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高原虫客 > 第五十三章 重修

为了保护恐龙家族,于谦没有解释那场导致草原民族南迁的灾难,而是继续顺着白衣侍的线索说下去:“当日紫王洞一战之后,白衣侍重伤突围,遵循娘娘的指示带领本教重宝及族人向东撤离高原,为本教保留下完整一脉,为逃避追杀,白衣侍前辈一直撤到了东面大海边缘,两百年后白衣侍一族繁衍壮大,逐渐分为三十六姓,并在明洪武年间东渡大海,来到了琉球群岛,随后取得王位,一直存续至今。”

“神使所讲白衣侍东迁一事,与传说可以印证,只是东渡大海,成为琉球王族这个线索,是否有信物可以印证?”

“当然,谦之所讲,全部有信物可证,其一,这副手链是由娘娘赠与两位姑娘,而这两位姑娘正是琉球王族后人。”随着于谦的介绍,尚姬和柳蓓同时起身,微微一笑。班觉法师早就识得,其中一个女孩正是当日离开桑东时,在衣掌山碰到过,当时就觉得似曾相识,没想到竟然与自己同根同源,并有了娘娘亲赐的宝物。当下与坚增法师起身,向两位姑娘执晚辈礼。

“其二,则是我本教两件至宝,紫王鼎和紫衣经。”于谦一言刚出,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抛出了重磅炸·弹,引起几位法师和长老的一片哗然。

“啊?这……”场中两位法师同时哑然,两件至宝是自己平生所追寻的东西,想不到神使这个时候提了出来,难道神使有如此法力,就是因为携带了这两件重宝吗?

“还请柳老和尚世叔为诸位解释一下此两件宝物的下落。”于谦这才向在场诸人介绍起仍端坐在座席一侧倾听的两人。

“这位是柳正熙柳老先生,乃是琉球尚氏王族后人,百年前迁居大陆,紫衣经正在柳老手中。这位是尚氏王族第22代家主尚清先生,目前仍居住在琉球。”

这时柳老起身抱拳:“见过两位法师,鄙人正是尚氏王族第21代传人,当年家祖父尚时还在襁褓时,由老祖母带至大陆,向清王朝讲述日人在琉球的暴政,期冀清王朝能够主持正义,支持尚氏夺回政权,不想清王朝不敢得罪日人,之后家祖流落在大陆,后因日人侵略华北,迫不得已改姓为柳。老祖母来大陆时,曾计划向李中堂寻求帮助,所持的一件宝物,正是紫衣经,目前紫衣经正在正熙手中。”

两位法师一听柳老说明身份,连忙起身再次行礼,班觉法师强抑着内心的激动,开口问道:“白衣侍后人寻归故里,紫衣经重现人间,两件都是天大的好事,只是,柳贤长可有那紫王鼎的下落?”

扎巴坚增法师也激动不已,连手中转着的经筒也摇摆不定,双目射出希翼的精光。

柳老顿了一下,看向正站在身边的尚清。

“回法师,紫衣经和紫王鼎均为祖传之物,当日王族受日人欺凌,朝夕不保,家祖尚泰为保全祖传之物,将紫衣经交由家祖母郑氏及世叔祖尚时带至大陆,再后日人逼迫渐紧,又将紫王鼎及家传宝物由货船运往大陆,不想行至大海沟时遭遇飓风,宝船沉至海底,至今仍未打捞上来。”尚清一字一句讲道,语气沉痛,虽未亲历当年被日人欺凌的劫难,想必这些年代代言语相传,回想起来心中仍是愤懑不已。

就在两位法师惋惜时,于谦微闭的双眼突然睁开:“尚世叔,你对当日装船的家传之宝是否熟悉,是否有一个玉匣?”

“玉匣?应该没有,当日装船后不久,王宫失火,所剩之物被付之一炬,并无文字资料存下,不过祖上所传之宝中,并无玉匣。”尚清思索了一下回复道。

“世叔,那紫王鼎不就是玉的吗?”这时一直沉默的尚姬突然插话。于谦闻言猛的坐直身体,睁大双眼盯向尚清。

“嗯……据曾见过此宝物的前辈所讲,祖上所传这紫王鼎又名麒麟鼎,材质非石非铁,如同半透明的水晶,却又不是完全通透,月圆之夜鼎内会有鳞鳞水波,有獒首浮于水面,无论怎么转动,獒首却始终对月。还有那紫衣经,乃由128片白玉板制成,上面光滑无字,祖上曾言,紫王鼎与紫衣经配合,会有绝世功法呈现,只是先祖十几代研习,却无丝毫进展。不然的话,也不会任由日人欺凌却无还手之力。”

“你说这紫王鼎,可有画像或照片留存于世?”于谦听尚姬问起紫王鼎材质,心中一喜,待尚清解答完毕又有些失望,如此描述,恐非紫王所讲的玉匣,但又有些不死心,急切的追问道。

尚清先是点点头,接下却又摇头:“确定非玉所制,只是当日先祖尚泰王为防止日人追索,已经销毁所有线索,并未留下任何文字和图像记录。”尚清看到于谦的眼睛又暗了下来,连忙补充道:“这些年我尚家正在加紧研制水下探测设备,已经追踪到那艘宝船位置,只是那大海沟太深,沟底还有一个大池,常有不明生物出没,我们的设备无法安全到达这个大池,但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开发出足够坚固的水下机器人,届时必定将宝物打捞上来,奉还给紫王和娘娘。”

“呃。”于谦有些失望,这个大池的事尚姬提到过,只是如果那紫王鼎并非锁住娘娘魂魄的玉匣,仅仅是与紫衣经相配合的一件器物,对于谦来讲,倒要考虑一下是否还要把它捞上来,毕竟时代已经变化,这等神物一旦重新现世,再牵扯出一些厉害的法术,恐怕还会打破现今的平衡,如果是那样的话,还不如先沉在海底呢。

“那里是一个巨大的盐卤池,剧毒,浓度还远超过海水,我们的声纳设备还无法扫描到这个卤池内部,不过根据宝船遗落的残骸分析,紫王鼎很可能就是落入这个卤池里面。”尚清不知道于谦心中所想,向两位法师继续介绍,毕竟对于两位法师来讲,所有关于本教的法器,都是万分珍贵的,现在的娘娘庙,没有一件当初娘娘曾用过的法器坐镇,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庙宇而已。

于谦正在分析是否要把那件本教重宝捞出来,以自身的能力能否抗衡不明生物,抵达那处盐卤池……这时毛队长在小庙门口探头探脑,肯定是有急迫的事情找自己,于谦决定这个话题先到这里,自己还是先去实地看看再说。

“班觉法师,刚刚谦进厢房时,曾听到法师有意重振本教,不知法师有何想法?”

“回神使,当年紫王和娘娘带领五族福泽整个高原,只因教派之争,遭奸人所算,被困千年,本教就此泯灭,而五族也因此飘零离散,现神使既然已经回归,正是我等寻回五族,找回法器,重新光大本教的时机,因此我与坚增法师有意重修教义,回归本教,让整个高原的人重新信仰本教。”班觉法师慨然说道。

尚清一听有些动容,尤其是自己白衣侍一族,零落海岛八百余年,全是因为当初教争所致,因此也接下话来:“两位法师所想,尚清全力支持,如需建庙,供奉紫王和娘娘,所需财物由尚家一力承担。”

柳老嘴巴张了几张,看到于谦身子一动,又闭口没有说话。

于谦缓缓从椅子上站起,仰头背手围着桌子转了一圈,眼看着诸人的目光紧随着自己,突然转向班觉法师问道:“法师,请问这转神山、拜圣湖、磕长头、撒隆达、挂五彩经幡是何教仪式?”

班觉法师看到于谦望向自己的目光突然严肃,心中一懔,正要伏身,却被于谦拦下,只好低头说道:“回神使,是藏传佛教仪式,不过却起源于本教。”

“那堆石供、转经筒、念天珠以及谦刚来桑东时的跳锅庄、火供、水供传统来源何处?”于谦接着问道。

“回神使,也是来源于本教。”班觉法师冷汗顺着额头流下,后背已经浸湿。

于谦又转过身子,看向正躬身立在一侧的坚增法师:“敢问法师,据谦所知,法师修行于格鲁派,该派由宗喀巴法师所创,已成为藏区最大的教派又是为何?”

“回神使,宗喀巴大师曾师从萨迦﹑噶举﹑夏鲁等派名师,系统学习了显宗和密宗的经论,因当日教派争权,供甘露,供明母,无戒律,无约束,宣号事事无碍境界,秽化教法,故先师创立格鲁派,严格持戒、学修并重,不事农作、独身不娶,专修密显,后发展为藏区第一大教派。”坚增法师恭敬的答道。

“好,好,供甘露,供明母,无戒律,无约束。就是压榨百姓,欺凌信徒,淫秽教义,所以信众被抛弃了。”于谦重复了一句,“两位法师,紫王和娘娘当初福泽高原,可曾强迫百姓信教?光大教义,促人向善,谦又何偿不愿,只是所谓信仰,无需分彼此,只需造福百姓即可。信仰本有出世入世之分,紫王和娘娘已无意于再介入尘世争端。既然我们仍在转神山,拜圣湖,转经筒,说明本教仍在,无论是活在习俗之中,还是活在信仰者的心中,两位都是高僧,应能悟到这一点。”

“是,神使所言即为正理,我们两个迷惘了。”两位法师齐声说道。

“不过,有两点需要改变。”于谦突然又加了一句,“其一,紫王和娘娘所要护佑的不只是五族黎民,不只博嘎尔一个部落,可向其他部落宣扬,凡是供奉紫王和娘娘的部落,均受紫王和娘娘的保护。其二,紫王和娘娘的神像需要重修,娘娘那怒目金刚像,扯了吧,与娘娘真实形象相差太远,紫王和娘娘的画像可由两位姑娘提供,她们见过真身。”于谦郑重说道。

柳老抬头望着昂然挺立的于谦,提溜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摸着光秃秃的下巴,满意的点点头:“这个于谦,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