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本王拒绝上朝 > 第二百一十章 香消玉殒

于是就在苏皖的父皇拒绝了他们的上门说媒之后没有多久,就传出了姜家二小姐这两天天天在闹自杀的事情。

光是上吊就好几回,还好被人救了下来。

之后的几天她算是发现上吊是没有用的,毕竟男人最烦的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而且她也没有真的出什么事,对方自然也不会想着担心她。

于是她又开始想着有什么比较厉害的方法,结果她居然想到了假死药。

假死药假死药,顾名思义就是能让人假装死亡的药物,这种药若不是顶级的医师是根本配不出来的。

这江南能配出这药的也只有药师谷的那几个精通医术的了,若是普通弟子都是不行的。

那她怎可能会从这江湖骗子手里里买到真的假死药,重点是这个假死药是真的毒药,吃的少可以救回来也就和假死差不多,吃多了是一定会没命的。

就算是大罗神仙也救不了的。

可是谁知道这小姐为了效果,竟然吃掉了所有的药,最后的结果就是第二天一早被丫鬟发现连尸体都凉了。

“老爷,老爷,不好了不好啦。小姐,小姐,她自尽了。“

“你在胡说些什么?昨晚上不是还是好的吗?你守了她一夜不都没事。这一大早的胡说八道些什么呢?”

“老爷,老爷,我真的没有胡说八道。我也不知道,小姐从哪里弄来的毒药,结果今儿一早上小姐连身子都凉了。”

这姜家老爷一大早就知道了自己女儿没了的事情,心里万般不是滋味。

他这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唯独她这个女儿真的是她的骄傲。

他大女儿不争气,也就会说个媒,亲爱的,人家虽说不是多有钱,也算得上是当地的大户。

而他这个小女儿则是无论是长相,还是才学都是万中挑一的。

可是谁知道她竟然会为了一个男人,丢了性命。

而当苏皖和上官熙儿知道此事的时候,已经是到了当天的晚上。

苏皖本想着不去的,可是上官熙儿觉得还是去看看比较好,最后也只好去看看。

刚刚到对方的府里,就看她的父亲拿着刀要杀了他。

苏皖觉得很可笑,从头至尾,他什么也没有做。

他拒绝了她,可是她却一如既往的赖着他。

她一哭二闹三上吊,他也没有表示什么。

就是想要说他真的真的不喜欢她,可是对方呢,却一点都不领情。

而后上官熙儿检查了她喝茶的那个碗,发现了碗里还有剩余的假死药。

其实这个药确实是假死药的药方,只是这个假死药一定要控制住量。

很明显,她的用量太大了,所以她丢了性命。

本想着靠这一点东西博得同情,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怎么了?她得茶水有问题。”

“是假死药的残渣。不过她的有些大了,所以他醒不过来了。”

而当姜老爷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他才突然反应了过来。

原来她这个女儿本来是想夹死,可是结果却真的丢了性命。

“女儿啊,女儿啊你怎么可以这么傻。这假死药能随便吃吗?现在你没了留下爹该怎么办?”

“伯父,我说句实在的。谁不说他这是咎由自取?但是这也是他自己的决定。他读了那么多圣贤书,可是还是做出了这些小家女子才会做出的事情。只能说,他读的书都太片面了。”

其实从他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他就想这么说。

只是那时自己的夫人不高兴也不便多说些什么,而且那时候都说的任何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对方觉得你对他有意思的东西。

“伯父请您节哀,逝者不会再回来。您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赶紧下葬,然后好好过你的日子。我想他也不想看到您过的不好吧。”

之后苏皖便带着上官熙儿离开了。

这一路上他们二人都未曾说话,只是在想到底是怎样能让他为了他付出了性命。

回到府上,上官熙儿才主动开口问苏皖。

“皖哥哥,虽然我知道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可是还是觉得这不值得。如果是对方对你有兴趣,那么若是两情相悦,做什么都是应该的。我也可以为了皖哥哥丢了性命。可是这不一样,不是吗?他的死对于你而言。虽然会让你记住他。可是你彻底让它变成了你人生中的过客,不是吗?而这种记得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在未来就会忘记。”

“是的啊。就因为是这样,我也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或许一开始就不应该和她搭这个话。或是从一开始我就不该参加这个赛事。”

其实苏皖只是不知道,当初他的六哥也曾经被这样死缠烂打过。

只不过那时候的他还比较理智,不会这样一哭二闹三上吊吧了。

而且,他那六哥待在这里的时间也十分短暂,几乎是比完赛就回到皇城了,并没有在这个城镇里久留,所以也没办法让他有这个机会。

或许就是因为他总是把所有的错事都要先放在自己的身上,如果对方不说根本不是他的错。他就永远都会觉得是自己的错。

不论是他登基之后总是发生事情,还是现在这些事情。

他总觉得是不是自己太过于优秀也是错误的,他真的应该遮掩自己的锋芒。

可是他细细一想,他也不是女子,总不能出门儿也戴着面纱吧。

于是他和上官熙儿商量着要不要干脆,找霍瑾让他给他打一副面具,以后出门都走哪儿带哪儿好了。

上官熙儿想了想,这确实不失是一个办法。

若是有些不熟悉的人问起,就说脸受伤了,若是熟人就干脆把面具取了就是了。

于是在江南就出现了一个总是戴着面具的男子,和一个走在哪里都带着一个药箱的女子。

他们总是同进同出,治疗着周围的一些疑难杂症。

有时候女子也会在医馆坐诊,而男子则会在琴馆弹琴。

于是不远处的医馆里总能听见,一阵又一阵悦耳的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