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状元 > 第二二八七章 随遇而安

第二二八七章 随遇而安

推荐阅读:

天明时大队伍将继续出发,而朱厚照生病的消息已传到军中各处。

皇帝突然生病让很多人始料未及,但因沈溪已把情况提前传达军中,中高层官员基本都已了解情况,于是一切顺其自然,就算皇帝生病也没有影响这次撤兵事宜。

一大清早,陆完跟王敞等人前来问询情况,此时兵马已出发在即。

“两位,其实陛下生病的消息不宜多说,以太医诊断来看,陛下这几天不能见风和阳光,若遇战事需要军中自行决定,涉及朝事则需请示,不过恐怕很难面圣。”

沈溪故意把消息传播出去,让所有人都知道皇帝生病了。

虽然看起来很刻意,但也让人想到,如果其中有什么猫腻的话,沈溪应该尽可能减轻影响才对。

现在这样,反倒证明沈溪心中没有鬼。

陆完问道:“陛下可有大碍?”

对于臣子来说,更在意皇帝身体如何,倒不是说他们真正关心皇帝的病情,而是大明王朝目前没有接班人,就算为了朝廷稳定,正德皇帝也一定不能出事。

不然,皇位传给谁?

沈溪点了点头:“本官问过太医,大概意思是需要注意调养,要不了几天龙体就会痊愈。因陛下暂时不能过问军机,特地将本官请到皇帐商议良久,大概意思是,有事让我们自行解决……劳烦两位多费心!”

沈溪作为兵部一把手,很多时候不需要他亲自处理,只需把事情交待下去,旁人便可效劳。

沈溪这番话出口,那么作为兵部二三把手的陆完、王敞就必须承担军中主要决策和执行。

沈溪将权力放出来,没有独专,如此正好打消了陆完和王敞对某些事的担忧。

“若真出了什么事,沈之厚一定会将军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什么事都由他来决断,而不是将手里的权力放出来……他现在不管事,代表他不想引起陛下猜疑。”

有了这个想法后,二人便会将沈溪所作所为,跟朱厚照生病紧密联系起来,觉得沈溪做的事情合情合理。

陆完暗忖:“沈之厚这么做,是否怀疑陛下装病故意试探他?从出张家口堡时陛下的反应来看,不排除这种可能。”

王敞则没这么多心眼,有些担忧地道:“若陛下病情严重,咱们完全可以折返张家口堡,等陛下病愈后再走也不迟……若半路出什么状况,吾等担待不起啊。”

说话间,王敞看了陆完一眼,似在征求对方的意见。

陆完则将目光落在沈溪身上,大概意思是一切听从沈溪号令,他们只负责执行。

沈溪摇头:“陛下执意回京,咱们不必更改行程,一路按部就班,适当照顾一下陛下病情便可,若就此返回张家口堡,归期不知要拖延至何日,一切以朝堂稳定为先。”

……

……

陆完和王敞从沈溪的营帐出来,见周边帐篷已开始拆除,东方地平线上旭日升起,至于銮驾也已备好,只等皇帝上銮。

“陛下突然病了,真让人担心。”王敞嘟囔着说了一句。

陆完则在往銮驾方向看,以他的头脑自然觉察出其中有什么问题,只是一时间说不上来。

陆完道:“汉英兄可知陛下为何突然下令回京?甚至未给军中太多准备时间?”

“之前不是说,跟之厚怄气?”

王敞笑了笑,“都是传言,这种事又不能去问之厚,总归陛下现在心情不佳,这不会是气病了吧?”

陆完摇头道:“陛下生病时间太过敏感,张家口堡时还好好的,若抱恙在身的话陛下不会急着走,这才出来一天便生病,说明出事了。”

“出事?出什么事?”

王敞有些不明白,又或者是故意装糊涂。

陆完叹道:“没办法觐见陛下,自然不知到底是何状况,让人心中不安,总觉得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王敞则显得无所谓,优哉游哉道:“能早些回京,自然最好不过,陛下管事或者不管事,跟你我二人有多大关系?之厚肯坦诚将事情相告,已是看得起你我,若还要胡思乱想的话,那就有点违背之厚的好意吧?”

“嗯?”

陆完看着王敞,似乎听出弦外之音。

随即陆完像是明白什么,心想:“汉英这是大智若愚啊,他说的没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只要沈之厚如此安排,那一定有道理,就算出事也该相信之厚有扭转乾坤的能力,我们无端揣测,无非是自找麻烦!”

等二人对视一眼时,都看到对方眼中的笑意,那种老狐狸讳莫如深的智慧全都包含在里面。

“若一切顺利,再过十天就能回到京师,就怕陛下这一路上不消停,本来走得就慢,现在生病,恐怕走得更慢了。”

王敞虽然在抱怨,但脸上笑容未衰。

陆完目光又落在远处銮驾上,只见皇帐也在拆除中,好像正德皇帝已提前登上銮驾。

“看看,我就说没事吧……没根据地胡乱揣测,纯属庸人自扰。”王敞道。

陆完点了点头,因距离太远,二人没办法看清楚是怎么回事,但瞧这架势不像是出了什么事,他们也就不再去担心皇帝病情,毕竟那是太医和皇帝身边人应该负责的事情。

二人到了营门处见到胡琏,胡琏此时已将行军事宜安排好,正要向他们请示。

“怎不去问沈尚书?”陆完问道。

胡琏道:“正是沈尚书授意,近来行军之事直接跟两位侍郎大人请示便可,陛下抱恙,沈尚书更多会把注意力放到维护陛下周全上,这边的事情让军中自行负责,而卑职很多事无法决断。”

“嗯。”

陆完再次点头,看了王敞一眼,二人对沈溪的安排也很满意。

陆完道:“那就让兵马起行,探查好周边敌情,若有匪寇威胁,一律先行拔除,这一路上陛下安危乃重中之重!”

……

……

太阳蹦出地平线一大截后,兵马方才起行。

一切跟昨日相同,只是行军速度略微加快,一行并没有因为皇帝生病而拖慢赶路的节奏。

丽妃两次去请见,都没得到“皇帝”传见,而小拧子一直在旁阻挠,让丽妃非常恼火,在銮驾跟前她不敢对小拧子发怒,主要是她不知道朱厚照到底是个什么状况,所以只能隐忍。

小拧子的话也是情真意切:“……娘娘,您可别怪奴婢啊,这都是陛下吩咐,若娘娘乱了规矩,奴婢担待不起啊。”

丽妃打量小拧子,似乎想从小拧子神色中看出什么,但此时小拧子很非常注意掩饰自己的情绪,没让丽妃察觉端倪。

兵马行进,丽妃不可能一直靠双腿走路,干脆让侍卫牵了马过来,骑马而行,故意让自己跟銮驾靠得很近,似乎想从外面看到车厢里的情况。

“娘娘,您可要留心,陛下养病中,若您再不走的话,可能陛下要降罪了。”小拧子还在苦口婆心劝说。

小拧子越是着急赶丽妃走,丽妃越是怀疑朱厚照出了事,但却苦于没有证据。

敲这时宋太医骑马从后面过来,到前方几十丈开外停下,下马后等候在那里,然后几个随从从封闭的箱子里拿出密封的陶罐,似乎是来送药的。

丽妃看到这一幕问道:“陛下病情究竟有多严重,不能等中午休息时再为陛下服药?”

小拧子摇头:“奴婢不知。”

丽妃气呼呼策马往队伍后面去了,她的马车就在仪仗马队后面,至于宋太医根本就没留意到她,等銮驾到了跟前,他恭敬地将药罐和碗交给小拧子,这才上马离开。

中午有近一个时辰休息,丽妃到了宋太医煎药的地方。

宋太医见到丽妃后,吓得魂都快没了,支支吾吾,不知该如何应对丽妃。

丽妃看了眼正在煎药的药童,没好气地道:“宋太医,怎么如此无礼,见到本宫都不需要打招呼的么?”

宋太医赶紧行礼:“娘娘请恕罪,陛下染恙不起,老朽一心为陛下煎药,调理龙体,没顾得上其他……”

丽妃冷笑不已:“陛下到底是何病?”

“这个……”

宋太医显然不想多说,因为到底是作伪词,现在撒谎,事后可能会被追责。

“怎么,陛下生了何病都不肯说?你是想危害陛下龙体吗?”丽妃虚张声势。

宋太医看起来慌张,其中却有表演的成分,宋太医到底见惯风浪,面对一个连宫人都不是的皇帝宠妾,并不需要多惧怕,此前他见张太后时也没多慌张,这也是身为宫中执事的一种气度。

宋太医道:“请娘娘恕罪,宫里规矩,一旦陛下得了非普通的风寒等症,没有陛下准允,一概不能对外宣扬,若老朽破例,那便是犯下大忌,轻则逐出宫门,重则……咳咳,老朽没几天日子可活!自己倒是是不要紧,但族人和子孙后代不能因我之过错受累,请娘娘体谅!”

说完,宋太医再次恭敬行礼,看向丽妃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坚毅,似乎在说,你的事情我没对外人胡说八道,你就给我这个面子,咱们之间互不多问,相安无事罢!

丽妃无法从小拧子和宋太医两个知情人口中得知更多关于朱厚照的情况,非常不甘心,就差动用手段逼二人就范。

不过眼前她还未敢发作,因为她明白,若逼得太紧,而最后发现朱厚照只是装豺者本身没太大问题,那她很可能会被朱厚照迁怒,进而失宠。投入和产出严重不符,一时间她还不敢冒险,只能继续旁敲侧击,探明真相。

另外一边,钱宁对朱厚照的身体情况也非常关心,他也是多次请求面圣而不得,此时他的权力开始被军方压榨,心里很不满,但他不敢跟沈溪正面对抗,最后也只能将希望放到丽妃身上。

钱宁请见丽妃已是入夜后的事情。

下午兵马过宣府城而不入,直接沿着官道向西南方进发,于申时一刻抵达龙洋河边,此时的龙洋河宽约七八丈,平时河面上架设有浮桥,但宽度显然不利于銮驾通行,需要将浮桥加宽,于是沈溪下令在这里安营扎寨。

銮驾直入营地,停在皇帐前,小拧子和一名太监搀扶裹着厚厚袍服的“皇帝”入帐,然后就再无音讯,丽妃原本提前赶到准备接驾,却被沈溪手下侍卫隔开,一直没机会靠近,只能远远看着“皇帝”的身影进入寝帐,连那穿着黄袍的人的具体身份都无从判断。

“……丽妃娘娘,这件事不太寻常,陛下那边不但不见人,连话都不说,一切吩咐都需要拧公公出来传达,会不会陛下已不在军中?”

钱宁到底跟皇帝的时间比丽妃长,对朱厚照的脾性多少有些了解,所以比丽妃更早判断出朱厚照不在营中这一情况。

丽妃皱眉:“你这话是何意?陛下若离开军中,会去何处?”

钱宁被丽妃质问,紧忙低下头:“小人只是在猜测,不敢确定,但以现在所有情况看,陛下可能真不在军中,不然的话,江彬为何不在?为何需要用沈大人的侍卫来守护陛下寝帐?以前陛下有背着文武百官私自出宫游玩的习惯,且此番离开张家口堡前,若非沈大人堵门,陛下也会带江彬出游……”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钱宁知道的事情明显比丽妃多得多。

丽妃自问能跟皇帝身边人处理好人际关系,但在一些关键情报上,缺少核心人物给她通风报信。

丽妃道:“若陛下真离开军营的话,你竟丝毫不查,是否嫌活得太久了?”

钱宁打了个寒颤:“小人只是发现不寻常,也不敢确定此事,所以只能来娘娘您这边问问,若是有人在背后相助陛下,而陛下又刻意为之,小人哪里有能力预知?以这件事沈大人介入的速度看,若真有情况发生的话,他很可能也参与其中。”

丽妃冷笑不已:“沈尚书连陛下在张家口堡城内出游都会劝阻,会任由陛下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出走?也不用你的脑子想想!”

“是,是,还是娘娘高见。”钱宁恭维道。

丽妃终于找到解开困惑的突破口,道:“现在无论陛下人在何处,都要先确保陛下安全,最好是找人进皇帐查看情况,先确定里面……到底是否陛下本人,若陛下只是生病,有所冒犯的话,这责任你我担待不起!”

钱宁道:“那小人派人潜入陛下寝帐,暗中窥探?”

“你嫌活得不耐烦,那是你的事情,跟本宫无关!送客!”丽妃下令道。

……

……

除了少数人知道朱厚照失踪的事情外,旁人都在为朱厚照反常的举动而迷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