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元阵创世 > 第一百六十七章静夜焚香话红楼

两姊妹白日里过了个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吉吉庆庆的庆生美人宴,宴罢,姊妹俩个舍不得散去,为等赵缺日回转,手持红楼梦,竟凑在灯下,倚在暖塌上各自品起了书来。

却说赵缺日持晚辈礼仪,送别完了一众长辈,转回坤宁宫,见两姊妹正灯下看书,自己进了书房,两人犹自未觉。赵缺日也没惊扰了两人,自顾自的取了大内宫廷精心内造的小小檀香丸,添置在炉上,等到香燃时突然想起,自己这似乎是弄反了......。

原有红袖添香夜读书。此番情景,夜是良夜,香也添置了,自己却无论如何也论不上是红袖。可眼前自己又该算是什么?静夜焚香求真趣?......正自怔怔出神的想着,没曾想赵芸闻得一阵檀香气袭来,抬眼一瞥,发现赵缺日怔怔的站在香炉之前,也不知在想什么。

赵芸搁下手中的红楼梦,走到赵缺日旁,挽起手,悄声问道:“官家在想什么?独自发愣?那边去坐下罢!”

赵缺日见是赵芸,便随着走向暖塌边。赵姬听见人声,这时也放下了书,迎了迎,服侍着赵缺日坐下。赵缺日见到两姊妹温柔解意,也就闲扯两句,说你俩这么迷红楼,却不知又怎生评这一部书的。

赵姬见赵缺日闲聊中有考校自己姐妹的意思,也就仔仔细细的说了一番自己的读书感言,赵姬道:“官家如今写的这本书,竟和前几本戏剧调了个精致的分别,一本书活生生的把世俗福贵之家搁在眼前,人心世故,风俗雅趣,情思爱恨,无所不包,由着人品赏,真真玲珑妙手,实乃神作也!”

赵芸此时也插道:“更为难得的是书中人物栩栩如生,竟如身边的那些个家人,子弟姐妹全有,亲戚故旧俱在般,让人读了为之一暖。待见到结局没了个下场,竟如刀绞般悲不可抑,只得赶紧再从头翻看,如今看到第七十回,再不敢往下看了。谁曾想反复品赏间,越读越觉得以往读的浅了,越读味道越多,到了最后竟是品出喜中含泪、美里蕴悲的情绪来。”

赵缺日正待应答,赵姬此刻抢着又道:“以往眼睛都盯着姐姐妹妹、哥哥嫂嫂之间,后来眼睛却落在了那些个边边角角的小人物上。如今我竟觉得我们姐妹天真的不成人样,未经历过那人世艰难,看到了几个有意思却又让人忍不住既敬且怜的人物,也不知说的对不对,官家且与我们分说分说这部奇书,也好让我姐妹能通通透透的看个清清楚楚!”

赵缺日道:“你姐妹能看到如此境界,倒也难得了!这部书原是我修为高深之后,静坐神游中,巧遇那不知是何方的贤人,只知其人姓曹,字梦阮,号雪芹,名已不可考的奇士,借着我的手写将给你们看的。”

赵姬赵芸两姊妹从没听赵缺日说起过这个,乍一听见如此玄而又玄的隐秘,两双多情的凤眼只瞪得珠圆,屏神静气的听赵缺日在那里交代这部书身世。

赵缺日道:“雪芹先生虽具大才,然命运多舛,方交代完毕此书于我,便撒手人寰。吾不忍先生一番心血白白被埋没,又见你两姊妹闹着要看书,顺手就把雪芹先生的心血录了出来,如今得了你姐妹的青眼,收获你姐妹的眼泪,这书方才算得上是有了知己,我亦总算不负雪芹先生之嘱托了。”

赵姬听到这,忍不酌奇问道:“官家神游如何会有这般奇遇仙缘?想来也应算得上是雪芹先生的知己罢!雪芹先生才秀遭天妒,恐怕也是有的!此书成就之奇,怪道我读这书时总觉有一股子看透了人世间的至喜至悲。可能也正是因为雪芹先生看透了世情,这才被这位先生精精致致的砸烂在我们眼前,想来是要我等有福阅览此书者警醒觉悟罢了。如今听得官家的交代,我好像有些明白了个中缘由了!”

赵缺日点了点头,有些赞叹似的说道:“雪芹先生呕心沥血,成书全凭着胸中一口气在支撑,皇后心思难得,竟能理解至此。这本书原就是惊扰了鬼神、天地之间的一本奇作。此书之奇奇就奇在正反皆有文章,叙事伏显有度,前头不经意一提,后面就酝酿成了一樽妙不可言的美酒,樽樽密布,阅文如饮,不觉之间便已沉醉。景物事务杂学旁收,涉手成趣,信手拈来。无一处正笔,复笔。无一处闲笔,呆笔。且此中暗蕴修行之道,你姐妹可细细参悟一二,或有所得。”

赵缺日顿了顿,又道:“只不过要参悟书中修行之大道,实乃应要细细留心那其中的人物性格命运。人之性格,最是玄奇,虽一母同胞,亦是如同那天地之珍爱,经妙手雕琢后成就的彼此,再无一人形神俱重。”

赵芸皱起小巧的鼻翼,问道:“官家如此说来,也有道理。我如今到要请教官家,在官家眼里,着眼最有意者当属书中何人?”

赵缺日望着赵芸那小巧精致的眉眼,一副求知的模样,有心为难为难她,便问:“在芸妃看来,我会意属于何人?”

赵芸这回皱起的却又是淡蹙的弯眉,说道:“官家好无赖!明明是人家再问你,如今你倒好,偏偏来为难妾身!可依着我猜,官家应该意属在那些个不起眼的人物身上。只是具体何人,妾身实在说不上来。”

赵缺日听得此言,不由得笑着说道:“芸妃算是了解我!我对红楼一书,通篇看下来,原也是被迷花了眼的,可随着修为的渐渐精深,如今也就只留有一个刘姥姥还在眼里,皇后和芸妃可知这其中的缘故?”

赵姬沉思片刻,不得其解,只得摇了摇头道:“妾身实在领会不到这其间的玄妙,还望管家解惑!”

赵芸也跟着摇了摇头,赵缺日叹了口气,道:“我虽出身贵胄,如今也是位至帝王,可三岁便随着师父过活,着实苦了几年奔波。及至年岁稍长,方在汉武王朝武王爷家安顿了下来,虽说安顿了,可也是寄居于门下,终日的收敛着天性,直至宿慧觉醒,方摆脱了拘束在性情之上的枷锁。”

赵姬赵芸姐妹听赵缺日说起小时候久远的事,一时间被吸引住了。

“之所以和你们说这个,是因为我在刘姥姥身上分明看见了生而为人的艰难。刘姥姥进荣国府、大观园,不多的场景之中,我看到了一个委屈着做人,做到了极致的美和真。在红楼梦的收尾章节里,又看到了刘姥姥这个既美且真中的善,这是人的最了不得的品行,居然在一个人身上全都具备了,此实是我辈修行之人值得去践行的一个高度。”

此时两姐妹又听见赵缺日剖析刘姥姥有理有据,不由得“嗯”声表示很是认同,身子半歪半坐,手杵着香腮搁在暖塌的小几之上,两姐妹只顾着注意赵缺日继续往下说。

赵缺日道:“人身上,都有着三个主体,他、我、神!他我神和肉身,方才组成为我这个完整的人。他是人的天性、本能。天性本能自人出世,就要好好将养,不到14、5、6岁不可矩住,使之成长不全,有所缺陷。至于这个我,是在一个人懵懂到认知完全这个世界之后,主体客体之间融合而成的,这个我需要的又是好好的*学习,成长之间,很是需要尊长精心照顾,自身刻苦方能造就。”

“至于最后的这个神,乃是在这个我主导自己的一切之后,重点去强化的一个。至于如何强化,很多人都是不知其然,亦不知其所以然的碰运气罢了。我的方法是感通世情,虽未必会有良好效果,但亦是我一个尝试性探索。我之所以眼里还有这个刘姥姥,除了我的身世成长使得我能理解这个刘姥姥外,也是因为感通世情的需要,来强化这个我的神罢了。”

赵缺日说完,看看夜色已深,于是就此打住,三人就寝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