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范进种田 > 第四十六章 再赴宣大

,二话不说,就提供了上好的饭食还有酒菜,又领他到后进的客房休息,真是羡煞旁人。

而且大家都非常恭维他,说到胶东最重人才,赵九蛟既然能够通过那个摸底考试,肯定就是有大学问的先生,更可以进入“范将军”办的私塾念书了。

于是赵九蛟就对此次南下之行充满了期待。

到了半个月后,赵九蛟终于来到了那个“范将军”的领地——胶州县。

他刚过青州府之后,便感觉眼前豁然开朗。

这莱州地界的路,咋修得如此之宽?

胶州附近有很多人力的小二轮车,方便大家出行。而且还有很多的四个轮子的马车,停在路边招揽生意。

范进将升级换代淘汰下来的马车,全部放到了民间。大大方便了长乐军百姓们的生活。

赵九蛟问了问价钱,从这里到胶州城内的安置点,人力车要五枚铜子儿,而四轮马车却要一钱银子。赵九蛟是标准的屌丝,直接选择了人力车。

同时去往安置点的人还有不少,但他们的衣着整洁、精神饱满,看上去并不是流民。

赵九蛟便和他们一道,往东去了。下车后,他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慢慢的走到了所谓的“公共马车”车站入口,听刚才的人说,想要去到胶州各个办事的地方,乘坐“公共马车”就对了。否则道路太宽,路程太远,容易出危险不说,还格外的疲惫。

之前天津莱州商馆的人给了他一两银子,赵九蛟好久都没见到成色这么好的银两了,此时车站上不下几十号人,让赵九蛟紧张的紧紧捂住了里面的口袋。

一方面担心人多手杂,另一方面,还担心这“公共马车”乘坐的价格不菲。

当一辆两匹马拉着的华丽的四个轮子的马车缓缓驶来时,赵九蛟惊呆了。

在马车的一侧,一个小厮打开了靠近道路的门,赵九蛟数了数,这么华丽的马车,竟然下来了十五个人。

“竟然能坐下这么多人?a不会很挤?”赵九蛟先是有些担心,随后看了看车辆的前脸,上面有一个大大的牌子,上书“陆?市政厅——安置点”。

“看来,我坐这个劳什子马车,倒还真的对了”

随后,他按耐住自己第一次坐四轮马车的激动心情,懵里懵懂地看别人排队买票。他舍不得拿出那锭银子来买票,便拿出了那个路引,希望跟着大家一起上车。

结果非常出人意外,那个开门小厮见到纯铜冲压的路引之后,竟然十分的客气。连忙将他迎上马车,随后指着一个靠窗的位置说道:

“这位先生,您可是未来的长乐长官,这个知识人才专座就由你来座了!”

赵九蛟一顿迷糊,怎么还“专座”?反正不要钱,他直接一拱手,就窜了上来。

人真的很多!这一天正好恰逢着长乐军的周末,身后感觉是被推着进马车的,然后车厢里面好多人,他就糊里糊涂地自觉走到那个座位。

两个站很快就到了安置点,结果就是人太多,卡着行李,出不来了,结果那开门小厮却很淡定地说,没事,您下个站再出去,然后再坐回安置点站。

当最终站到一个巨型的五层建筑面前时,赵九蛟已经震撼的无以复加,怎么说呢,宽阔的马路、高耸的建筑,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流,让他感觉是震撼而温柔。

震撼是因为胶州各地都非常的“大”,温柔是因为胶州当地的包容。

譬如在这个十字形的路口这里,安置点,非常普通的名字,结果却是五层大厦,它呈现的是一个大城市的繁华。沿路店铺林立,南北商品,贩货广场,还有街上穿着特殊,但清丽脱俗的众多女子。

而这个安置点再往东去,便是几座校园,分别是胶东学院的工程分部,医学分部。据刚才在“公共马车”上的人说,校园的安宁硬是把墙外繁华世俗牢牢的挡住,只要到了那里,就会感觉到宁静和舒畅,而且,那里也是新人考试的地方,一时间,让赵九蛟是万分的向往,恨不得立即办完安置点的事儿,飞过院墙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