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元阵创世 > 第一百八十四章叩问自我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记忆特征,但是很少有人真正的关注过记忆的工作机制,对于常人来说,记忆分为三大部分,一部分被用作为学习,一部分被用作体验,一部分被用来回顾。

对照记忆三大部分,这里有三个对应的问题,为什么学习从来是针对的未知?为什么体验从来是追求愉悦?为什么回顾总是有清晰和模糊的自我处理?

很难展开,很不好展开的继续往下。虽然赵缺日的灵魂经过了一次进化,但是修为还不足以支撑禅定修持之中,完全的把这些延展开来,搞个清楚明白。

简单的来说,对于赵缺日自己,记忆之中的某些痕迹,有刻骨铭心的,也有转瞬即忘的。除了记忆的黑白色彩之外,还有一大部分的记忆被忽略了,这一部分可以称之为记忆灰,准确的说是记忆的灰度范畴。

记忆灰沉淀在人的灵魂里,只有特定的时候会被偶然的事件或心血来潮唤醒,而平时,是不显山水的留存着,好比在电脑角落里面的那些文档一样,从不干扰平时的灵魂生活常态。

赵缺日不知道其他人的状态,只知道自己近来时常在记忆灰之内游荡。但是查看自己本身,赵缺日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进化的后遗症发作了。赵缺日最近时常会回想起来一些自己的往事,这些往事大概可以归类为幸福类、痛苦类、获得类、失去类等。

赵缺日无聊的把这些做了简单归类了的记忆逐一的统计了一下发现,自己的生命质量,如果类比其他人,恐怕只能算是中下水准,这个中下水准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很简单,在各大类的记忆之中,按照简单的百分比占比就能看出来,原来自己不开心的、痛苦的、纠结的往事居然比幸福的、自豪的要多得多。

赵缺日最近的禅定修持,是静下心,把自己记忆的灰度范畴好好的主动的整理了整理。记忆灰度总是灵魂印记里面占比最大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关乎于自己的灵魂完美程度。

提到了灵魂完美程度,但凡修士都知道,一个完美的灵魂是渡劫成败的关键要素,就算多重视都不为过,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以时间为主干的记忆和以关联性人物为主干的记忆,交错而又浑然不可分割,所有在自己灵魂记忆里面留下了印记的人和时间线事件,无论给自己的好与坏的感受度程度,从修士的角度而言,都应该心存感谢。

这种感谢还真不是虚假式的姿态,因为这都是自己灵魂进化时的养料,一个人能在常态之下体验到的灵魂感的多与寡,好比是一个人所作的训练度的多与寡。

天道法则很公平,在限定的鲜活生命状态里,同等量的给予相同量的时间线事件。至于人物线事件,这关乎于个人自己的圈子大小。与其他人相比,区别在什么地方?一个区别在于人物线事件,另一个区别在于时间线事件之后的记忆留存。

心理学里面有一种提法,构成人生的时间,白天和黑夜一样多,构成人的欢乐和痛苦相对而言,也应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客观的法则之下,自己主观的调适灵魂记忆存储,并且催眠式的暗示自己,要多留存欢乐记忆,少留存痛苦。

自认为生活的幸福的莫不如是,可是生命的幸福真的就是这么简单么?或者我们换一种方式来看看,假如这个立论成立,那把自己的记忆完全的调适成为单纯的欢乐会不会就是灵魂的完美?

一个由单纯的欢乐时间线事件构成的记忆,是不是就算获得了生命的真正幸福?

在赵缺日看来,那不能称之为幸福。灵魂的幸福从来都不单纯,如若记忆之中没有劫后重生的庆幸、没有凤凰磐涅般的洗练,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一元类记忆,在复杂的生存构成的生活面前,没有享受到千般滋万种味,灵魂又怎么可能称之为完整?灵魂又怎么可能达到完美?

而这里还应有一个重要的标准,那就是无论经历过什么,在时间线事件之后,灵魂从没有低于道德标尺水准的,或者标准进化到更加完整的道德标准,才能称之为完美,虽然这个完美依旧会有缺憾。

这是一个不需要公开的条件,这也是一个修士在禅定修持之时扪心自问的问题。

叩问自我,这是一个正常的成熟灵魂应该时常具备的灵魂生活状态。放到修士者范畴,这个标准就应该更加的高,更加的严。

所有宗教无非也就是在叩问自我之时,指导你给你一种标准、甚至是方式方法。宗教中本质上也就只有这个部分是有价值的,至于宗教的其它,都可以忽略。

或者说如果宗教中的内容还涉及到其他部分,都应该属于忽悠范畴,目的只有一个,让你觉得高大上,让你信但又搞不清楚。

“迷信,乃信而不知是也”指的就是这个状态。

智慧生命独有却又不会独有。

这个世界上宇宙里,从无量视角的角度来看,智慧生命不可能只有人类独一种存在。

从细微视角的角度看,就算是自己,前一刻和现在时都不一样,更遑论未来时。

所以佛家在这个立论的基础上忽悠出三个偶像,一个过去佛、一个现在佛、一个未来佛。

修持过去的,无非是在灵魂记忆里面演化式的完善和完成灵魂的完整和完美。

众生绝大部分,都是修持现在的。至于怎么修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无论表象的高低,本质无有差别。

而修持未来的,怎么才算是修持未来?如果要列出关键词,学习这个词算得上是基础的基础。除此而外呢?每人自己去找自己的修持关键词吧!

这里着重地说明过去、现在、未来,是赵缺日要从修士的标准,把灵魂的模糊化认识变为清晰的,虽然这里涉及到心理学和宗教,但是并非就是心理学和宗教。

宗教之内,最高的标准就是灵魂的修持完整和完美,除此之外,都是值得杀尽斩绝的魔。从这个角度看,假如这世间如果真要神佛现世,那还真得是世间的庙宇和香火从此消失殆尽才有可能。

完整的强大的宗教提供的总体来说,由三大部分构成:过去的正确认知方式,现在的修持方法,未来的希望和方向。

神!这也是近来赵缺日提及比较频繁的一个字!这个字既是一个描述,也是一个名词,更是一种状态!

或者这样解释更加普及化,人的灵魂里面,有着神的驻扎,离得远和近,完全看自己的灵魂完美程度。至于奢求自己真正的和神融合为一体,那是渡劫飞升之后才能拥有的可能性境界。

叩问自我,从来都不是自我麻醉。叩问自我,乃是自我开悟。有问有所答,有答有所思,有思有所得,方是禅定叩问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