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风雨歇马镇 > 第二十九章 尚文娟疑点重重老御史深夜进府

第二十九章 尚文娟疑点重重老御史深夜进府

推荐阅读:

老太婆早钻进厨房忙开了。

赵长水走出堂屋,插上院门的门栓。

赵长水将两个人请到东厢房。

东厢房里面有一个火盆,赵长水往火盆里面添了十几块木炭,火很快就旺起来了。

三个人围坐在火盆旁。

“老人家,您和刘明堂家很熟吗?”欧阳大人道。

“熟啊!我和刘明堂他爹刘得贵是堂兄弟,小老儿叫刘得福,虽然我和刘得贵来往不多,但我对得贵家的情况了如指掌。”

“刘得贵在李家铺有很多亲戚,但由于他为人善于算计,又吝啬得不行,再加上二老婆马大梅非常厉害,所以,一些穷亲戚很少和他家来往。”赵长水道。

“老人家,刘明堂的案子,您和李家铺的人是怎么看的呢?”

“仲文是一个本分规矩的后生,小老儿是看着仲文长大的,赵家是厚道人家,仲文和他爹长水一向仁义,乡亲们不知道吃了他家多少不花钱的药。”

“他不可能做出那样的事情来,李家铺的人都知道,那刘明堂用了赵仲文的药,身子已经好多了,赵仲文没有理由害死刘明堂,问题一定出在刘家大院。”

“老人家这样说,有什么根据吗?”

“刘家的生意是老大刘明堂打理的,刘明堂是大老婆生的,大老婆为人老实,又没有什么心计,二老婆原来是一个唱戏的,她娘是装神弄鬼的神婆。”

“母女俩一样的生性刁蛮,行事乖张,过去,老爷还能拿得住她,自从刘得贵体弱多病之后,刘得贵什么话都听她的。”

“这个女人心眼子特别多,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从表面上看,马大梅对大太太和刘明堂母子俩很好,背地里。”

“她无时无刻不在暗算大太太母子,刘家的生意是大少爷刘明堂打理的,可刘明堂赚的银子大部分花在了二太太母子的身上。”

“您想一想,有马大梅这样的母亲,她的儿子能好到哪里去呢?”

“在李家铺一带,无人不知,没人不晓,那刘明禄头顶生疮,脚底板流脓,坏透了。在李家铺,没人敢搭理他。”

“他怎么坏透了?”

“他和刘明堂的老婆不清不楚,可刘明堂一点都不知道,还和刘明禄好的像一个人似的,恨不能穿一条连裆裤,掏心挖肺,一点防人之心都没有。”

“您想一想,刘家大院有这么三个人,那老实巴交的刘明堂能有好结果吗?”

“刘得贵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不好,刘家大院的事情,就是他想管,也力不从心了。”

“尚文娟原来也是一个规矩本分的女人,刘明禄受他娘的影响,装神弄鬼也很有一套,文娟和她娘一样从小就相信鬼神,刘明禄要想把文娟弄到手,那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

“更何况刘明禄在对付女人上很有一套呢。刘明禄不但和嫂子尚文娟有染,在外面还有好几个女人。”

“在药里面下毒的人只会是尚文娟,但这种事情,尚文娟一个人肯定做不来。”

“躲在他背后的人肯定是刘明禄,刘明禄他娘也有脱不了干系。早几年,刘明堂连遭祸事,肯定也和刘明禄有干系。”

“刘明堂都遭遇了哪些祸事?”

“自从刘明禄长大后,刘家就不怎么太平了。有一回,刘明堂和朋友在一起喝酒,在回李家铺的路上,被人从后面打了几闷棍,差点就没命了。”

“这件事情,李家铺人都知道。”赵长水道,“刘明堂在家躺了很长时间才下床,有人怀疑这是刘明禄暗地里买通什么人干的。”

刘得福接着道:“不错,还有一回,刘明堂到青州去收账,在回李家铺的路上被二龙山的土匪绑到山上去,这十有八九是刘明禄买通费黑子手下做的。”

“土匪把刘明堂绑到山上去,并没有要赎金,只是把他关在水牢里面,如果不是费黑子的老婆私下里把刘明堂放了,刘明堂肯定会死在二龙山。”

“这件事情,可能和刘明堂的老婆尚文娟有瓜葛。尚文娟心里面有鬼,想求心安,才天天到隐龙寺去烧香拜佛。”

“做了亏心事,还要菩萨保佑。如果菩萨保佑作恶的人,那天底下就不会有行善积德的人了。依小老儿看,刘明堂的死,肯定和尚文娟有关联。”

“老哥哥说的对,尚文娟是一个信佛之人,她每天都要到隐龙寺去进香。”

“天天如此,风雨无阻。”赵长水从刘得福的话里面听出了一些东西来。”

“他也听出了欧阳大人的意思。案子发生在刘家大院,调查必须要从刘家大院入手,儿子的口袋布上已经写的已经很明白了。”

“欧阳大人看到口袋布上的内容以后就马不停蹄赶到李家铺来找他,一定是想好了该怎么下手了。

“尚文娟每天都到隐龙寺去烧香拜佛,她一般在什么时候到隐龙寺去呢?”

“每天下午申时一到,尚文娟一准出门。她虔诚的很,每次到隐龙寺去,她都会拎一个小篮子,小篮子里面肯定要放几样贡品。”

这时候,院门响了三下:“咚——咚——咚。”

“赵先生,您又来病人了,我也该走了,谢谢二位老人家。”欧阳大人道。

“等一下,面就快下好了,吃碗面再走不迟。我待会儿套车送您回歇马镇。等一下,莫走啊!”

赵长水一边说,一边朝厢房外面走去。正好赶上老伴端着一个木盘子,木盘子里面放着四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还有几个咸鸭蛋和一小碗辣椒酱。

赵长水打开院门,往外一看,敲门的人原来是曹锟。

曹锟追到李家铺来,一定有非常重要的事情。

欧阳大人和曹锟、赵庭臻在赵长水家吃完牛肉面之后就离开了赵家。

赵长水用马车送欧阳大人、曹锟和赵庭臻回歇马镇。

在回歇马镇的路上,曹锟把在聚俊楼看到的情况告诉了欧阳大人。

这时候,欧阳大人已经能确定,刘明堂的案子,肯定和谭家大院的内鬼林蕴姗、谭为义母子俩和县衙里面的人有关联。

要想查清楚刘明堂的案子,先要在刘家大院——特别是尚文娟的身上找答案,然后挖出躲在幕后的主使,躲在幕后的人既有衙门中人,也有谭家大院的人。

欧阳大人现在还不知道翟少爷和盛家之间的关系,他也不知道谭盛两家婚约之事,所以,他暂时还不知道翟少爷在刘明堂的案子里面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回到兴隆客栈以后,欧阳大人让曹锟到怀仁堂去找贵娃,让贵娃到谭家大院把谭老爷和大太太请到兴隆客栈来。也该和谭老爷和大太太见一面了。

不能在谭家大院见面,但可以在兴隆客栈见一面。

欧阳大人有重要事情和谭老爷和大太太商量。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欧阳大人是不适合到谭家大院去的。林蕴姗和谭为义是认识欧阳大人的。

至于谭为义为什么和刘明禄勾连在一起,欧阳大人暂时还无法参透其中的缘由。

他有些犹豫,要不要在谭老爷的面前提谭为义和何师爷、侯三在一起喝酒事情,欧阳大人现在还拿不准——谭为义毕竟是谭家的二少爷。

现在,当务之急是查清楚刘明堂的案子,谭为义的事情可以往后放一放。

贵娃告诉曹锟,谭老爷来不了了,今天晚上,蒲管家到怀仁堂来把梁大夫接到谭家去了,正在看戏的谭老爷突然感到不舒服。

几个人把谭老爷架到房间,大太太赶忙派蒲管家来请梁大夫。

曹锟返回客栈,把情况告诉来欧阳大人。既然谭老爷身体违和,这时候,让大太太到兴隆客栈来,肯定是不合适的。

正值大太太寿诞,又遇谭老爷生病,欧阳大人决定到谭府走一趟。

此时,谭家的戏该散场了,这时候到谭家大院去是比较妥当的。

贵娃和欧阳大人见面之后,先行去了谭家大院,他要先通报一下蒲管家,欧阳大人见老爷太太,只能由蒲管家通报。

按照谭家的规矩,贵娃是不能直接去通报老爷太太的。

在去谭家的路上,两个人遇到了刚看完戏的人,还有马车和轿子,人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一边走,一边谈论戏的内容。

在中街和北街的交汇处,两个人遇到了匆匆回返的贵娃,贵娃满头大汗,他敞开棉袄。

贵娃告诉欧阳若愚,蒲管家已经在东侧门等候欧阳大人。

此时,二爷谭国栋。谭为礼父子和为仁、为义兄弟俩正站在院门口在送亲朋好友,所以,欧阳若愚只能走东侧门。

欧阳大人和曹锟、赵庭臻赶到谭家东侧小门的时候,蒲管家正站在东侧门外等候。

“老奴给欧阳大人请安。”蒲管家想给欧阳大人请安,被欧阳大人托住了双手。

“蒲管家用不着这么客气,谭老爷的身体怎么样了?”

“老奴没有跟老爷提欧阳大人造访的事情,老爷服了药,正躺在床上休息。”

“老爷如果知道欧阳大人来的话,肯定不会在床上躺着。大太太请欧阳大人到平园去,大太太和二太太已经在平园恭候欧阳大人。”

谭府上下,大部分人都认识欧阳若愚,这时候,从正门进府,肯定不合适,大太太只能委屈欧阳大人走东侧门。

此时此刻,欧阳大人还是隐身暗处比较好。

蒲管家领着欧阳大人主仆三人走进东侧门,上了长廊,朝平园走去。

赵妈站在圆门外等候,她将欧阳大人领进院门,曹锟和赵庭臻则留在了圆门外。

赵妈将欧阳大人领进一间屋子,这是冉秋云平时会见客人的东堂。

蒲管家留在了东堂的门外。

赵妈推开门。

大太太和二太太冉秋云坐在两张椅子上。

欧阳大人走进珠帘的时候,长平公主和冉秋云站起身迎上前来。

欧阳大人撩起棉袍的下摆,双膝跪下,双手扶地:

“若愚漏夜叩门,唐突冒昧且失礼无礼,祈望昌平公主恕罪。若愚祝昌平公主身体康健,福寿永年。”

昌平公主和冉秋云将欧阳大人扶起——并让到八仙桌右边的椅子旁,欧阳若愚等昌平公主坐在八仙桌左边的椅子上以后才坐下。

赵妈端进来一杯茶之后,退出门外。

“欧阳大人太多礼了,让欧阳大人走侧门,失礼无礼的是谭家,欧阳大人丁忧在家,谭家如此叨扰忧烦,唐突冒昧的也是谭家,昌平愧见愧对欧阳大人。”

“公主殿下如此说,若愚惶恐不安。”

双方客套了一番之后,谈话才进入正题。

欧阳大人已经想好了,既然谭老爷不在跟前,他就可以提谭为义的事情了。欧阳大人是谭家的老朋友,他对谭家大院的情况知之甚多。

“欧阳大人这时候造访,一定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冉秋云望着欧阳大人道。

“二太太说的正是,若愚有事烦请公主殿下和二太太施以援手。”

“当有差遣,敢不从命。欧阳大人请讲。”昌平公主道。

“今天早上,赵长水已经和儿子赵仲文见过面了。这次探监很不顺利,衙门只允许赵长水一人探监,若愚被挡在了门外。”

“茅知县不是都安排好了吗?”

“不错,茅知县答应的倒是很爽快,可到侯三那里,他的话就不灵了。

侯三只让赵长水一人探监。赵长水见赵仲文的时候,还有三个人站在旁边寸步不离——赵仲文没法说话。”

“我有些明白了,刘明堂的案子当真和衙门里面的人有瓜葛。照这么说,赵仲文什么都没有说了。”冉秋云道。

“妹妹说的对,恐怕不是侯三一个人。茅知县这个人,我们还真得小心一点。”昌平公主道。

“可不是吗!狗眼看人低,昨日,茅知县来给大姐拜寿的时候,竟然没有行叩拜之礼,连章知府都给大姐行了大礼,看到皇上的贺寿金挂以后,茅文邦恐怕把肚肠子都悔青了吧。”

“他们一定是防着我们呢?下面,我们该怎么办呢?”昌平公主眉头紧锁。

“仲文什么都没有说,那我们还怎么帮他脱离苦海呢?”冉秋云一脸愁云。

“昌平公主和二太太不用忧心,赵仲文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虽然什么都没有跟赵长水说,但他往赵长水的手里面塞了一块口袋布。”

“口袋布?口袋布上写了什么?”

欧阳大人从衣袖里面拿出口袋布,打开来,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