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状元 > 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过

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过

推荐阅读:

朱厚照銮驾抵达京城郊外,此时小拧子已率先到了迎接队伍前。

负责接待小拧子的是高凤,高凤刚与张氏兄弟来到路边,还未站定,小拧子翻身下马,急忙招呼道:

“高公公,陛下说了,迎接的阵仗先撤了,只留下侍奉的太监和宫女……哦对了,回京城的銮乘可有准备好?因道路不良于行,陛下现在用的是两匹挽马拉拽的马车,非常不合规范!”

说话时,小拧子甚至没留意旁边昂着头,显得趾高气扬的张氏兄弟,这让张延龄心里略微有些不是滋味。

高凤连忙回道:“銮驾已备好,从此地回京城都是可供八匹马并驾齐驱的官道,挽马乃是前后六列的三十六匹大宛良驹,车厢采用南方传来的弹簧减震系统,坐上去无比舒适……陛下是直接回宫吗?”

小拧子道:“回豹房。”

高凤脸色转差,他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朱厚照平安带回皇宫,若不能完成任务的话他没法跟张太后交差。

此时杨廷和与杨一清、朱晖过来,杨廷和好奇地问道:“拧公公,陛下可有交待迎銮官将如何差遣?”

小拧子见面前这么多大人物,多少有些为难,但他到底见惯了大场面,轻叹道:“诸位大人,陛下只是吩咐让仪仗撤走,不要影响周边百姓正常生活,至于旁的陛下没说,之后陛下的銮驾马上就要过来,其实诸位大人可以先回京城……”

张延龄黑着脸问道:“我等出来迎驾,连陛下面都没见到,就让我们回去,其中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张鹤龄闻言立即瞪了弟弟一眼,怪责张延龄乱说话,但张延龄可不管三七二十一,以他的想法,眼前这些人再有地位那也是给自己擦鞋的,总归自己是国舅爷,天不怕地不怕还怕一个小太监?

小拧子苦着脸道:“诸位大人不要为难小的,小的只是带了陛下御旨前来,马上就要回去复命。诸位大人,这里交给你们,一切自便吧!”

说完,小拧子匆忙告辞离开,他知道自己应付不了这么多大人物,不如找借口逃遁。

这边小拧子走了,剩下几个朝中大员不知该如何是好。

高凤道:“诸位公爷、侯爷、大人,您们看,陛下御旨已下,咱们到底是走还是留?”

张延龄气鼓鼓地道:“当然走咯,陛下已下圣旨,难道我们要抗旨不遵?杨大学士,你说呢?”

杨廷和在几人中虽然地位算不上最尊贵,但杨廷和毕竟是张太后派来迎驾的特使,就好像是钦差,有着与众不同的地位。

“诸位若要回去,本官不阻拦,但本官会留下来,等候陛下抵达。”杨廷和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杨廷和选择留下,杨一清跟朱晖也不想走,张鹤龄之前领兵去迎驾被圣旨打了回来在张太后那里受了气,也不想再次灰溜溜离开,只有在寒风中受了冻的张延龄迫切想回到京城的豪宅暖和一下。

高凤道:“那咱们就在这里等陛下前来……咱到底奉命出来迎銮,若半途而废,回去后不好交差……来人,将迎接的仪仗撤了,再将陛下的车銮送到前面来,让陛下换乘。”

本来高凤不敢违背朱厚照御旨,但现在有杨廷和出来当挡箭牌,他就没什么好顾忌的了,一行人又开始忙碌起来。

这次因为朱厚照一行已快要抵达,不需要再找地方休息,按照朱厚照的吩咐将最后准备工作完成即可。

“真不知道咱那皇帝外甥是怎么想的!”到最后张延龄嘴里小声嘀咕一句,引来杨廷和等人一阵侧目。

……

……

旌旗招展中,朱厚照坐在马车上,在近处侍卫、远处锦衣卫,前后数千官兵簇拥下,浩浩荡荡往京城进发。

尽管车驾有些颠簸,但朱厚照的心情突然轻松起来,或许是想到马上就要回到京城,可以逍遥快活,不必再在外面颠簸辛苦,朱厚照几乎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朕御驾亲征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早知道的话,让沈先生一人去,不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去了反而给沈先生制造那么多麻烦。”

朱厚照多少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去了西北一趟惹出不少麻烦,差点儿把沈溪坑死。尤其是此番私自出游更是吃够了苦头,让他对自己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短时间内失去了出京城游玩或者做什么别的事情的兴趣。

“陛下,拧公公回来了。”江彬骑着马,跟随在车驾旁,见到小拧子纵马过来,连忙向车窗说道。

朱厚照一听掀开车帘向前看去,只见小拧子骑马过来,愣了一下,等小拧子到了近前才出言问道:“怎么了?”

小拧子翻身下马,但马车可没等他,继续往前,他连忙追着马车一路小跑,嘴里回道:“陛下,已跟那些迎驾的大人说了,但奴婢回来的时候,他们只是将仪仗撤了,并没有走,说是要等着见陛下。”

朱厚照怒道:“朕说的话越来越不好使,是吧?朕不换马车了,直接进京城,朕要回豹房休息。”

本来朱厚照打算在城外二十里先把自己乘坐的简陋马车给换掉,坐上三十二匹御马拉拽的御驾,但想到这么一来可能更耽误时候,不如轻车简从来得迅速,此时他归心似箭,片刻都不想耽误,当然也跟迎驾之人不识相有关。

江彬在旁道:“陛下,队伍距离迎接的人很近了,不到一里,都能看到人了。”

“别停,朕不打算见那些人,应付他们的差事就交给你们了!”说完朱厚照直接将车帘放下,小拧子跟江彬都能感受到皇帝此时的愤怒。

江彬看了小拧子一眼,他没有跟朝中大员打交道的经验,想从小拧子那里获得点启示。

但此时小拧子已不再追着马车走,停下来,等人给他牵马过来,然后再次骑马去跟杨廷和等人交涉。

“真是麻烦啊。”

来回纵马疾驰,小拧子感觉大腿内侧都快磨破皮了,懊恼地埋怨,“陛下吩咐什么,那些大人都不听,非要咱家来回折腾……现在好了,彻底将陛下激怒,连维系皇家体面的车驾都不换,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小拧子正在等之前帮他牵马的侍卫过来,此时张永从后方策马奔了过来,下马后恭敬问道:

“拧公公,可有要紧事需咱家代劳?”

“不必了。”

小拧子虽然跟张永达成合作协议,但对张永始终不是那么信任,而且他也不觉得自己接受皇帝交托的差事可以让旁人代劳。

随即送马的侍卫过来,将马缰递到小拧子跟前,小拧子接过,正要翻身上马,突然记起什么,四处望了望,开口问道:“沈大人呢?”

张永回道:“沈大人的车驾还在后面,可是陛下要交待沈大人什么?交给咱家去通知便可。”

“没有口谕。”

小拧子摇头道,“陛下让咱家去跟迎驾的杨大人等人交涉,现在前方人马已经快跟他们碰上了,再不走便赶不及。有事回京城再说!”

说完,小拧子在侍卫相助下艰难地爬上马,又急匆匆打马而去。

张永望着小拧子的背影,摇头叹道:“不愧是陛下跟前红人,拧公公可真是忙啊!”

……

……

杨廷和等人本来已见到前呼后拥的銮驾,以为可以面圣,却在此时见到小拧子骑马先一步而来。

“让开!让开!”

小拧子老远便大喊大叫。

虽然平时朝臣对小拧子还算恭敬,但此时却没人把小拧子当回事,尤其是杨廷和跟张延龄,他二人压根儿就当小拧子是透明的。

即便小拧子喊得再大声,二人也无动于,等小拧子到近前,从马背上跳下来时,朱厚照的车驾已经到了近前,根本就没有减速甚至停下来的意思,。

“杨大人,陛下有旨,銮驾不停,也不会换乘,诸位都退开,免得被车驾所伤。”小拧子招呼道。

杨廷和往小拧子身上瞅了一眼,迅即挪开,好像根本就没听到小拧子的话一样。

此时的杨廷和想得很明白,无论如何都要面圣,如此一来就不能听小拧子的,但小拧子又是代表皇帝前来传旨,若违背就有违抗圣旨,那不如装作没听到,这样就算事后被追究,他也可以说当时风大,根本就不明白小拧子说什么。

高凤瞬间便明白了杨廷和采取的策略,直接将小拧子挡了下来,招呼道:“拧公公您先稍作休息,陛下这不已经过来了么?我等在此等候半天,只是目送陛下离开也好,作何要远远避开呢?”

小拧子想冲到杨廷和跟前去说明情况,但高凤就是死死地挡在前面不让他靠近杨廷和。

小拧子急道:“陛下的御旨,你们不想遵守是吗?”

高凤笑眯眯地回道:“陛下的御旨当然要听,但现在我等只是前来迎驾,又非做别的……拧公公请先消消气。”

张延龄在旁用不阴不阳的腔调道:“拧公公还是别白费力气了,一边是陛下的圣旨,另一边是太后娘娘的懿旨,你不识相别人还知道避讳呢……你就当什么事没发生好了!”

此时也就张延龄仗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敢说风凉话,别人都各怀目的做事,尤其是高凤,他算是其中最圆滑世故的一个,到底高凤是司礼监秉老那边也劳烦应宁兄你去打一声招呼。”

杨一清点头:“在下自会传达。”

沈溪再对朱晖行礼,之后便翻身上马,继续往京城进发。

一行浩浩荡荡,似乎京城外接驾不成的小插曲并不存在,各自都有事情做,回到京城也不会清闲。

……

……

杨廷和本想追上朱厚照的车驾,再行试着面圣,但随后便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江彬等人由始至终都保护在皇帝的马车旁,这个时候莫说是拦驾了,就算接近五十步范围内都无法完成。

朱厚照不打算从正阳门入京师,而是往崇文门去了,显然不打算回皇宫,而是直接去豹房。

杨廷和跟高凤没有随圣驾往崇文门去,半途折道前往正阳门,二人急着回宫奏禀。

很快朱厚照的车驾便进了崇文门,一路往豹房而去。

虽然京城内的戒严已解除,但当日为了保证皇帝路途平安无碍,城西跟城南基本处于封路状态,朱厚照一行畅通无阻,终于顺利抵达豹房。

在东四牌楼南街,沈溪跟大部队分开,取道双碾街、安定门大街回府。

长安街小院内,谢迁还在等候消息。

本来谢迁也想去迎驾,但因朝廷并无安排,再加上谢迁知道皇帝跟张太后间已产生嫌隙,在没有张太后安排的情况下,他也就选择留在京城内,甚至哪个衙门都不去,就守在自己的小院内。

一直到下午临近黄昏,何鉴匆忙过来知会消息,而在此之前不到盏茶工夫,谢迁刚知道朱厚照安全抵达豹房这一情况。

“……于乔,陛下顺利回来,但介夫跟高公公并未见到陛下本人,听说路上被一个叫江彬的将领给拦了下来。江彬此前好像是蔚州卫指挥佥事,此前在张家口堡外救驾有功,现在护驾君前,随时听用。”何鉴介绍他了解到的情况。

谢迁点了点头:“就是这个江彬,曾陪同陛下出游……微服私访!”

何鉴对谢迁临时改口并未在意,摇头道:“这个江彬不简单啊,之前有个幸进的钱宁,官居锦衣卫指挥使,现在又冒出来个江彬,未来还不知道有谁……陛下似乎对有军职的年轻将领很中意,屡次破格提拔,希望不要出事才好。”

谢迁黑着脸没去评价,何鉴又道,“这次介夫跟高公公算是碰壁,二人已入宫去见太后,此时恐怕已在永寿宫内了。”

谢迁问道:“之厚呢?”

“之后……之后怎样?哦,你是说沈之厚啊?”

何鉴脑袋一时间没拐过弯,及时反应了一下,才意识到谢迁说的是沈溪,当下道,“之厚的事情没人说及,一时间也没想起询问,回城后想必是去兵部衙门了吧……外出当差,回来后总需要办理一些交接手续。”

谢迁冷声道:“那我这便去见他。”

说话间,谢迁起身要走,何鉴有些无奈,正准备陪同谢迁一起出门,顺带跟谢迁说一些他打听来的消息,到门口看到户部尚书杨一清的马车抵达。

杨一清从马车上下来,看到谢迁出门,连忙上前行礼。

知道谢迁要去见沈溪后,杨一清道:“谢阁老不必去兵部衙门,之厚让在下给谢阁老带话,说是陛下恩准他可以直接回府,至于交接之事可以晚几天完成,五军都督府跟兵部衙门那边稍后在下也会去打声招呼。

未完,共2页 /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