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状元 > 第二一〇三章 谁对谁错

进入二月,大运河上过往船只数量明显增加。

此时从南方来的船只络绎不绝,涉及战争物资运送,沈溪已几次让惠娘和宋小城从湖广、江赣和南直隶调运粮草北上,再加上之前沈溪跟商贾征派的物资,以及本身就要前往京城的商船,让二月刚解冻不久的运河变得异常忙碌。

当天晚上有些冷,沈溪很早便进入寝帐。

此行路途虽然不远,但沈溪出京名义上是养病,并没有入城住官驿和客栈,显得有些辛苦。

旁人还好说,不过跟随沈溪一起出行的女眷却有些受不了,本身队伍也没有专门为林黛和谢恒奴准备帐篷,于是二女干脆住进沈溪寝帐中,挤一挤晚上也能暖和些。

次日一大清早,林黛已整理好仪容,她平时在家中就不喜欢睡懒觉,今天也早早就起来了。而谢恒奴则不太适应这种旅途颠簸,这会儿天蒙蒙亮,她依然睡得很沉。

沈溪起床来整理好衣服,对林黛道:“去歇着吧,今天上午晚些时候才会出发,不必起这么早。”

林黛撅着嘴:“我又不是猪,睡那么多做什么?”说话间,特意打量了一下榻上睡得正香的谢恒奴,好像在暗示什么。

沈溪没好气地白了林黛一眼,没理会对方那略带幽怨的眼神,直接出了帐篷,外面已经有人开始生火造饭,朱起一路小跑过来:“老爷,武清县衙派人来了,说是请您进城。”

沈溪点了点头,道:“这次就在京师地界转悠,不想打扰地方官府,没想到就算不进城,还是被人找上门来。”

“那老爷”

朱起有些不太明白沈溪的意思。

沈溪一挥手,让朱起跟他一起去见武清县衙的代表。

等见到人后沈溪才知道,原来来访者是武清县丞孙儒杨,四十多岁,身材瘦削,脸上带着几分市侩。

“参见尚大人。”

孙儒杨一见到沈溪便恭敬行礼,腰弯得很低,足见他对沈溪的尊重。

沈溪道:“本官只是途径贵地,并无公务在身,孙县丞去后跟你们县令说,不必操心,本官在此耽搁一两日,最迟明后天就会出武清县界。”

孙儒杨谄笑道:“沈大人这是说的哪里话?卢知县早就听闻沈大人威名,如今您路过武清,若不盛情款待一番实在说不过去。”

沈溪笑了笑,心想:“无论是以前当钦差,做督抚,又或者是现在为兵部尚,走到哪里这种官场礼数都少不了。上官过境对地方官员而言似乎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但其实不过是一种常见的官场联络手段,只要答应应约,以后只要这些地方官员遇到麻烦就会登门相求,那时再推却的话会显得不近人情。”

沈溪道:“行程早已定下,岂能善作更改?再者,本官这次出来是为寻医问药,地方事务一概不过问,孙县丞请吧。”

沈溪的话很直接,没有给对方任何机会。

孙儒杨行礼后恭敬告退,神色间倒没显得多失望,显然他只是来传个话,对于接待沈溪并没有多上心。

等孙儒杨离开,跟随沈溪出城练兵的马昂等人拥了过来,马昂摇头道:“武清知县真不会做人,要是他真心款待沈大人,昨夜就该派人来接大人入城,何至于现在才来?甚至连礼物都没带一点儿诚意都没有!”

沈溪打量马昂一眼,显然这位爷真心觉得地方接待不周,以马昂的想法,他如果是武清知县,接待上官肯定不会马虎,关系到前程,一定要拿出十二分的努力,负责还不如不请。

沈溪道:“本官一路南下,中途没有进任何一座驿站,武清知县能得知行踪已算消息灵通,至于昨夜就派人来请更不可能,他在摸清楚情况前,绝对不会前来送礼,这里毕竟是天子脚下,谁敢轻易落人口实?”

沈溪没有急着出发,但也没在武清城外停留太久,等日上三竿,营地拆除,便带着人马往杨村而去。

未到杨村,胡琏已派人过来接洽。

陆路快马行进要比水路快许多,知道胡琏动向后,沈溪让人加快赶路速度,未时中便抵达杨村。

北运河为漕运要道,常年帆樯林立,昼夜不息。前朝至元三十年,元庭在北运河西岸设杨村驿,乃天津卫沿北运河溯流而上的第一个驿站,驿使和商旅络绎不绝。本朝永乐九年至十三年大运河疏浚拓宽后,水路航运条件大为改善,漕运数量不断增长,杨村盛极一时。

此时杨村尚不是武清县治所在,但城塞已修筑完毕,沈溪入目所及,千帆云集,人声鼎沸,楼台林立,丝竹管弦,热闹非凡。

沈溪没有扰民,进城后直接住进驿站,麾下官兵则在附近扎下营寨。沈溪坐下歇息一会儿,胡琏部先头人马已抵达,马九从船上下来,直接进见沈溪,把佛郎机使节的具体情况相告。

“九哥辛苦了。”

沈溪看着马九,笑着拍拍马九的肩膀。

马九低下头,神色略有些不自然,这次平叛他跟马昂一样,跟着大军所向披靡,没费什么劲就立下军功。

沈溪跟马九一起从驿站出来,外面官兵虽然没封路,但过往百姓和商旅看到情况不对,哪里还敢往驿站边靠?

沈溪带着马九、马昂等人一起到了码头,但见船队陆续靠岸,胡琏和佛郎机使节从中间一条大船上下来。

“参见沈尚。”

胡琏见到沈溪,连忙挽起官袍下摆,一路小跑过来行礼。沈溪上前,笑着道:“重器兄真是抬举在下了这几位是?”

胡琏转身看着跟随他身后的几名佛郎机人,道:“他们就是佛郎机使节,这次特意带了翻译过来天津卫找到一名懂佛郎机语的人,可以跟他们进行正常言语沟通。几位,这就是本官跟你们说过的沈尚。”

佛郎机使节中,没有一个沈溪认识,原来的总督阿尔梅达并不在其中,连以前跟阿尔梅达一起进京朝贡的也没见一个。

“你就是沈尚?久仰,久仰。”

当前一名个子很高的佛郎机人高兴地上前来说话,他并不是用葡萄牙语跟沈溪交流,而是用的相对纯正的汉话。

从这点细微之处,沈溪便知道佛郎机人很重视跟大明的贸易,很可能特别跟东南亚或西亚的商贾系统地学习过汉话,不过他们说话口音跟字正腔圆的北方口音尚有不小差距。

沈溪一抬手:“不知阁下怎么称呼?”

这句简简单单的话,那名佛郎机人听到后也愣了一下,思索好一会儿才道:“我叫卢兰达,你可以称呼我卢兄弟。这次我们带了大量银元来跟大明贸易,如果见到你们的皇帝,我们还会送上国”

卢兰达说话很慢,表达极为清晰,显然这些话他找人专门教过,不会让人产生误会。

沈溪心想:“卢兄弟?倒是有趣,跟武清知县一个姓”

沈溪道:“之前你们的使节,名叫阿尔梅达,他跟我们大明签订了贸易协定,为何这次他没有亲自前来?”

“你说的是以前的东方总督?哦,他现在是西印度舰队的司令官,正带兵在新大陆打土着人,没有时间到大明来,不过他让我跟沈尚问好如果他不是当初与您签订贸易协定,也不会成为曼努埃尔陛下最信任的大臣,更被陛下敕封为圣塔伦大公,显赫一时。由于里斯本对大明商品的需求越发旺盛,曼努埃尔陛下下令加大与大明贸易,圣塔伦大公专门给我们指明到大明的商路”

经过卢兰达说明,沈溪才知道原来在与大明作战中失利的阿尔梅达,到佛郎机后却一跃而成为民族英雄,因为他带与大明朝廷的贸易协定,之后又数度造访大明,运里斯本急需的天朝商品。

弗朗机国王曼努埃尔是有名的穷奢极欲,什么都要最好的,而充分满足国王需求的阿尔梅达地位急速擢升也就不奇怪了。

沈溪心想:“不过才七八年时间就有这么大的变化,阿尔梅达那家伙简直走了狗屎运,一路青云直上。”

沈溪见卢兰达满脸的热情,不由猜想:“卢兰达不会有感于阿尔梅达的经历,想当第二个东方总督,继而当上公爵吧?”

胡琏不太明白沈溪跟卢兰达说什么,请示道:“沈尚,我们不妨到驿馆内说话?”

“嗯。”

沈溪也发现卢兰达话有些多,不太想听对方那蹩脚的,一摆手,让王陵之和马九等人开路,一起往驿站而去。

码头上围观的百姓很多,这些人基本没见过西洋人,又知道来的是朝廷大官,他们用惊恐的目光远远望着,一些人下跪磕头,更多的则木讷地冷眼旁观。

卢兰达问道:“沈大人,你们的老百姓,为何要下跪?”

胡琏想解释什么,沈溪却先开口:“因为他们敬畏神明。”

“嗯?”

卢兰达没听懂沈溪话中之意,斜着脑袋思索起来,胡琏则摇头苦笑,有些事他没法跟外国人解释。

到了驿馆门口,驿丞已派人把门口围观的百姓驱散,倒是畅通无阻。

“贸易的事情,我可以跟你们谈。”

进驿馆前,沈溪先定下基调,“至于上国一事,我也会努力促成,但你们是否能见到我朝皇帝陛下,得看你们诚意!”

佛郎机人不想拖延贸易谈判,沈溪的想法也是赶紧把事情谈拢,把佛郎机人从南美攫取的巨量白银收入囊中。

进入驿站,沈溪没有第一时间为佛郎机人安排住宿,他准备把谈判压缩在一天内完成,速战速决。

卢兰达笑呵呵坐下,面前是一张熟悉的长条谈判桌,一边坐他的人,另外一边则坐明朝的人,正思索接下来怎么谈,翻译在他耳边低声提醒一句,卢兰达赶紧站起来,对沈溪道:“大明礼数是官大的先坐,我也不能违背,是吗?”

沈溪看了翻译一眼,那人皮肤有些黑,不像是中土人氏,但从相貌看有华夏的血统,可能是在东南亚或者西亚做生意的商贾的后代。

沈溪道:“没那么多讲究,你们是客人,想坐就坐。”

卢兰达笑道:“还是要按照你们的规矩办事,我们远来是客,你们中原人不都说客随主便吗?”

说着话,沈溪和胡琏都坐下,在场除了他二人外,旁人没资格同坐,其实胡琏官品和地位跟沈溪相差很多,能跟沈溪同坐已算是一种荣幸。

卢兰达这才坐下来,他身后那些人陆续落座,椅子不多,虽然卢兰达有十四名同伴,但能坐下来的寥寥无几。

跟大明这边等级泾渭分明不同,佛郎机人对于谁坐谁不坐没那么多讲究,倒像是抢座位,谁抢到谁就能坐下,抢不到的只能站在后面旁听。

胡琏跟佛郎机人接触已有两天,对佛郎机人的脾性多少有些了解,没有贸然评价什么。沈溪更觉得无所谓了,等所有座位都坐满后,淡然问道:“不说废话了,咱们直接谈贸易的事情你们带了多少白银前来?”

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把卢兰达给问住了。

卢兰达想了半天后才道:“很多,非常多,弗朗机富有四海,你们的商品在我们国家很畅销,所以我们前来准备扩大贸易不过,还是要看你们的商品是否便宜,价格适中的话我们就多买一些,但一定要保证质量,否则我们就只能找其他国家购买了”

卢兰达说出的这番话,在场的明人都能听懂,显然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发言,沈溪迅速意识到佛郎机人有备而来。

沈溪立即针锋相对:“做买卖一定要讲诚信,但阁下说的这番话似乎不那么诚恳。”

卢兰达不太明白,四下张望一番,这才看着沈溪问道:“我哪里不诚恳了?我说的都是实话。”

这下连胡琏等人也都在看着沈溪,不明白沈溪为什么会这么说。

沈溪一脸平静地说道:“首先,你们在新大陆发现了银矿,让你们短时间内开采到海量的银子,而你们不敢把银子直接运国,因为那样除了冲击市场导致物价暴涨外没有任何好处。所以你们的做法就是用这些银子兑换世界各地的货物运国,而我大明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在你们国家的销量恐怕不是一般的好,你们能从中赚取巨额利润吧?”

卢兰达神色尴尬,他本来听得不是那么明白,经过翻译仔细解说,他不可思议地摇摇头,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

胡琏问道:“沈大人,他在说什么?”

沈溪也听不懂卢兰达说的葡萄牙语是什么意思,不过以他猜想,卢兰达一定是在抱怨什么,估计是看出这次生意不是他想象中容易。

过了好一会儿,卢兰达才恢复过来,说道:“我们拿银子购买货物应该没问题吧?之前你们市舶司规定的贸易额度太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这次我们来了足够的银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们只需要按照市价卖给我们就行了。”

沈溪笑道:“既然你说市价,看来你已调查过我们的市场,知道我们每样商品通常是什么价格,但你觉得我们为什么会平价把东西卖给你们呢?”

卢兰达嘴巴张了张,一时间难以答,最后硬着头皮道:“因为我们有银子,很多很多的银子,而大明银价一向腾贵,又生产我们急需的商品,以银子换瓷器、丝绸和茶叶,各取所需,岂非皆大欢喜?”

沈溪微笑着摇头:“你们的白银,本来就是从殖民地掠夺而来,成本远没有想象那么大,你们想用这些廉价的白银从大明运走货物,使得我们百姓生活品质降低,你觉得我有什么理由把东西平价卖给你们?”

“白银既不能吃又不能喝,平时用到的地方又很少,没有这些白银姓照样活得很好,相反流入大明的话,必然导致原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