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元阵创世 > 第一百四十二章狭隘的民族主义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域。

赵缺日起初之所以否决了西蕃部落的归附请求,并不是眼前的利益不足够。有着两个灵魂融合后的记忆,赵缺日深知,民族问题不能只顾眼前蝇头小利,贪小利而忘记祖宗血仇,忘记子孙将会面对的一切可能性,赵缺日扪心自问做不到。为了自己目前的一点点政治花环,就罔顾前人后世,这是得多白痴的人才会干的傻事啊!

地球华族自古以来,从远古记事起一直到晋武帝司马炎之前,胡人并没有沾染汉家太多的鲜血,胡人在与汉家政权历次的交手过程中没占到太多便宜。但自晋武帝司马炎开始,一直到华族的后世子孙,胡人蛮夷者所杀汉人流淌的血,足可倾注四海,忘记自己祖宗历史的都是傻逼。

而自晋武帝之后,华族对内的统治越来越严苛,对外的武力防御越来越弱逼,以至于汉族国土居然能被金、元、清轮番侵占,并且建立外族政权,这特么的说起来绝对是自诩为汉族后裔的耻辱。

也许这样的耻辱记忆太多,也使得汉家血脉后裔的脸皮越来越厚,厚到差不多彻底不要脸的程度,对内一个嘴脸,对外一个嘴脸的境地。花费太多的心思用来搞自己人,真要追朔这样的基因,恐怕只能追朔到周朝灭商的根子上。

周朝灭商朝,如果不是当时商朝帝辛的兵力远征胡人,恐怕周朝没那么容易得手。而居然有史书中粉饰周朝得国很正的字眼。有这样的活教材和先例,后世炎黄血脉人的心性又怎能不长歪?

华族历来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地球历史上的华族,每次外族入侵,几乎全是人口锐减的局面。血仇深似海,万万不能以目前蛮夷的低眉顺眼、伏低做小就真的以为可以驾驭这样的族群,并且融入汉家血统之内。且杂种血脉融了进来,还真以为能良好的优化族群,还真以为后世的汉人基因之内的劣根性不够多?

历史太过久远,在久远的历史内真正传承下来的华族族群,自己本身的基因内,有着一些很优秀的基因,但也有着很多很卑鄙的劣根性。赵缺日难以分辨清楚,民族基因内的劣根性到底是不是历史上民族融合带来的后遗症。

真要从人类血脉基因的范畴思考推论,这个可能性相当大。只不过当下人类所有的知识范畴内,人类性格基因是否和人类血脉本身有什么关联性,尚未有太多的研究结论。在后世,这一范畴的研究仅仅是在动物身上有一些开展,且研究的程度还不足够深入和系统,浅尝辄止般的结论,不足以用来佐证赵缺日的猜想。

但尽管如此,赵缺日有必要为了一点点的政治花环,就冒这样的风险么?

在地球,华族几千年的历史不算长,可也不短。赵缺日从来没忘记历史的鲜血教训,赵缺日不想当傻逼,因此就算范仲淹谏言西蕃部落的归附问题时,也没直接松口原因就在于此。

反看华族后来为了所谓的崛起和复兴,又在这个问题上一再的妥协着,对内一再的苛刻着。对这样的国策,说实话赵缺日觉得智力上接受不了这样的思维逻辑,感情上更加难以接受这样的妥协政策。

而这仅仅还只是属于男人的民族主义,至于女人之于外族,哼哼!男人都这吊样,女人对待这样的局面,下彻用说么?无论有多少的傻逼一时半会一个半个的获得了所谓一世安乐,但是敢把这样的傻逼纳入到历史加族群的高度来看么?

不是赵缺日有大男子主义,女人是从来不会这样思考问题的,女人的特性注定了面对外族蛮夷的时候,所谓的众生相中,从宗教的层面来看待这样的现象,会得出相当悲哀的结论。

不知道是哪个傻逼说的一个定义,说看待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要看这个国家女人的自由程度(亦或是受教育程度,反正赵缺日不想就这个话题深究)。这种是似而非的观点,赵缺日觉得持有这样观点的这种人有神棍的潜质,甚至本来就是个神棍。

用女人的自由度或受教育程度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准,却完全忽略社会和男人在其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这在很多方面都是说不通的,但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恐怕都不会认同这个定义。

事实上,在赵缺日的灵魂飘荡到玉芒星前夕,地球上的很多现实问题都和这个有关联。特别突出的恐怕是在中东地区,宗教问题、政治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族群血脉和族群传统范畴内的问题,当族群信仰、传统和所谓文明融合后的价值观相冲突的时候,这些问题终将直指人心。

赵缺日很难认同目前占据了上风的西方价值观,但是对于落在下风的那些国家和族群,赵缺日也仅仅只能表示一点点无谓的同情态度。

换做在玉芒星,赵缺日自己就是当事人,自己就处于这个问题的中心点,因此由不得赵缺日轻忽大意,按照杞人忧天的逻辑来思考,也真不见得赵缺日就是替古人担忧。

范仲淹谏言,在赵缺日提出重新商议一下后,关于西蕃部落的归附请求又开始摆在众人面前。内阁议员除范仲淹外,李迪、余靖、李继昌、张大经、李纲、赵鼎、李光、胡铨八人其中五人持否定意见,一人弃权,两人赞同,最后还是形成了保持原来内阁做出的意见不变的决议。

无论是内阁其他八位议员还是赵缺日,凑在一起讨论来讨论去,最后保持原来内阁做出的决策的同时,也极为认同赵缺日原来提出过的主张。并且在这个主张的基础上,真正形成了大宋王朝系统性的民族政策,这个政策的诞生,标志着玉芒星大宋王朝真正的要走一条狭隘的民族主义路线。

这个政策的核心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虽出自史书左传,但思想内容已经不等同于左传原文。这一原则在赵缺日看来,就算大宋王朝就此保持下去,一直到后世不知多少代人,都是一个难得的好政策。

说句玩笑话,这个政策也满适用于地球中东国家对外政策的,虽然赵缺日和他们自始至终就不会有任何的交集。有时候狭隘的民族主义,真并非一无是处,这是一个人立身在这个世界上,处于自己族群和外人间,区别内外的原则性立场。

人一旦丧失了这个立场,谈什么都是妄言谬语,都不值一驳,尤其华裔更是如此。

而赵缺日,正是要在玉芒星上大宋王朝的当前内践行这个思想,做一个坚定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并且还要把这个主义继续传承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