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侠骨红颜青侠传 > 第203章 准备出城

来了一招杀鸡儆猴之后,慑西军的将领老实了,即使仍心有不满的,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军队迅速地集结完毕,做好了出城的准备。

问题又来了。此时踞西凉开始攻城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时辰,此刻西城门外已经堵满了攻城的西凉兵,城门一旦打开,恐怕还没等南夏守军冲出去,西凉军就已经闯了进来。当务之急,还得先解决如何出城的问题。

要让守军顺利出城,必须清空城门正前方一定范围内的西凉军,或者至少让敌军在城门开启之前的一小段时间内暂时后撤,这样才能预防城门开启后,敌军乘机而入。

岳青在得到卫守信同意她出战后的第一时间,便着手调派几支小队去全城搜集她需要的东西。

一支小队从各军营的储备库中搬运过来足够多的火油,一箱一箱全部抬上城楼,安放在城门的正上方。一支小队将在城中各处老百姓的民房中征集到的石灰粉,也搬上城楼。另一支小队从军营和老百姓家中、商店中征集铁皮、兽皮等物品,分发给准备出城的士兵。还有一支小队则将细沙装成一袋一袋便于携带的小包装,搬运至西城门口,分发给率先出城的士兵。

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岳青发布第一道命令,开始清空城外的敌军。

城楼上方的士兵首先将石灰粉顺着城墙往下倾倒,石灰粉一泄出来,便被风刮着带到四面八方,整个城门外的空气中,都被这种白色的粉末占据。西凉用草灰引发南夏守军身体里的毒素,而岳青也用石灰粉来回敬他们。石灰粉在空气中弥散,无论是落入眼中还是吸入口鼻中,都呛得人双眼火辣,泪流不止,西凉军不得不停下动作掩住口鼻,或揉眼或捶胸或顺嗓子,整个攻城的动作都停了下来。

而南夏守军为防止草灰引发毒素,早就使用了布巾掩住口鼻,对石灰粉的反应就要熊多,况且南夏军处于城墙上方,而石灰粉是往下方倾倒,对南夏的影响本就很小,而城中的守军受到城墙的阻隔和保护,就更不会被石灰粉所侵害了。

先是用石灰粉成功迫使西凉军停止攻城,第二步便是借助火攻。将搜集来的火油整箱整桶集中在城门正前方的位置倾倒,一般说来,城市建设的共性,城墙位置会稍高一些,而城墙往外的地势要稍低一些,因此火油一落地,便会顺着地势往外流。为了让火油扩散的范围更大,南夏军还将火油分装成小瓶,绑在箭羽上,射到城外,落地瓶碎,火油也就溅了出来。随着倾倒的火油越来越多,整个西城门外五十米内的土地全被火油浇了个透。

火油布置好后,随着一道道火箭从高空射下,通汇关城外的大片土地腾地一下燃起了冲天大火。先前被石灰粉迷了双眼的西凉军,不得不停下来整理自己刺痛的眼睛。闻到火油的气味后,一部分士兵心道不妙,赶紧往后撤逃,而一部分冲在前面比较靠近城墙的士兵,还没来得及逃离火油的范围,便被骤起的火焰吞没,葬身火海。

风助火势,火仗风威。上空是“黑云压城城欲摧”,整个城市笼罩在草灰与石灰粉的雾霾中若隐若现,城下是熊熊燃烧的地狱火海,远远望去,整个通汇关城就像一座来自阴间的鬼城。

西凉军被隔绝在了火海之外,不得靠近城门。段琪仁坐在战马之上,望着眼前这座阴森恐怖的城市,心中泛起了深沉而寒凉的惧意。这座城市里的南夏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群疯子,想出这样的法子,为了不让敌人靠近,竟然孤注一掷地毅然焚城。可是这火又能烧得了多久呢?一炷香?半个时辰?顶多撑一个时辰p终究还是会熄灭的,火灭之后,他们还是会继续攻城,对方这么做又有何意义呢?

不光西凉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连不明就里的南夏守军自己人也傻眼了。不是说要出城迎战吗?你把城门都烧了,我们怎么出去?城墙上的士兵虽然按照命令又是倒石灰又是倒火油,最后还放了一把火,其实他们根本不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看着城下冲天而起的大火,滚滚的浓烟冲上城墙,直冲天际,和天上的黑云融为一体,他们心中也十分忐忑,上面这是打算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了吗?

城门外的大火成功地将西凉军隔阻在了火海之外,使得他们不得不退到远离城门至少百米开外的地方。城外的火在燃烧,南夏士兵们心中的战火也在燃烧。这仇大约能够为他们争取一炷香的时间,而岳青早在开始准备这一切之前,便传令下去通知所有的士兵,他们将会在大火将灭未灭的时候出城。

什么,冒着火势出城,这岂不是还没跟敌人对上,就把自己给烧死了吗?有人心中不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可是我们智勇双全的岳青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吗?当然不可能咯!这时,先前搜集的铁皮、兽皮等凡是不易燃烧的材料,都分配给率先出城的士兵,绑在鞋底、腿脚和下半身,以防止被火焰烧伤,而他们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就是灭火,为后面出城的士兵铺就一条阳关大道。

拿什么灭火铺路?靠身体吗?你没想到的不代表岳青没想到。

负责出城灭火铺路的士兵,每人随时携带两大袋预先准备好的细沙,出城后,立即用细沙灭火。也毋须全部扑灭,只要从烈火中铺出一条能够供士兵出去的道路就足够了。

城中所能搜集到的沙土也是有限的,如果沙土用完,而道路却没有完成普通,那么,剩下的那一段路,就需要士兵们用身体去闯了。

城中的井水虽然不能喝,却可以用来防火、灭火。每个士兵都在身体外部裹上一层被井水浸透的棉布,而他们身上的战袍棉衣也早就被井水淋透。虽然在寒冷的冬天忍受这惊心刺骨的寒冷有些残酷,却总比经受烈焰焚身的痛楚要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