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侠骨红颜青侠传 > 第423章 巡回展览

这令牌摸起来似石非石,有玉的色泽和质感,却又不完全像玉石的莹润,实在看不出是什么材质。得亏魏衡读书多,识得正面是一个古体的“赦”字,背面则刻的浮云掩月的图案。

虽不知这“赦”字有何寓意,但后面那副浮云掩月的图案倒让他想起了些事情。

关于自己的事情,即使是对他,岳青也向来守口如瓶。这一点不禁让他既是怜惜又是痛恨。不过,他们共同的朋友范正范隽修倒是一个“单纯可爱”的大男孩。

有一次他们喝酒之后,范正说漏了嘴,提到过他们曾经在山里无意中闯入过一个隐世的大门派,费了好一番周折才逃出来。虽然范正没有提及那门派的名字,但此刻魏衡想来,这块令牌必定与那个隐世门派有关。所以岳青才只字不提。

如果能够找到那个门派,一定会帮到他们的。

可是,据范正的说法,那个门派隐居在他们从昌河往交河方向的深山之中,离这里千里之遥,哪里有那许多时间去慢慢寻找。

不过魏衡到底是魏衡,虽武功不济,脑子却是十分好使。这块令牌缘何而来?不管岳青与那个门派之间是何关系,既然她拥有这块令牌,自然是对方赠与她的,那就说明二者绝不是仇人。非但无仇,能得对方赠与令牌,必然关系匪浅。

对方赠与岳青这块令牌是何意?岳青为何会带着这块令牌?如果这真的是一个完全隐世不出的门派,那么这块令牌在外面就一文不值,毫无意义。既然对方将这块令牌赠与岳青,必定是对岳青有所助益,也就是说,岳青在外面遇到什么紧急情况,可以通过这块令牌找到这个门派设立在外的机构,寻求帮助。

那么,魏衡大胆假设:这个门派势力极大,只是避世而居,不被外人所知。但其一定在大陆各处都有分支,至少是四州的重要城市都有据点,那么这块令牌才有其意义。而建邺是西凉的国都,若是这个门派真的如此庞大,在建邺必定会设有联络处,那么,他就可以凭这块令牌向其求助。

这么一假设,一推理,魏衡胸膛中顿时像有一团火焰熊熊燃烧起来,灼得他热血沸腾。如果他的推论是正确的?他越想越激动,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推论是正确的,不禁按捺不住绕着房间转起圈来。

可是建邺城如此之大,他毫无头绪,如何才能找到这个组织呢?思索了一番,他打定主意:如今时间紧迫,他也只能姑且一试,放手一搏了。

托了医馆的人帮忙照看岳青,他带着那块令牌出了门。建邺城很大,毫无线索想要找人不容易,可是让别人找上自己却很容易。魏衡将那块令牌挂在自己腰间,就那么肆无忌惮地大摇大摆地走上了建邺街头。

他要将建邺的每一条街道每一进巷子都走遍,一天不行就两天,两天不行就三天。如今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这总比千里迢迢舍近求远回南夏搬救兵强吧。

建邺城很大,可是那些隐匿在城中专门收集情报的探子却是神通广大耳目众多,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如果真的有这个门派存在的话,如果他们真的在建邺有据点的话,魏衡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人主动找上他。

当天下午,魏衡将令牌当腰牌戴在身上明目张胆地在建邺城最繁华的几条大街上巡回展览了几圈。

直到夕阳西下,他记挂着医馆里的岳青,在街边的小摊上买了一碗热乎乎的馄饨带回去。心想着万一岳青醒了呢?万一她饿了呢?想到她冷冰冰的身体,喝点热汤暖暖也好啊。

然而岳青终究还是一直昏睡着,像具失了灵魂的躯体。魏衡将馄饨搁在一旁的桌子上,跟她讲着今天一下午自己的行程,去了哪几条街,遇着了什么新鲜事儿,建邺的街市与巡阳有什么不同……啰啰嗦嗦事无巨细,都一一道来,好像岳青从来就是一个安静而温柔的听客。

天暗了,屋里已上了灯。

魏衡先是小心地喂岳青喝了药。作为一个毫无知觉昏迷不醒的“植物人”,岳青自然是不肯乖乖喝药的。不过聪明如魏衡,自然有自己的办法。勺子灌不进,便找来个扁平的竹片,将岳青的嘴巴硬撬开。虽然有些粗鲁,但必须得让她吃进药去,不然怎么会好?又怕呛着她,只一点一点地滴进去。光是喂半碗汤药,便足足花了近一炷香时间。冬天汤药凉得快,又用个海碗装了热水温着,隔几分钟便换一次热水,一直煲着。

喂完汤药,又替岳青换外伤药。这活儿本是医馆的医徒干的,魏衡不愿让他人触碰岳青,便谢绝了医徒,自己揽了下来。像剥荔枝时生怕蹭破了那层细皮嫩肉似的万般小心温柔,将岳青身上的剑伤一处一处清理干净,将先前敷的药一点一点刮下来,露出伤口处本来的皮肉,再用毛巾沾了热水将残余的药渣蘸干净,重新敷上新药。

处理完正面的伤口,还得将岳青翻个身处理背上的。因为她本身没有意识,无法侧躺稳,魏衡将被子在她身前窝成一堵厚厚的“墙”,以支撑她的身体。

等全身的伤口都处理完,时间已过去一个时辰。

幸亏岳青从小在药水里泡大,身体素质不是一般的好。这么多处严重的外伤,竟然没有感染化脓,也没有发烧,连医馆的老大夫都感叹简直是个奇迹。

夜已深,尤其冬天的夜晚,又黑又冷,异常孤寂。忙碌了半天的魏衡这才闲下来,看了看那碗已经凉透了的馄饨,将碗里的汤汁滤掉,倒了点热水进去泡一泡,囫囵吃了。

她不能吃,他便替她吃了吧。那半暖半凉的馄饨顺着食道滑进胃里,就像他此刻的心情一样,既满足又悲伤。满足的是,他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和她在一起,无微不至地照顾她;悲伤的是,身边的她却是这般不死不活的模样,生命之火随时可能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