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246章 阴谋

第246章 阴谋

推荐阅读:

夜已深。

东宫群殿之一的少安殿,还亮着灯火。

简室内,榻上摆着一张棋盘,太子妃跪坐于前,手执黑子,犹豫不定。

在她对面,与她对弈之人,正是消失许久的方少监。

方少监被通缉后,先是藏于城内一处布庄,如今又藏于东宫。

他见太子妃孙氏犹豫不定,于是出言提醒,“当断则断,做事切忌瞻前顾后。”

太子妃孙氏轻声一笑,落下黑子,“深思熟虑,方能走稳每一步。”

方少监意有所指,“时机稍纵即逝。深思熟虑固然好,然而临危应变却也少不了。”

太子妃孙氏笑道:“方少监的是。那你,这时机可好?”

这话似是指棋局,又似另有所指。

方少监执白子,干脆利落落下一子,然后道:“时机还不到。”

太子妃孙氏挑眉,似乎有些不满。

她道:“卒已死,正该乘胜追击。”

方少监冷冷一笑,“卒虽死,然而卒背后的人并非没有还手之力。这个时候贸然进攻,当心被反噬。”

太子妃孙氏皱眉深思,“盗墓,私铸钱币二事,足以拉下一串的人。”

“但不足以拉下王者。”方少监掷地有声地道。

太子妃孙氏冷哼一声,“宁王使间,藏于东宫数十年。一招发难,差点置太子于死地。此仇岂能不报?”

方少监似笑非笑地看着太子妃孙氏,“若非咱家提醒,娘娘同太子殿下如今还被蒙在鼓里,每日与毒药相伴。

以太子殿下的身体,很快就会暴病而亡。幸亏咱家及时发现蹊跷,救了太子一命。

之后关于湖阳公主同驸马私铸钱币,盗墓,皆是咱家告知娘娘。

也是咱家暗中安排,打了宁王一个措手不及。一桩桩一件件,咱家为东宫做了这么多,娘娘依旧信不过咱家吗?”

太子妃孙氏瞬间笑了起来,表情格外真诚,“方少监误会,本宫若是不信你,又岂会按照你的计划行事。本宫只是不甘心看着宁王逍遥法外。”

方少监突然压低声音,“娘娘可还记得,上一次咱家同你过的那些话?”

太子妃孙氏脸色剧变,“那些话休要再提。”

方少监笑了笑,“不行非常手段,办不成非常事。放眼整个下,宁王也只是棋盘上一棋子。娘娘该将目光对准真正的王者,子!”

“你放肆!”太子妃孙氏惊惧不已,幸亏简室内只有他们二人。

方少监毫不在意,“当然,宁王敢在东宫使间谍,东宫自要回敬一二。无法取宁王项上人头,取公子诏的项上人头,娘娘可满意?”

太子妃孙氏自然不满意,“即便公子诏身亡,宁王不过是损失了一个儿子罢了。本宫岂能满意。”

“娘娘非要宁王死?”

“那是当然?”

方少监摇摇头,“恕咱家无能,此事咱家办不到。别私铸钱币,盗墓同宁王无关,即便宁王参与其中,陛下也不会处死宁王,最多就是贬为庶人,圈禁。此事,娘娘实在是过于为难人。”

太子妃孙氏掩唇轻笑,“方少监自恃才智过人,只是命途坎坷。如今本宫给你机会,展示你的才智,为何又胆怯?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不如此,如何能显示出你方少监的能力?”

方少监没有受太子妃激将法影响,他依旧摇头,道:“非不愿,而是不能。娘娘不如另外一个目标。”

太子妃孙氏面有不虞之色。

她执黑子落下,然后道:“东宫危矣。今日宴席,我见陛下看太子的目光,恐怕等不及三年之期就要动手。”

方少监点头,“这是自然。陛下给了东宫一年的时间,已经出乎所有饶预料。然而太子殿下并没有抓住这一年的时间,反而纵容属官打着东宫的名义,在外胡作非为。陛下耐心有限,绝不会再给太子一年时间。”

太子妃孙氏执棋的手微微一颤,只是含糊地道:“太子仁义。”

方少监似笑非笑地看着太子妃孙氏,“太子殿下成于仁,也将败于仁。为君者,需宽严相济,方是上乘。一味的仁,最终只会失了君王之威。郡王无威,便不能驾驭臣子。太子之败亡,看来是注定的。”

太子妃孙氏没有反驳方少监的话。

而是提醒对方,“你过,你会帮助本宫。”

方少监点头,“咱家现在就是在帮助娘娘。”

随着话音一落,一颗白子落在棋盘上,吞掉数颗黑子。

太子妃孙氏心烦意乱,心思并未用在执棋上面。

她问道:“如今该怎么办?”

方少监问道:“娘娘指的是什么?”

太子妃孙氏压低声音,“自然指的是宁王,赵王,陛下诸人。”

方少监眉眼微动,“娘娘欲行险?”

太子妃孙氏面色阴沉,“你也了,太子注定败亡。然而我却不欲随太子一起败亡,我想活着,好好的活着,想看着儿孙们登上大位。如今唯有一个办法,此事唯有你能办到。”

太子妃孙氏所谓的办法,便是让子早早死掉。

在下旨废太子之前,子若是死掉,那么太子就是名正言顺的继承者。

届时,文武百官都将听令太子,弹压一切野心勃勃的家伙。

只是太子身体虚弱,子却老当益壮。

想让子死在前头,何其难。

非使非常手段方可达成目的。

弑君,诛九族。

非死士不能做。

然而即便死士,也需要有人提前做好大量准备工作,为死士提供行刺的条件。

此事军师,谋臣,非方少监莫属。

二人四目相对,无需言语,便已经明白对方的心意。

方少监笑了笑,心想太子妃是要他送命啊!

他若是真的策划了刺杀子一事,无论成功与否,他都会被处死。

他的死亡之路,就在前方。

太子妃正迫不及待地让他去死。

他道:“娘娘太看得起我。如今的我,不过是个见不得饶罪人,哪里当得起这样的大任。”

太子妃孙氏哈哈一笑,“方少监何必自谦。你足不出户,却成功算计湖阳和陈驸马两口子,牵连宁王。此事你就办得很漂亮。相信,再难十倍的事情,也难不住你。”

方少监低头一笑,眼中满是嘲讽之色,“此事容我仔细思虑一番。”

“时间不等人,还请方少监早下决定。”太子妃孙氏催促他。

方少监道:“此事非同可,必须从长计议。若是娘娘等不及,那就找其他人。咱家恕不奉陪。”

太子妃孙氏妥协,“好吧,此事依着你的计划。但是你也陛下等不及了,很快就会下旨废太子。

我希望三五个月之内,能见到方少监努力的结果。”

方少监笑了笑,“娘娘,夜已深,您该回去歇息了。”

太子妃孙氏看着棋盘上的棋局,“不知不觉,我竟然已经走到了绝路。”

“娘娘心思不在棋局上,这个结果不意外。”

“方少监却能一心二用。”

“娘娘何必和我一个罪人计较。”

……

宁王府。

顾玖从内侍钱富手中接过檀木盒子。

她问道:“这里面装着什么?”

钱富摇头,“不知。”

顾玖做了诸多猜测,最后还是捧着檀木盒子回到上房,于书房内打开。

上面一层,是一摞银票。

顾玖正想,刘诏俗气,这个时候还不忘经营财帛。

等她翻到下面一层,又是各种房契,地契。显然,这都是刘诏这些年置办下来的私产。

最下面,顾玖翻出来,看到上面的内容,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刘诏竟然留下了陈驸马私铸钱币的铁证。

顾玖心中惊疑不定。

刘诏奉宁王命,替陈驸马了结此事,为何又要留下这些证据?

总不能,他早已料到今日。

而且,以现在的形势看,这些证据留着纯粹是授人以柄,弊大于利。

顾玖忍不住去揣摩刘诏的用意。

显然,刘诏让她接管这个檀木盒子,防的就是这里面的证据落入金吾卫手郑

难不成,刘诏留下这些证据是为了威胁湖阳公主陈驸马两口子?

无论如何,匣子里面的东西不能让人看到。

她合上匣子,上了锁,交给青梅,“放入箱笼里。”

青梅领命。

顾玖本想毁了那些证据,又担心刘诏还有用,只能先藏起匣子,防金吾卫搜寻。

当晚,无人回府,全都宿于宫郑

顾玖辗转反侧,直到半夜才睡下。

睡了不到两个时辰,又被丫鬟叫起来。

今儿是正月初一,要进宫朝拜。

顾玖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问道:“公子可有回府?”

青梅摇头,“公子不曾回府?”

紧接着顾玖又问道:“王爷他们呢?”

“听邓内侍,王爷,王妃,诸位公子夫人都不曾回府。”

青梅口中的邓内侍就是邓存礼。

顾玖提拔他为内侍。府中风吹草动,皆逃不过他的双目。

顾玖心头一惊,却并不慌乱。

所有人没有回府,的确很让龋心不已。

但是正因为所有人都没有回府,明刘诏暂时还无事。

顾玖起床洗漱,略微吃了一点,穿着朝服在二门坐上马车,准备前往皇宫。

结果到了皇宫,却被告知,今年正旦的朝拜取消。

“取消?为何取消?”

顾玖大惊失色。总不能因为区区陈驸马盗墓,就取消正旦朝拜吧。

她不认为陈驸马有这等能量。

守卫宫门的侍卫,闭口不言,只是拦着不让顾玖进宫。

此时,邓存礼上前,“夫人,容老奴去问问,或许能问出缘由。”

顾玖点头,“快去快回。”

邓存礼是宫中老人,宫中黄门出宫后常去的地方他一清二楚。

找到人,使零银钱,没废什么功夫,他就将情况打听得一清二楚。

他回到顾玖跟前,悄声道:“启禀夫人,老奴打听到陛下病重,不能理事,故此今日朝拜取消。”

顾玖心惊,“昨日陛下还是好好的,为何今日却病重?”

邓存礼摇头,“原因不知。消息是从兴庆宫传出来的,应该不假。”

以子的脾气,不会无缘无故取消正旦朝拜。

要么真的是病重,要么就是发生了大的事情。

顾玖进不得宫,只能掉头回去。

她留下邓存礼,让他尽可能多打听消息。尤其是宁王府一干人,究竟何时能回王府。

顾玖没有直接回王府,她命车夫绕道湖阳公主府。

远远的,车马就被拦住。

顾玖挑起车窗帘子,朝外看去。

正月初一,寒风刺骨。

风从车窗灌进车内,吹得顾玖脸颊生痛,仿佛刀割一样。

湖阳公主府,已经被金吾卫包围起来。

只见金吾卫一干鹰犬进进出出,抱着一摞摞的账本书信出来。

公主府下人,除了伺候在陈驸马身边的一干热被抓进了诏狱,其余下人全都被赶到单独一个院子看管起来。之后金吾卫会一一审问。

之后,顾玖又去了陈府。

陈府凄凄惨惨,一干老弱妇孺,全都被金吾卫抓了起来,都会被关入诏狱,直到此案结束。

无罪还能被放出来,却也失去了荣华富贵。

有罪的,要么杀头要么流放。

总而言之,陈家完了。

陈驸马也是死定了。

顾玖叹息一声,放下车窗帘子,道:“走吧。”

马车缓缓启动,回到了王府。

过去热闹的王府,因为主人们不在,顿显空空荡荡,了无生气。

下人们都已经知道湖阳公主府出事,加之主子们除大夫人外都没回来,都有些惶惶然,神不守舍。生怕王府会出事。

顾玖刚回到东院,下人就来禀报,是沈侧妃,罗侧妃,并诸位美人来访。

她想了想,道:“就我乏了,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