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超级兑换系统 > 第四百四十五章 注册公司(三)

第四百四十五章注册公司(三)

林茹萍和吴小雅毕竟跟经济商业方面的来往不是很密切,对于经济上的某些名词,自然也没有翁邵斌那么熟悉,更别说存在于表面的正常经济往来下面的一些资金流动往来的经济活动了。

很多东西,包括一些经济上的名词,翁邵斌虽然也是第一次从周胤民嘴里听说,但是他对于这些名字的理解和商业敏锐性,却能够让他一点就透,很容易的就明白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和原理。

而通过皮包公司将周胤民伪造印刷出来的日元,通过业务往来票据等方式,转移到皮包公司后,原本不能说明资金来源问题的伪造钞票,一下就在皮包公司这里变成了合法有效的资金,然后再通过这些皮包公司,用这些资金去东岛帝国购买实体设备、物品等。

虽然跟直接将周胤民印刷伪造出来的日元拿来用,要麻烦很多,而且其中还转了一两道手,无形之中还得损失掉一部分税额。但经过这一两道手之后,这些伪造出来的日元,就变成了正当合法的经济收入,或者直接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物品。

虽然损失了一部分,一千万,最终能够真正用来购买货物的资金,恐怕只有八百来万,但总好过这些钱一直被捏在手中,花不出去的好吧。花不出去的钱,印刷得再多,那也只是一堆没有任何用处的废纸,只有真正花出去了的钱,才是真的钱。

哪怕这些钱是周胤民伪造的,花出去了,那就是钱,最终受损的是东岛帝国的经济,受益的是周胤民和翁邵斌他们。而只要能够打击东岛侵略者,哪怕是再不光彩,再见不得人的手段和方式方法,那都是好手段,好方法!

在沪海和公共租界的工商部申请了六个皮包公司,要审批下来,还需要一段时间。而让翁邵斌有些意外的是,最快审批下来的,竟然是在沪海申请的这三个公司。

想想也是,在细川护太贞司令官白色恐怖统治下的沪海,经济已经处于了近乎于停滞的状态,在这个时候,竟然还有人申请开办工厂,而且还是旅日华侨,使用的也是日元,对于细川护太贞司令官来说,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沪海经济陷入停滞,繁荣不在,最终挨批受骂的还是细川护太贞司令官,即便他是华族,是帝国侯爵,地位尊崇。但他地位再尊崇,也不是帝国第一人,不管是论贵族身份,还是论军中军衔职务,地位在他之上的,都还不在少数。

而沪海作为远东第一大城,它在帝国心中的地位和分量,细川护太贞司令官比谁都清楚,之前因为沪海帮派混战引发的动荡不安,细川护太贞司令官不得不从台后走到台前,全面接管沪海军政大权,对沪海几乎采取了军事管制手段。

但由此而引发的后果,也是极其严重和深远的,在经济上,就造成了大量商店歇业,工厂倒闭,进出口货物数量和金额锐减到不足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还要多。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细川护太贞司令官用牵制的手段,命令工厂开工,商店开业,但除了一些日用必需品外,其他的商店铺面的销售额,比起之前依然大幅度下滑。很简单的一点,除了购买必须的日用品,沪海普通的老百姓,甚至连街都不愿意上,自然不可能再去商店里消费了。

街道上到处都是东岛沪海驻屯军和宪兵司令部的宪兵队,在街上瞎逛,说不定遇上个不讲理的东岛二愣子兵,就给抓紧监狱了,平白遭受一顿不白之冤,甚至还有可能有性命之忧!在这种环境下,老百姓还愿意上街才怪了。

而商业经济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对于普通人来说,还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细川护太贞这个沪海驻屯军司令部司令官,东岛帝国在沪海军政长官的第一人来说,却是严重的渎职。

对于细川护太贞司令官的失职渎职还可以暂且放在一边,帝国暂时可以不予追究,但是沪海经济陷入停滞,进出口货物和金额大幅度锐减,对于本就已经岌岌可危的东岛帝国经济来说,带来的后果也是难以想象和预料的。

(ps:伪造钞票是违法犯罪活动,本书只是剧情需要进行的虚构,广大读者千万不要模仿,而且打印复愈也是绝对不可能伪造出以假乱真的伪钞的。

另:文中涉及的洗钱、皮包公司等情节,也只是因为剧情需要而进行的虚构,并不一定符合实情。开办皮包公司、洗钱、伪造钞票等行为,都是违法犯罪的行为,请广大读者不要轻易模仿,以免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