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侠骨红颜青侠传 > 第220章 名将之战

然而数百米的距离对风驰电掣的良驹骏马来说不过是电光火石间的事情,不过刹那,两军战马便已冲到了对方的阵营之中。不过由于出场的队形有所不同,西凉呈羽翼包抄之势,而南夏却被围在当中。

但是这也算不得什么,骏马一刻不停地跑动着,双方的队形随时都在变换,一旦两者交上手,便很难再去理会其他的事情,队形在骑战中并不是关键的因素。

随着双方骑兵的厮杀,两军的盾步兵阵也在缓慢移动,渐渐逼近场中,缩小范围,将双方交战的骑兵囿于方圆之中。

西凉一共才十万人,骑兵不过万余人,而南夏二十万大军,整个骁箭营所有的士兵都可为骑射手,仅人数上就是西凉的数倍。不过此次骁箭营五万人也没有全部上场,两万骑兵,已经足以傲视对手。

骁箭营的神射手,怎么能只有一种用途呢?

在双方骑兵混战的时候,南夏一支射手部队悄悄上前,藏在了盾兵身后。盾兵蹲下,以人为垒,以盾为墙,射手在后,弯弓搭箭,纷纷瞄准敌军的战马,射出手中的箭矢。

为什么只射敌军战马呢?那是为了防止误伤。交战的时候双方都在不停的移动,这就给射手的攻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为距离较远,马上的士兵身形较小并且在战斗中打斗激烈,误伤的可能性极大。而战马相对来说体积较大,更容易瞄准,而且位置靠下,即便误伤,也不至于伤到自己人。

在南夏射手的助力之下,本来就人多势众的南夏骑兵对西凉骑兵可谓是单方面的剿杀。

眼看西凉骑兵岌岌可危,快要败下阵来,栗正明再次发出指令,盾步兵出击。而南夏也在对方行动的同时,作出相应的举动。

刚开始缓慢移动的盾步兵,接收到指令后,起盾快速向场中冲刺。

盾兵的作用是以坚实的强盾抗击敌人的攻击,为己方士兵作掩护。但训练有素的盾兵也可以作为进攻型兵种来使用。铁盾的加持大大增强了盾兵的防御力,在抗击敌人的攻击时,给对方致命一击,在近身作战时相当有利。

盾步兵的加入使得场间陷入了混战,高高在上的骑兵不仅要与势均力敌的敌方骑兵作战,还要随时注意脚下的盾步兵的攻击。而盾兵在对抗骑兵的攻击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下而上的盾牌有效遮挡了来自上方的攻击,而盾兵则可趁机攻击对方的战马。

西凉人少势弱,此一战是抱定了不成功便承认的必死之心,士兵们心中更多的是拼死一战的想法,横竖都是一死,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栗正明看着眼前的战斗,说不出心中是何滋味。他抬眼看了看天,又回身看了看后方,像是在默默对天倾诉,又像是在向某人道别。

他虽然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却不忍心让自己唯一的儿子为自己的孤傲陪葬。昨夜下令准备今日决战之后,他便命身边的亲信秘密将长子栗定祥护送回国。

临行前,栗定祥跪在老父身前,不愿离开“父亲,让我和你一起战斗吧!”

“不,”栗正明驳回了他的请求,嘱托栗定祥道:“此番回国,必定会遭政敌的诋毁和攻击,但既然我已身死殉国,他们便也不能再拿你如何。但你须记住今日我们遭受的一切耻辱,励精图治,忍辱负重、奋发图强,他日为我,为定祀,一雪前耻,报仇雪恨,重振我栗家军威!”

“父亲!”栗定祥将头深深地埋在地上,跪谢父亲的教诲。

“好好照顾你祖母和母亲,替我在你祖母面前尽孝。”栗正明说这句话时,分明声音已经颤抖。

栗定祥终于还是被送走了,这是他栗家唯一的希望,绝不能断送在异国他乡。栗正明深深地看了一眼旁边负责护送栗定祥的侍卫,一切尽在不言中。

对方领会了他的意思,对他深鞠一躬,带着栗定祥,转身隐入了黑暗之中。

栗定祥的离开,定然是悄无声息的。如果让士兵们知道大战之前,主帅将自己的子嗣送走,必定会扰乱军心,影响第二天的战斗。

而一旦当战斗打响后,谁还会去留意十万大军中,少了一个某某某?

栗正明收回目光,深吸一口气,举起手中的剑,发出了最后的冲锋号令。随即他一马当先,率先冲了出去,身先士卒,一展他驰骋疆场的老将雄风!

见栗正明已出手,卫守信也发动了最后总攻的命令。出于对栗正明的敬意,他亲自出马,迎战这位西凉国历史上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他也非常渴望与对方来一场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名将之战!

这将是一场载入史册的战斗!

随着双方主帅都投入了战斗,两军所有士兵都进入了混战之中。

虽然西凉人数比南夏少,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豁出命去的死意,使得西凉士兵的战斗力前所未有的强悍。

可惜,这终究还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西凉在先前的战斗中已经折损了数位将领,而南夏军中却加入了骁箭营的诸多精兵强将。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凉渐渐呈现出败势。

岳青的判断是正确的。当时她要求军队到西城门前待命,还受到了手下将领的质疑,她力排异议,当机立断,主动抗下责任,下令朝西而去。结果证明,担一点风险是值得的。

虽然骁九营的位置离西城门稍远了一点,过去需要一定的时间,好在岳青下令及时,没有任何耽搁,直接赶往西城门。正碰上卫守信点兵出发,便将迎头赶来的骁九营一齐纳入了出城迎战的队伍。而那些原本赶往东城门待命的队伍,接到消息后再赶往西城门,只能望着出发的部队的背影,悲催地留在原地待命,留守城中。

“岳校尉,你怎么能断定走西门?”随着大军出城之际,段朝飞冲到岳青身边问她。

岳青看了看他,又瞟了眼他身后另外几个虽然没有明说,但明显支着耳朵偷听的,浅笑道:“西凉几场战斗下来,总共就只剩了十来万人。此次进攻,不可能兵分两路,只能集中兵力攻击一处,当然不会舍近求远,绕到东门去,所以战斗只能是在西门。”

“嗯。”众人纷纷点头,认为她说的有理,心中自然也对她十分佩服。

只有一旁的都应德,神色有些不自在。

“而且,我猜测,”岳青接着说道,“此次西凉一反常态发动攻击,和昨天的战斗有极大的关系。”岳青一边说着,一边深以为然地点头,自我肯定的样子,闪光中带点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