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呆客 > 第460章 秦淮河之行

杜不忘替唐嫣处理好后事,就告别了风娘和慕容婉儿,往南京城去了,毕竟要赴柳生家严之约。

四月的南京城,一片春意浓浓,虽然大明王朝早已北迁,但是南京城作为陪都,依然还是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地方。

这时在城南秦淮河畔的一条小渔船上,一个渔夫城中撑着竹竿,船头坐着一个正在吟诗作对的公子哥。

只听这公子哥念着:

古都已去百余载,

秦淮歌舞依然在!

游人学子接踵至,

侠客义士隐于踪!

若要问我是何人,

汉水之畔杜十郎。

一旁撑船渔夫听完后,打趣的问了吟诗之人一句:

“公子,杜十郎是何人?我怎么没听说过?”

吟诗人一笑:

“小角色而已,其实我也不认识他!”

说完自己倒大笑了起来,这人自然就是杜不忘了。

这时从不远处靠近来了一艘摆满鲜花的大船,这艘大船上一个蒙着面女子正在弹着琴,而床板上一个身材妖娆的少女,露着长腿,正随着这琴声摆弄着舞姿。

杜不忘此时也甚是闲闷,对着过来这艘大船上的两个女子喊了一句:

“两位姑娘,真是好雅兴啊!”

弹琴女子,琴音突然断了下来,对着杜不忘喊了句:

“公子您一样也是好雅兴呢,居然独自一个人在这秦淮河中吟起诗了。”

杜不忘对着弹琴女子笑了笑:

“没想到我们之前离这么远,吟个诗,姑娘你居然还能听到!”

这弹琴女子也是说了句:

“当然!”

然后又问:

“既然公子懂得吟诗作对,不知可否懂曲乐呢?”

杜不忘于是施展轻功,轻轻跳到了刚好靠近自己这艘渔船的大船之上,倒是惹得弹琴女子和旁边舞女都惊了一下,不过俩人马上还是恢复了镇定。

杜不忘走到弹琴女子面前后,说了句:

“琴棋书画好像还真难不倒我!”

弹琴女子看了看杜不忘一脸正经表情,一阵偷笑:

“好,那我倒想考考这位公子您了!”

杜不忘略微抬了下手:

“姑娘,在您考我之前,可否先让我知道该怎么称呼您才是呢?我就先说吧,我叫杜十郎,来自苏州!”

旁边伴舞少女停了下来,走到杜不忘面前,指了指弹琴女子说道:

“这位是我姐姐悠裳,我叫悠妍!”

杜不忘一听,便对着弹琴女子说了句:

“悠裳,这名字听着怎么感觉如此伤感呢?”

悠裳此时脸色有些不悦:

“你才伤感呢,我叫悠裳,不叫忧伤,麻烦公子您别念错了!”

杜不忘这时才听清楚了:

“哦……对不起了,悠裳姑娘,我刚才听错了,希望您别生气!”

悠裳马上又说了句:

“别您您您的,我年纪还没你大呢!”

从衣袖掏了一根竹箫丢到了杜不忘手上:

“算了,不跟你废话了,既然杜公子你都来了我这船上,我想让你陪我合奏一曲如何?”

杜不忘对着悠裳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悠裳姑娘,那您就挑曲吧!”

悠裳想了想,说道:

“那就我们秦淮河畔这些年最流行的《梅花三弄》如何?”

杜不忘,点了点头。

随着悠裳的一段'溪山夜月'一弄叫月,二弄穿云,三弄横江的开场,杜不忘的箫声也随之配合而出,悠妍此时也在一旁伴起了舞,三人没想到,居然把这《梅花三弄》配合的天衣无缝了。

惹得一旁经过的游船,纷纷在此停留欣赏了起来,不一会,几乎周围就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了。

然而到了第二段要发出铁笛声时,杜不忘一下子用力过猛,把这竹萧一下子敲断了,此时场面一阵尴尬。

旁边围观的人,一下子由赞赏之意,纷纷转变成了一阵阵的嘲笑之声,这时悠裳似乎也有些不悦,对着尚在目瞪口呆中的杜不忘说了句:

“杜公子,您这也太扫大家兴了吧?”

杜不忘马上解释道:

“悠裳姑娘,不好意思了,我也不是故意的!”

说完偷偷看了看周围一阵阵取笑之人,马上把段箫放到悠裳面前后,转身几个箭步,消失在了这秦淮河畔。

这时周围人见到杜不忘这种出神入化的轻功,几乎都被惊住了。

悠妍也是不可思议的走到了姐姐悠裳面前问了一句:

“姐姐,刚才那位公子,真是一位绝世高手啊!”

悠裳对着悠妍微微露出了一阵笑声:

“我看这人绝非一般人,待会你派人去查查这人底细吧!”

悠妍点了下头:

“我知道的,姐姐!”

这悠裳是何人呢?乃这秦淮河畔如今第一大名伎,听说也是如今南京最有实力的镇守太监马勇的干女儿。

杜不忘尴尬的离开秦淮河畔后,进了城,找到一酒楼,开始喝起了酒。

毕竟此时距与柳生家严相约还有两天的日子,杜不忘也正好趁这机会,在南京吃喝玩乐一番了。

待杜不忘喝了两壶酒后,突然酒楼走进来了一个十五六岁穿着有些脏乱的少年,店小二见这少年进来,马上就拦住了他:

“小乞丐,我们这酒楼不是你吃的起的地方,赶紧给我出去!”

这少年听到这店小二叫自己小乞丐,不满之情露了出来:

“谁是乞丐了?我穿的脏乱就算乞丐吗?本大爷让你轻看我……?”

说完从怀中掏出一锭大大的银子就砸到了这店小二头上,店小二头上自是一阵生疼,但是一见银子,马上又喜笑颜开了起来:

“原来是位公子,对不起……对不起了!”

然后赶紧捡起银子后,开心的带着这少年选座了。

这少年看了一阵后,突然来到杜不忘对面就坐下了,然后问了杜不忘一句:

“这位公子,我坐这,您应该不会介意吧?”

杜不忘虽然一直捧着酒壶喝着酒,但是目光自然也没放过刚才发生的这事,放下酒壶后,对着这少年笑了笑:

“小兄弟,能有人陪我喝酒,真是太好不过了!”

说完拿了个酒碗,倒了碗酒,递给了这个少年。

这少年接过酒碗后,没有喝,而是问了杜不忘一句:

“我叫马玉林,还不知道公子高姓大名呢?”

杜不忘回了句:

“我叫杜十郎!”

然后继续喝起了自己酒。

马玉林便说了句:

“杜兄,您这样光喝酒可不好,不如我帮您加点菜吧?”

杜不忘对着马玉林笑了笑:

“这南京城的酒比菜的味道可美多了!”

马玉林摇了摇头:

“非也、非也,杜兄您不如尝尝我们南京城的特色菜吧!”

然后对着小二叫了句:

“给我各来一碗油焖大鹅、手撕叫花鸡、清蒸玄武、朱雀归来、青龙盘根、蜈蚣上树!”

店小二大声回了句:

“好的,这就为公子准备!”

杜不忘放下手中酒壶,好奇的问了这马玉林一句:

“怎么青龙、朱雀、玄武都有了,怎么就是缺白虎呢?”

马玉林笑了笑:

“杜兄,您这就不知道了吧!”

杜不忘对着马玉林做了个手势:

“马老弟,请说!”

马玉林解释了起来。

本来南京城白虎菜系也有的,但是因为前朝正德皇帝朱厚照十分喜欢白虎,便也养了一只。

每次出外游玩之时,朱厚照都会带着这只白虎出行,可是当最后一次来到南京镇压宁王之乱时,这只白虎在南京城居然生病了,正德皇帝自然四处找人给这白虎医治了。

可是在全天下张榜了数日,都一个懂给白虎治病的,直到有一天,有一位道士前来揭榜,说自己有办法给白虎治病,所以朱厚照赶紧把此人邀请入了南京皇宫之中。

可是一连几日,这道士非但没治好白虎的病,反而把白虎治死了,于是朱厚照大怒,直接命人把这道士押到刑场五马分尸了。

而道士最后死前留了一句:

“本道不是不想治白虎治病,实在是本道不忍看到天下百姓生出水深火热之中,而皇帝您居然还有心在宫中与一只白虎作乐。”

朱厚照在这道士死后,一连做了几个噩梦,几乎都是与这道士和白虎有关,于是朱厚照下令以后南京城任何人不得提有关白虎字眼,自己也下了一道罪己状。

可是这罪己状打算回北京城后再发的,结果回北京城没多久,朱厚熜就已经病亡了。

但是这件事却被当时皇宫被贬到南京城的一个太监泄露了出来,南京百姓知道此时后,便以白虎之亡警示当地官员行为,所以白虎一直也被纳入了与猪一样的禁提之字。

杜不忘听完后,笑了笑:

“原来这样啊,我说怎么回事呢!”

不一会小二一一把菜上到了桌上马玉林见杜不忘还是饮酒没有动筷,便说道:

“杜兄,您这是害怕吃这些菜吗?”

然后自己首先夹了朱雀归来里面的一只蝎子,整个吃了下去。

杜不忘这时注意到了桌上这些菜。

朱雀归来就是用蝎子清蒸垒成的鸟形状,青龙盘根就是一条油煎的一条青蛇,盘在盘子之中,蜈蚣上树就是一盘爆炒的蜈蚣,中间加着香叶之内东西而已,其它几乎与正常菜无区别。

杜不忘便先夹了一只蜈蚣,吃了两口,果然味道鲜美,说了句:

“美味……真是美味!”

马玉林马上也说道:

“杜兄真是有胆量,我就喜欢交您这样的朋友!”

俩人就此一边喝酒,一边交谈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