯,姑姑是大人,不用你拉着手。”然后一马当先走着。

熙瑶走在允熥身后,满脸也很幸福,毕竟敏儿是她的女儿,她也希望有一个正常的家庭。她以前还因为允熥总是这样,怕被老朱训斥还劝过允熥,后来允熥也不听她的,还是我行我素,她也就放弃了。现在老朱也驾崩了,她也不害怕了。

敏儿被拉着手习以为常,也没什么不妥的;但是思齐不同。虽然思齐一直养在允熥、熙瑶身边,凡是敏儿有的东西,思齐都有,允熥、熙瑶也对思齐同样很关心,但是思齐就是能够感觉到熙瑶对敏儿和她的关心是不同的。

然后思齐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开始谨慎微起来,虽然表面上还是和敏儿一样。

好在允熥能做到一视同仁,要不然他把思齐养在宫里可能会起了反作用。

允熥并不知道他身边的这三个女孩儿都会想什么,拉着女儿和养女的手,与熙瑶一起回到她的寝殿。

此时文垣正躺在自己的床上呼呼大睡。熙瑶问在一旁看守着的,挂着尚仪局正五品尚仪衔,实际工作就是看着熙瑶的两个孩儿的女官知易,问道:“垣儿吃过奶了吗?”

知易道:“回娘娘的话,皇子半个时辰以前刚刚吃过奶了。”

敏儿上来伸出手要摸摸自己的弟弟,一旁的宫女见允熥和熙瑶没有阻止的意思,抱起敏儿,敏儿伸手摸着文垣的胳膊。

宝庆也过来要摸。她毕竟大一岁,不用宫女抱起就可以摸到。思齐不愿与众不同,也来摸文垣的胳膊。

宝庆道:“这个侄孙很乖,以后一定是一个乖孩子。”

允熥却道:“男孩和女孩子可不一样,乖孩子对于男孩不是一个称赞。”

宝庆只不过是随便,因此没有反应。熙瑶却很忧心,允熥对于好坏的认定标准与现在的主流标准不一样,她也不想为了这个与允熥争辩,但是很担心文垣长大以后不符合允熥的想法。

虽然允熥已经过等到明年改元之后就册封熙瑶为皇后,册封文垣为皇太子,并且也肯定不是假话,但是熙瑶还是担心。

这时敏儿要去摸文垣的脸,熙瑶忙阻止她,把她抱过来。

这时担任司礼监正四品太监(此时无掌印太监、秉笔太监等职位),实际总管所有宦官的太监王步;同样担任尚宫,实际管理整个后宫所有宫女的侍书;实际管理东西六宫事情的待诗;和同样管理后宫诸事的王恭,四人一起来到允熥和熙瑶的面前。

熙瑶见到他们到来,眉头就是不为人察觉的一皱。

按照老朱的旧制,是没有太监总管或者女官总管这个职位的,宦官的十二监四司八局,和女官的六局一司各司其职,最后由老朱,或者管理后宫的皇后或者皇妃来总管。

但是允熥是要当甩手掌柜的,每前朝的事情就已经够忙了,实在没法和世界劳模朱元璋相提并论。所以允熥全权赋予熙瑶后宫管辖之权。

然后考虑到熙瑶不便于管理皇宫中的很多地方,又让自己的亲信宦官在担任某个衙门的太监以后就让他们实际负责起了总管的差遣。

王喜加衔以后还是随着允熥,只不过是管起了其他的随身宦官;王进任都知监太监,管辖谨身殿、乾清宫等宫殿;王步为司礼监太监,实际上是宦官总管;王恭打理宫内的采买、用度等事情。

熙瑶获得总管所有宦官、宫女和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