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范进种田 > 第二十四章 再举义旗

第二十四章 再举义旗

推荐阅读:

两,散碎物品正待统计”,长乐军对于珠宝等物的估价一向是偏低的,基本上都是按照金银的本重去计,也就是说,现银加上财物,早已经超过了三百万两了,发财了!

范进想到,当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劫高丽才获得了三百万两,而且高丽无力承担还要分三年支付,这一股农民军就有两百万两,看来剿匪真的是一项有钱途的事业。

但是范进转念一想,不对啊!就算张献忠流年不利,碰到自己而提前归西,那他的财物数量也不至于就这么点啊!

一想到可能还有更多的银子,范进便立即的闭目思考。激动之下,竟然挤出了两滴眼泪。吓得范尼以为范大将军被这么多耀眼的财宝吓哭了,赶紧上前去椅范进的手臂。

“对了,就是这个原因!”

刚刚搭上范进手臂的范尼,被范进张牙舞爪的打翻在地。

“我倒是把那些‘贤王’们给忽略了,不应该啊不应该!”

范进想到的是,崇祯之所以这次剿匪下了狠劲儿,很大原因是因为他老朱家祖坟都让人给动了,不可以忍。但是张献忠等人可不是皇亲国戚,面对那些敲骨吸髓、可劲搜刮民脂民膏的寄生虫们,杀起来可是毫不留情。而且在这帮大富豪手里,共攫取了不下一千万余两的银子。

有了这些银子,到了四川后便有了建立起“大西帝国”的雄心,后来自己也称了帝。只是现在西王倒是没希望继续征讨尔等,就让我来替天行个道吧。不妨打起“西王”的旗号,完成张同志未尽的事业,把屠刀对准那些武昌的楚王、西安的秦王、重庆的瑞王等等皇亲国戚,为大明的建设添砖加瓦。

这些大明的蛀虫,虽各个富可敌国,但是在大明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下,崇祯急切的需要钱的时候一两银子也欠奉,反而专在此时对百姓上下其手,盘剥从未停歇。如不灭之,天理难容。

范进闭目思忖,如果让裴玉成带着部分长乐大兵,伙同愿意继续跟着“西王”的义军来干,一方面可以根除俘虏队伍当中的不稳定因素,让没暴露出来的隐患全部排出,另一方面还可以让“义军”的这一支继续留存,活跃在长江流域,配合罗帮,帮助长乐军行事。

无论是搜集情报、护送货物,还是将来的驱狼吞虎,一支受自己控制的义军,永远是最好的义军。他想了想,这个裴玉成极为可靠,而且一家老小全在青岛,定不会做出不受控的事情。仔细思考一番后,他整理了一份文件。

……

由于实在被吓破了胆,张献忠被两百余部下们携裹着,一路狠命逃往陕西。就在刚要踏进西安府地界时,直追过来的裴玉成等人后脚跟到。他们都是一人三马,带足了粮食和水,与疲于奔命的张献忠部完全不同。

到西安府附近时。其中一名部下停住了马,极其败坏的指着还未苏醒的张献忠道:

“这劳什子我等带着干甚?后面追兵马上就到,不如在此分道扬镳!”

“黄三子,你特么的太不地道,西王重伤,岂能丢弃不顾!要走,哼哼,先看看我手里这杆大枪同不同意”

只是这两人说话间,本来就不多的张献忠部下迅速的分成了两帮,再也不顾身后即将追过来的长乐大兵。

裴玉成眼见前面发生了变故,便一声不吭的命令手下分出三波人,按照全面包围的情况,将前面不到两百人,而又分成泾渭分明的两个队伍包了饺子。

裴玉成可是带了五百多人出来,包围他们绰绰有余。

等到包围圈形成,圈子里的两伙人并没有同仇敌忾,甚至是随时开干的架势,让裴玉成乐的坐山观虎斗。他带出来的骑兵都是弓马娴熟之辈,此时见有乐子看,也都手拿兵器,看起了热闹。

裴玉成知道最重要的就是那张献忠的首级,见他在一伙领头的人旁边的马上绑着,便不动声色,慢慢的踱到跟前,观察情势。

“黄三子,可敢大战三百合?你个孬种,西王看错了人,我钱老五才是账下第一大将!看我长枪!”

“呀个呸的,要不是你钱老五畏畏缩缩,咱早就逃出那绝命炮阵,受死吧,你个鳖孙……”

这可真是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

裴玉成见两人打的痛快,而且周围的人在骂骂吵吵之间也没听着,小动作不断。裴玉成使了个眼色,他的手下心领神会,立即用滑轮弩瞄准了两个看热闹的钱老五手下,

“噗”、“噗”,近距离下,滑轮弩可是完美的偷袭利器。两个人应声而倒。

裴玉成撇开嗓子大喊:

“黄三子,你特么的暗算算是什么好汉,竟然斩杀我的弟兄!”

本来钱老五的人就多,大家就在提防,这一下钱老五的人以为对方先下手为强,立即就加入了战团,而裴玉成趁机一下子就冲上了近前,立即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割下了张献忠的头颅,一代枭雄,终于授首!

他砍下了献贼之头,举起来大喝:

“献贼已死,尔等还不投降?!”

历史在这里,发生了较大的偏移。只是范进懒得理会了。

当裴玉成带着献贼首级回到大帐找到范进时,范进正在整理计划的最后部分,见到裴玉成回来,立即道了声“辛苦”。

随后抓着他的手,详细的交代起来。

……

翌日,长乐军浩浩荡荡的往回开拨,由于俘虏实在太多,整个队伍行进的非常慢。

正在队伍休息的间歇,几个人突然跳将出来,大喝:

“西王对我实有再造之恩,我等不愿就此罢休,底下的好汉,哪个还有胆气,咱接起西王的义旗,再杀他女良的官军去!”

只是这几个人的声音,虽然传到好远,但几乎没有人应答,在挨了长乐大兵几鞭子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

是夜,白日里的几个“刺头”又趁着晚饭的机会,上下奔走,终于在看守睡着之后,带着五十几个略有“再举义旗”想法的人,终于动身了。不知为何,这一晚的长乐大兵们的防御极为松散,不仅没有暗哨,就连明哨都睡起了大觉。这让这五十多人更加的猖狂,其中一个甚至去到了长乐大兵的武器库,偷出来一个大车,趁着亮光,发现竟然还有损坏的滑轮弩、鸟铳等物,大家欣喜若狂,如能翻修,定为起事之利器。

大家又偷了足够的粮食后,便趁着月色潜入了黑暗。

这,真的就是游龙入海了吗?

远处长乐军大帐中的一双深邃的眼睛,好似望穿了大帐,洞穿了黑暗,直见到那些再举义旗的好汉们,再次兴风作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