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超级兑换系统 > 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版后的新青年报社(三)

第四百二十七章改版后的新青年报社(三)

苏城府虽然也同属于沦陷区,但是跟沪海毕竟不一样,沪海是远东第一大城,第一大港,地位举足轻重,苏城府只不过是一个毗邻沪海的普通小城。

城里虽然也驻扎有东岛帝国的驻屯军,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跟沪海都完全没法相提并论。沪海驻屯军司令部现在已经有了三个旅团近两万人的正规东岛帝国军人的编制,而苏城府里却只有一个守备联队的驻军,挂的牌子也是苏城守备司令部。

沪海驻屯军司令官细川护太贞少将从正式公开亮相开始,就已经利用手中的三个旅团的驻军,全方位的接管了整个沪海的军政大权,在沪海实现了严格的军事管制,对沪海进行军管。

而苏城守备司令部的守备联队却只有区区两千五百人不到的东岛帝国军人,而且还是没有正规编制的暂编联队,守备司令也只是一个区区中佐,连跟沪海驻屯军司令细川护太贞少将提鞋都不配。沪海驻屯军司令部里随便拉一个军官出来,都能对苏城守备司令颐气指使,耀武扬威。

正规编制的联队联队长都是大佐军衔,中佐军衔的联队长不是没有,只是很少,更多的是乙种编制的联队的联队长,军衔才是中佐。而苏城守备联队的守备司令竟然也只是个中佐军衔,可想而知,苏城守备司令部在东岛赤那派遣军总司令部心中的地位。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赤那派遣军总司令部,现在帝国占据的赤那地盘越来越大,城市也越来越多,别说是府城了,就是普通的县城,赤那派遣军司令部都不得不派出一支部队驻守,一些处于要冲地点的县城,还得派驻重兵把守!

华夏民国实在是太大了,县级规模以上的城市,往少里说,都有一千多个,一千多个县就是一千多座城,东岛帝国现在占据了大半个华夏,往少里说,沦陷区内的县城就至少有五六百个了,更别说县以上的府城省城了。

就算是一个县驻扎一个守备大队,五六百个县就要五六百个守备大队,几十万几百万帝国军人撒下去,根本连水花都不会溅起一点点。

更何况,帝国军人浴血奋战,拼死拼活打下来的城池地盘,总不能连一个兵都不派,任由赤那民国的那些仆从军继续统治吧?那帝国不远万里,从帝国本土来到赤那,拼死拼活的浴血奋战,到最后岂不是什么都没落下,全给赤那民国那帮子官老爷免费做了嫁衣了么?

不派兵驻守不行,兵派少了就更不行!没有重兵把守,那些赤那民国的地下抵抗组织和乱匪们,不趁机兴风作浪才怪了!

苏城府作为两浙西省一座毗邻沪海的府城,不是不重要,也不是赤那派遣军总司令部不想派驻更多的部队防守,只不过赤那派遣军总司令部实在是再抽调不出更多的部队来了,也只能给苏城府守备司令部一个守备联队的编制了。

好在苏城府毗邻沪海,沪海有沪海驻屯军司令部三个重兵旅团防守,港口中更是停泊着一支强大的驱护舰队,苏城府想乱,也乱不到哪去,真要形势紧迫时,沪海驻屯军的三个重兵旅团,要不了两个小时,就能从沪海调到苏城府,协助苏城府防守和平叛镇乱。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毗邻沪海的苏城府,其实已经被地下抵抗组织渗透得很严重了,很多在沪海暴露了的地下抵抗组织成员,都是通过各种秘密渠道,撤到苏城,然后再撤到更加安全的后方,或者直接就在苏城重新站稳脚跟,继续从事抗倭事业。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在沪海已经被细川护太贞少将白色恐怖统治和新闻审查制度断绝了任何刊印可能的爱国宣传单、爱国报刊等,才会在苏城府中私下流传扩散,杨晨安才会得到那么一份印发有刊登着他的文章的地下印刷厂印刷的字迹都十分模糊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