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丞相保重 > 第四百八十章 按兵不动

湟城城顶殿宇之中大将云列。

斥候来报幽州之外所有的妖军撤防摆脱了与梁军的接触回到了狼台。此后妖帝麾下狼骑四出大军更是向着西南方向而来。

狼台西南方向的敌人只有两个一个是鹿府的羊检另一个便是湟城的杨羡。

而从前方传来的情报来看妖军一改往日的嚣张远远绕过了鹿府外围的防线继续向西而去。

那么妖军想要攻打的是谁便一目了然了。

“冲着我来了么?看来阴重华对于妖族的影响的确很大啊!”

杨羡看着摆在自己面前悬挂着的地图妖军此举看似愚蠢实则很是精巧。

狼台到河湟之地妖军绕了很大的一个圈子随时有被截断后路的危险。然而设下这一谋划的家伙对于天下的形势很是清楚乃至精准。

“主公近日驻守在桃林、南阳、河东各地的将领都发来了情报边境的梁军有异动。”

“桓磬这是想要落井下石么?”

杨羡一笑殿宇之中既集聚了秦风、韩不负这样的上将军也有着萨摩柯这等夷将也有着荣灿、蒋舟、方沛、许济这样的降将。

“桓磬想要落井下石他也要有那副牙口。”

韩不负一笑不甚在意。事实上韩不负在军中一脉修士云集的大殿之中着实可以算是一个异类。

如今梁军想要攻打周军要么从霍口走河东要么从桃林入雍州要么从阳翟入南阳。

事实上梁军此刻真正能够大规模兴军也最容易操作的也只要在南阳。不过桓磬并没有这个胆子。

“桓磬应该是想要坐视这一战胜负再行定夺。在这之前他并不愿意投入过多的力量。桓磬多疑他也怕这是妖军的计策。”

殿宇之中秦风说道轻易便道破了如今周梁之间的形势。那便是在这一战前周梁之间并不会有大战。而此后视这一战周军的战果也不一定会有大战。

“没错!”

杨羡点了点头秦风虽是将领喜好冲锋陷阵但是对于战势的判断却十分清晰。

“妖帝撇了梁军奔向我等而来。这幕后谋划者可真是心思深沉啊!不过这疲梁弱周之策最后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主公末将愿意率领一万军渡河清扫妖军。”

杨羡手中的白羽扇捂着自己半幅面容看着地图只露出了一双眼眸。

听闻秦风的请战之声杨羡并没有立刻回应。久之杨羡一笑缓缓而道。

“不用放他们过大河让他们在河湟之地北部立住跟脚而我们则将防线设在湟水一线。”

妖军想要进攻河湟之地那么必然会在北部建立营地。而趁着妖军还没有大规模集结先行清扫一番则可以降低他们的士气延缓他们进攻的时间。

不过杨羡显然没有这个意思让他们顺利在河湟之地北部立足。河湟之地虽然广阔但也是相当荒芜。

基本上河湟之地所有的物资人员除了在湟城剩下的便集中在南部的军镇之中。

“诸将!”

杨羡一声轻音殿中众人拱手而道。

“末将在!”

“既然这次妖军来了那便不需要让他们再回去了!”

杨羡一声既非具体的部署也不是什么精妙的谋划。然而殿宇之中一众周将却是气势高昂。

“末将遵命!”

众将退下各领兵马准备作战殿中人去空空显得有些空旷。

娄敬悄然走了上来拱手而道。

“主公羊氏那边已经开始行动了。”

杨羡点了点头问道:“这次妖军南下的谋划是谁出的?”

“九尾狐苏婴!而且苏婴秘密前往了鹿府与羊检一会。虽然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但是这次会面之后鹿府的梁军与妖军都相当的克制。这次妖军通往鹿府外围的狭道之时梁军也没有攻击甚至是默许了。看来他们之间已经达成了默契。”

“那只狐狸么?”杨羡微微沉吟却又说道:“她的姐姐此刻是大梁的皇后放着这枚棋子不用却来找我的麻烦未免不智。”

“主公的意思是?”

“她是想要声东击西掩盖真实的谋划。若是能够引得梁周之间大战既削弱了梁军又能够牵制我们。而阴重华之所以南下绝对不会只是来找我们麻烦这么简单。”

“方雨亭和典十五被押幽冥狱神机卫和内卫全军覆没梁廷的护卫势力的确削弱了泰半。光凭校事府不足以护卫皇宫若说阴重华趁机潜入梁廷与苏眉暗通款曲也不是不可能。”

说到这里娄敬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一双眸子微微眯了起来。

“难道说妖帝想要.......可这不可能桓磬可是梁帝啊!他们怎么做才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呢?”

杨羡一笑悠悠而道。

“娄爷精通巫术难道不知道他们的手段。阴重华精通巫术又怎么会炼制不出那伤人于无形的翼尾之毒?当世之中除了阴重华怕也没有几个人能够炼制出来。”

当然这翼尾之毒难炼是一个原因而炼制这毒的材料更是问题。或者说能够炼制的人少而翼尾更加少。

娄敬豁然惊觉随即便是言道:“桓磬若死那么苏眉便是大梁的太后。若是她与妖族里应外合那么梁军的形势堪忧啊!乌昊这贼子还真是狠毒啊!”

说到这里娄敬有些迟疑。

“只是苏眉如今已经是大梁的皇后有着大把的荣华富贵。她曾经的身份也会成为永远的秘密她会配合乌昊做这等事情么?”

杨羡也并不是很肯定苏眉会如何选择毕竟自从苏哲死后苏眉已经属于无人节制的状态。而且她如今已经爬上了大梁皇后之位她的选择已经不是原来那么容易可以揣度。

杨羡说道:“是不是看一下梁廷的形势便知道了。如今深梧城中异族混杂让我们的人全部沉寂下去不要有任何的动作。”

“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