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末世女的古代生活 > 第七章 转变

从客栈出来后,又回到望江阁所在的这条街,这条街南北走向,不长,大约也就八九百米,望江阁在街北尽头,仨人边走边寻找客栈小二推荐的店铺。

说实话,这条街上卖东西的铺子还真挺多,一家挨着一家,如今已经到了未时,周边进城的人多数已经返家,街面上人流不多,店铺里的伙计也没了上午的热情,打扫着店铺偶尔招呼着稀稀拉拉的客人。

古时店铺开业时间早,辰时开业,申时基本上就关铺子了。

安县最大的成衣铺子“云霓裳”,最大的布料铺子“云彩坊”,最大的鞋铺“云如意”,三家店铺招牌很大,穿插在这条街上,远远的就能看见。

杜丽仨人先去的是云彩坊,三间门面打通成一间大铺子,进门首先看见的是一溜半人高柜台,摆放着各色布匹,一长脸伙计瞧了她们几个的打扮,皱了皱眉,冲柜台下喊到:“小五,来客人了”。

“哎,来了”

随着话音刚落,柜台里站出来一个十三四的半大少年,穿着学徒工的衣服。

“这位婶子,今儿您来巧了,刚到的一批细棉布,做冬衣再合适不过了,你过来摸摸,这面料,舒服吧,密实,还暖和,颜色和花样也齐全。”

刘婶嘴角含笑地摸了摸棉布,的确不错,颜色也鲜亮,上面还印有各色花纹,的确是好东西。

“君子啊,你看咋样?”

“我也不懂这个,婶子说好就是好,这个一匹怎卖?”杜丽也摸了摸,问着这个小学徒。

“一匹?这种平纹的四十文一尺,一匹的话就是一两六钱,旁边还有斜纹的五十文一尺,有莹的再加二十文。”

小学徒看到杜君仨人身上穿的,明显就是村里出来的那种土布,尽管也不确定杜丽能买下一匹布,但是还是尽可能介绍完整。

“呲,还一匹,乡下来的就是没见识,装大户人家小姐呢?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命?”那个长脸伙计一直盯着杜丽三人,听到杜丽问话,愈发觉得好笑,在一边自言自语小声嘀咕着。

杜丽耳力很好,听到那个伙计的嘀咕,也没搭理他,这种人,在什么地方都能遇到,看人下菜碟,没必要跟他一般见识。

“那就平纹,斜纹,还有那种斜纹莹的,都来四匹,颜色我挑挑,适合年轻小姑娘的,菊黄、杏黄、鹅黄、橘红、水红、嫣红、天青、翠蓝、湖绿、豆绿、叶绿、果绿,还有那个斜纹莹的再加两匹适合我婶这个年纪的,然后给我送到同福客栈。”

手指指着各色棉布,跟小学徒说道。

话音一落,不止长脸伙计惊诧,刘婶和赵佳,小学徒都以为听错了,一般人就是买个几尺,杜丽这货要的是匹,还不是一匹,是十四匹布。

正常一匹布有四十尺,三尺做一套,能做十多套衣服了,这十四匹布能做多少套衣服了?

刘婶脸都白了,杜丽这孩子是不是傻了,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何况杜君家里什么情况她心里明镜的,就那十亩地的收入,根本买不起这些东西,这孩子是不是受啥刺激了,还没好呢?

“君子,你买的太多了,用不了这么多,有银子留着,以后有需要再买吧”,刘婶也不好当着外人的面去拆杜丽的台,委婉地换了一种说法。

“没事,你就别管了,这些也不是我一个人用,还有佳佳的,婶子你的,还有我那两个妹妹的,好几个人呢,就多买点”,杜丽解释道,转头问向那个小学徒,“算算多少钱,哦,银子?”

布庄掌柜也被杜丽的大手笔惊到了,这是大客户啊,人也不在后堂猫着了,直接来到柜台前。

“姑娘,承惠一共是三十一两二钱,那边还有些上好的素锦、玉锦、雨花锦,也很适合年轻姑娘,不妨过去看看”,掌柜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一身青色长袍,憨态可掬的弯腰询问。

“今天就算了,还有别的东西没买呢,下次,下次再过来,地址已经给了,麻烦帮我送过去就行”,杜丽拿出一个五十两的银锭,直接扔在在柜台上。

“一会就给姑娘打包,后头再给姑娘搭两尺素锦,如果姑娘还要买什么东西,可以送我这里,一起给送回去,也方便。”

随手的人情,借以交好,杜丽自然明白掌柜的怎么想,也没拒绝,点了点头,道了声谢,拽着刘婶母女二人出了布庄。

直到出了布庄,刘婶和赵佳还有些犯迷糊,这.....这也太快了吧,平时买个盐巴还要挑拣一会呢,这.....这可是十四匹布,就用了不到半刻钟!

拉着迷糊的刘婶母女,杜丽又杀到了“云霓裳”和“云如意”,给自己买了三套衣服,四双鞋子,在刘婶母女俩再三推脱下,依旧给她俩一人两套,两双鞋子,一副“我已经给银子了,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的架势。

最后从一家首饰店,一人抱着一个匣子出来时,天已经擦擦黑了。

衣服买来就是穿的,杜丽直接换上了一套新衣,也半劝半迫刘婶母女换上新衣裳。

果不其然,人靠衣装马靠鞍,新衣一上身,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任谁也不敢确定仨人是乡下来的。

尤其是杜丽,一套粉红色襦裙,配合着稍微挽发的打扮,足下是云烟如意水漾红凤翼缎鞋,端的是人比花娇,俏丽中带着点活泼,活泼中带着点可爱,可爱中又带着点风情。

赵佳儿也换了一套鹅黄色的襦裙,梳着一个双平髻,插了两朵颜色鲜艳的绢花,因其年纪还小,身量不高,反而显得更加俏皮。

刘婶的衣服相对暗了些,许是因为守寡,不习惯穿的鲜艳,要不就容易被人说闲话了,哆嗦着嘴唇,话都说不利索了,“这.....这衣服比我嫁人时穿的都好,这可.....怎么好啊!”

要说刘婶不媳,那是扯淡,没有女人能抵挡住新衣裳首饰,但看着杜丽花钱如流水,她心中忐忑不安,委实有些怕,这银子是从那来的?别不是......因为......

心里存了个念想,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杜丽压根没想那么多,笑嘻嘻的挽着刘婶的胳膊,说道:“婶,一会儿把那个白玉簪带上,更有城里人的感觉了。”

安县的首饰做的一般,杜丽也就没怎么多买,除了一人一个银镯子,一根玉簪,剩下的就是赵佳儿手里一匣子珠花和绢花,各二十个,也不贵,带着玩的。

逛了一天,回客栈,吃了晚饭,各自回到房间,又洗完澡,杜丽看着面前的各色战利品,却陷入了深思,思索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

作为一个穿越菜鸟,杜丽刚明白过来时,是兴奋的,是高高在上的,你们这帮土人,傻鸟,别管是皇上也好,大臣也好,在我面前都得给我蹲着,一帮土鳖!

你们看过飞机么?看过汽车么?玩过苹果么?吃过牛排么?姐姐我随便拿出一个照相机就能吓死你们!

带着这种对古人的蔑视,穿越者是最强的、最睿智的,穿越者的强烈自豪感和自信心,在第一次逛街时,就如一个被撑大的气球,被现实无情的“嘭嘭嘭”地戳破。

从那种高高在上,我是上帝的心理,反转成给古人跪膝盖的节奏,过山车都没那么过瘾,就用了一天的时间!

为啥啊?就因为你是穿越者,你在这个古装朝代里是特立独行的,可你敢让人知道你的秘密么?你能跟整个朝代为敌?

杜丽对自己的弱智行为佩服无比。

总结自己的优势,知道历史走向,这个好像没有个卵用,这是个架空朝代,历史无从谈起,更无从知晓,况且她是一个女人,好似也做不了皇上。

还有个优势是咱有很多现代用品,想了想,又被杜丽否决了。

现代用品的知识产权太完善了,差不多每件商品都有标示,不能拿来所用,否则早上也不会纠结用那件东西典当,而且典当也不是长久之计,偶尔一两次还行,次数多的话容易被人盯上,古人只是见识少,但并不傻,作为异类很容易被抓住烧死的。

想起早上对那一身衣服的吐槽,再看着桌子上颜色各异,花样繁多的布料,杜丽再次为自己的愚笨点赞。

看了那么多年的古装剧,怎么就没想到这古代的服饰不会比现代差太多,只是没有化纤,种类少点罢了,接收了原主的记忆,就认定古代就是那个样子,杜丽啊杜丽,你是有多傻啊!

你是不是忘了原主就是一个很少出村子的村姑,她的认知只局限在熟悉的村子里,你能指望她有多高的眼界?

现在外人眼里你就是杜君,一个土生土长的村姑,可是......让杜丽纠结的是,让她就这么在这个小村子里生活下去,真的......做不到啊!

先别说会不会种地,就是这种缓慢的生活节奏,混吃等死的生活状态,就能把她逼疯,她总不能每天吃饱了睡,睡饱了吃,虽然这是她穿越前最大的愿望,但真到了实现的这一天,第一个反对的肯定就是抱有这个愿望的她。

更别说,杜君穿越前虽说是个普通人,但那也是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的普通人,都说城市不好,但城市最起码热闹,生活便利,现如今,让她买个东西都要坐半天牛车,天天跟那帮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妇一样,扯东家逛西家,那还让她穿越过来干嘛?还不如直接扭断脖子,早死早托生呢。

纠结啊!杜丽使劲的抓了抓那头长发,就这么一会的功夫,快变成鸡窝了。

抿了抿嘴角,露出一丝苦笑,算了,就我这智商,也想不出什么来,既然已经穿越,那就藏好自己的秘密,融入这个时代,随遇而安吧,至于会不会穿帮,到时候再说,只要有银子到那而不是生活,至于户籍,呵呵,有钱能使鬼推磨,实在不行,多顺几个别人的呗,反正她单身一人,走到任何地方都能活的很好,何必为了怕穿帮而畏手畏脚,过自己不喜欢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