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风雨歇马镇 > 第五十七章 老祖宗前脚离开林蕴姗后脚进门

第五十七章 老祖宗前脚离开林蕴姗后脚进门

推荐阅读:

“老爷早该想到了。老太爷和老太太肯定会站在林蕴姗母子一边。”

“之前,林蕴姗母子肯定在老太爷、老太太跟前说了不少蛊惑的话。”

“老爷是知道的,老祖宗在血统上是不会含糊的,林蕴姗母子利用的就是这一点。”

“只是有一件事情,昌平到现在还没有想明白?”

“什么事情?”

“林蕴姗母子竟然知道为仁是刘家堡李铁匠的儿子,他们还知道李铁匠的女儿李婉婉是秋云和老爷的女儿。这么隐秘的事情,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爹娘是怎么说的呢?”

“三天以后,如果老爷醒来,他们就把为仁的事情交由老爷处置。”

“如果老爷三天以后还没有醒过来,他们就让为仁和秋云滴血验亲。”

“如果为仁不是谭家的种,那就让他哪来哪去。把为义扶上大当家的位子。”

“他们这是痴心妄想,别说我们有了琛儿,就是没有琛儿认祖归宗这档子事情,也轮不到为义做大当家,他们也休想把为仁赶出谭家大院。”

“国凯早把为仁当成自己的儿子了,像为仁这样的儿子,越多越好,像为义这样的逆子越少越好。”

“昌平是知道的,如果不是为仁打理谭家的生意,国凯的身体不会恢复的这么好。”

“是啊!为仁让老爷省了不少心。”

“我养了为仁十六年,他孝敬你我,孝敬老祖宗,不曾做过一件对不起谭家的事情,咱们能做那没良心的事情吗?”

“秋云要是听见老爷的话,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昌平,这次面圣,皇上都跟你说了些什么?”

“皇上很喜欢琛儿,他打听了琛儿一些事情。”

“皇上希望琛儿能为朝廷做事,眼下正是朝廷用人之际,好男儿应该做一番光宗耀祖的大事。”

“这可是皇上说的话。老爷,这些年,你从不鼓励孩子们求取功名,是不是因为十九年前那场变故啊?”

“经历过十九年前的那场变故,国凯对官惩仕途是有些厌倦了,但孩子们走什么路,这要看他们的造化和能耐了。”

“昌平是知道的,国凯并不曾在孩子们面前流露过半点厌倦官场的话。”

“国凯不止一次跟国栋说过,只管教孩子们读书,切莫将消极颓废的情绪传导给孩子们。”

“国栋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国栋虽然无意于仕途,但绝不会阻挡孩子们求取功名,这个分寸,他还是能拿捏得住的。”

“老爷所言甚是。”

“昌平是怎么想的呢?”

“昌平没有老爷想的深远,既然皇上已经开了金口,如果琛儿也有这样的志向,那昌平就随他的心愿。”

“琛儿是怎么想的呢?”

“这次应天府之行,来去匆匆,昌平还没有机会和琛儿说这件事情。”

“不过,昌平从程班主的口中得知,琛儿从小就爱读书,他和老爷一样,一有空就看书,晚上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一会书,他现在竟然有一箱子书。”

“不管到什么地方,只要见到喜欢的书,他就买下来。”

“在普觉寺,悟觉住持教授琛儿很多东西,老人家从三岁就开始教琛儿认字、写字了。”

“琛儿——和国凯年轻的时候一样。”

“是啊!当年,如果老爷不勤奋读书,也不会在殿试中暂露头角,更不会有你我的今世之缘。既然琛儿有如此的天分,老爷就让琛儿去试试吧。”

“如果琛儿决定走仕途,那就要做好笑对谗讥,看淡荣辱的思想准备。”

“这老爷不必担心,你我都是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人生都有起落,无非是大小而已。”

“经历过这么多的挫折以后,老爷和昌平不是都好好的吗?”

“如果畏首畏尾,缩手缩脚,岂不是辜负了悟觉住持的美意,也辜负了程班主十二年的苦心。程家班以唱戏为生,程班主能让琛儿读书,这得有多大的胸襟啊!”

“昌平如此豁达,国凯自惭形秽。行,就依昌平。”

“国凯找机会和琛儿好好谈一谈。”

“走什么路,由他自己定,但国凯作为过来人,过去的经验教训,还是要跟琛儿说说的。”

“他年纪还小,我们不点拨他,谁点拨他呢。”

“老爷说的对,昌平也要找机会和琛儿好好谈谈。老爷,您快跟我说说您在家的情况。”

“今天早晨,两个丫鬟发现我不省人事以后,就去喊林蕴姗和老太爷、老太太。”

“最先走进房间的是林蕴姗母子。他们说的话,我全听到耳朵里面去了。”

“这次,昌平的应天府之行收获很大,国凯躺在床上装病收获也不小啊!如果我不装病,绝听不到这样的话。”

“俗话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虎心隔皮毛,是到了下决心的时候了。”

“林蕴姗母子都说了些什么?”

“为义将嘴巴凑在我的耳朵跟前喊了三声‘爹’,我听的真切。”

“他这三声‘爹”里面没有一点伤心、难过和悲切,他语调平静,淡定得很,他不关心我的身体,他只想知道我的身体到底怎么样了。”

“他还问他娘,‘爹是不是永远都醒不过来了,要不要给爹做衣服。”

“’林蕴姗‘嘘’了一下,然后压低声音说,‘义儿说话要小心,老祖宗要是听到这些话的话肯定会不高兴的。’”

“林蕴姗怕别人听到他们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却没有防着我。”

“从母子俩说话的语气看,他们正偷着乐呢。”

“林蕴姗还跟为义说,‘老爷的情况到底怎么样,还要看梁大夫怎么说。”

“如果梁大夫说不知道老爷何时能醒过来的话,咱娘俩就把为仁的身世跟老祖宗说。”

“’为义还说了一句‘连老天爷都帮我们’的话,他这不是希望我早死吗?”

“我当时就想坐起来扇他几巴掌,然后把他掐死,这是我谭国凯生出来的儿子吗?”

“龙生龙,凤生凤,这个畜生,他怎么一点都不像我谭国凯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义和林蕴姗生活在一起,他能学好吗!”

“为义和他娘是一个货色。老爷千万莫生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当,龙生九子,各不相同。老爷现在不只有为义一个儿子。”

“这要感谢若愚兄,他给国凯出了这么个好主意,要不然,国凯怎么会知道蕴姗母子的心这么黑呢?”

“爹和娘来了以后,哭的很伤心,昌平,你猜为义跟老太爷、老太太说了什么?”

“他说了什么?”

“他说,请爷爷奶奶不要伤心难过,从今往后,为义一定代替爹好好孝敬老祖宗。这个小畜生,他不是咒我早点死吗?”

“蕴姗母子果然是狼子野心。”

“现在,很多事情都明朗了,赵仲文的案子跟蕴姗母子有关联,紫檀家具滞销和怀仁堂的生意每况愈下,还有鲁掌柜送来的那十几车假药和霉变的药,都和他们有关联。”

“我们谭家和鲁掌柜有几十年的交情,这些年,鲁掌柜的货,我们从不查验,这是我们两家心照不宣的事情,别人怎么会知道呢?”

“一定是林蕴姗母子透露出去的,为了谋夺大当家的位子,为了独占谭府的家产,他竟然勾结外人祸害我们谭家。”

“多行不义必自毙。”

“老爷怎么做,昌平都听老爷的,只是老祖宗年岁大了,能经得住这样的惊吓吗?我们把老太爷和老太太蒙在鼓里,这妥当吗?”

“这——昌平不必担心,老太爷和老太太也是经过风浪的人,他们年岁虽大,但身子骨还硬朗,好在时间不长。”

“如果老太爷和老太太知道蕴姗母子的所作所为,你以为他们轻饶蕴姗母子吗!”

“我们这样做,也是为了谭家大院,为了谭家的基业免遭祸害,昌平尽管放心,只要国凯恢复健康,重新站在老太爷和老太太的面前,他们就阿弥陀佛了,哪还会埋怨我们事先不跟他商量这档子事情呢?”

“这种事情是不能和老祖宗商量的,为义毕竟是两位老人的孙子,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他们是不会听我们的。”

两个人正说着话,突然从珠帘外面窜进来一大一小两只猫来:一只黑白相间的大花猫,一只全身漆黑的玄猫。

两只猫走到圆桌跟前,跳到圆桌上,冲昌平公主叫了几声之后,便趴在圆桌子上静静地看着谭国凯和昌平公主。

“老爷,哪来的猫啊!”

“我让蒲管家抱来的。”

“自从几年前,那只大白猫在炉膛里面被烫死之后,老爷发誓不再养猫了。”

“此一时,彼一时,林蕴姗母子一心想独占谭家的财产,必欲置我于死地而后快,他们一定会在饮食和汤药上做文章。”

“所以,我们要防着一点,只要是怡园送来的饮食和汤药,包括我入口的每一样东西都要让猫先试一试。”

“这也是欧阳大人想到的吗?”

“不错,也只有他才能想出这种办法来。”

“猫是蒲管家弄来的,照这么讲,蒲管家也知道老爷是在装病了?”

“不错,蒲管家也知道。昌平放心,蒲管家在国凯身边呆了这么多年,国凯要是不信任他还能信任谁呢!”

“我谭国凯阅人无数,是不大会看走眼的,至于鲁掌柜,一定另有隐情。”

“有蒲掌柜帮助我们,我们的戏就好演多了——这也是若愚兄的意思,一定要找一个可靠、得力的人才行,我躺在床上不省人事,府中大小事情离不开蒲管家。”

“还是欧阳大人想的周到,那林蕴姗出生在医药世家,从小就精通药理。”

“她爹林鸿升是用毒的高手,她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我们还真要防着她。”

“十七号晚上,蕴姗母子跟老爷说了为仁的身世,可老爷没有任何反应,他们有点沉不住气了,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很可能会铤而走险,今天,他们已经开始动手了。”

“是疖子,就要把脓水挤掉,不挤掉脓水,疖子永远好不了。”这是谭老爷第二次说这番话。

可见,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没有琛儿,他会这么做,有了琛儿,他更要这么做。

老爷这次装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老爷对自己的身体非常清楚,在身体出问题之前,他必须对这件事做一个了断。

如果优柔寡断,贻误时机,再想处理就来不及了。

他一定要把一个清清朗朗的谭家大院交到夫人和琛儿的手上。

他也希望老太爷、老太太能安享晚年,如果把谭家大院交给林蕴姗母子,那么,不但昌平公主没有安稳的日子过,恐怕连老祖宗也难于善终。

本来,谭国凯一直很犹豫,自从确定程少主就是他和昌平的儿子以后,他就开始下决心了。

“老爷,我们也要格外小心,防止蕴姗母子狗急跳墙。要不要把秋云的贴身侍女阿玉叫过来。有梅子、紫兰和阿玉在这里,昌平就放心了。”

“千万不要把阿玉叫过来。”

“这是为什么?老爷怕阿玉是怡园的人?”

“那倒不是,阿玉能来,那当然好了,但如果把阿玉叫来,就会引起蕴姗的怀疑,梅子在这里已经不妥,但梅子是昌平的人,留在这里是能说过去的。”

“你想一想,既然平园的人能到和园来,怡园的人为什么不能来呢?如果林蕴姗提出来,昌平该如何应对呢?”

“还是老爷虑事周到,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梅子和紫兰两个人在这里,我不放心。只有梅子和紫兰两个丫鬟伺候老爷,人手不够。”

“你把凤儿叫过来,她伺候国凯已经有十二年,人很可靠。”

“老爷,你可要想仔细了,如果在凤儿身上出纰漏,那我们就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了。”

“凤儿不会有问题,她是孤儿,我曾经在暗中观察过很长时间,也曾试过她好几次。”

“在凤儿当值的时候,我几次故意将一锭金子遗落在床上和地毯上,凤儿捡到金子以后主动交给了我,这孩子手脚干净,不爱占小便宜,遇事有主见。”

“因为是孤儿,没有什么牵绊,在谭家大院,从不和任何人瓜葛。”

“今天早晨,她和金玲看到国凯不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