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元阵创世 > 第一百九十七章从公私到道德的启示

东方文明中传统的公,也是政治上的公。有多少的公的价值定义,对应的就有多少的私的价值定义。而公私观,是人们对公与私及其关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公的定义,是社会、民族、阶级、集体整体利益和公共事务。私是个人利益和个人私事。个人可以对应社会、对应民族、对应阶级、对应集体。由此可以看出,个人价值是人类文明价值体系之中的最基础构成。

公与私,是人类自从文明诞生以来,就是人类历史中贯穿始终的、极其重要的价值体系。迄今为止的所有的人类文明的价值体系中,都能找到公私价值观。

公与私的定义不复杂,复杂的是在社会状态下,把公私价值观延展到社会全阶层之中,社会各个角落的方方面面,获得理想的衡准化,进而达到社会文明的理想标准。

东方文明初始阶段,在文明快速发展的历史中,树立起了若干的价值体系典范,这些体系就是放在今天,也有着极高的合理性。例如社会道德伦理价值体系,社会政治制度价值体系。

当代社会,如果归类和审看社会道德和政治制度,谁能说这里面没有东方传统文明之中的道德伦理价值体系和政治制度价值体系这两大模板和影子?

有了这样的超前性,才有了东方文明领先世界其它文明上千年的光辉史。那时候的东方,说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是一点都没有吹牛的事实。

时间从不停止,转眼就到了近现代。

在近代,东方文明被野蛮族群统治时期,陷入了昏聩老朽境地,完全不符合东方文明的血统精神。天道法则很公平,东方文明没有再次引领人类文明的进化,天道法则就把这个机会给了西方文明。在这时期,西方文明把这个人类文明中的公私价值体系,被他们搞成了这样主义、那样制度,而且居然被他们搞成了成功的样板。

在这个时间线内,同时期的东方文明,由于另一个人类价值体系中的超前性,加上东方文明的政治制度的严密性,使得在传统的东方文明教育体系内,缺失了真正的追求公私价值精神。正是由于缺失了追求真正的公私价值的精神,使得东方文明在近现代没有在西方文明进步的同时,与之同时一起进步。

可以说,近现代东方文明的失败,是公私价值追求的缺位造成的政治变革失败。以至于后来的东方的天才们,需要去把西方的公私体系中的价值观借来用,最后才在艰难的困境之中,最终获得了东方文明的再次站立起来的成功和成就。

当东方文明再次站起来之后。西方在有了自己大本营的样板外加东方文明凤凰涅盘样板,最近百年不到的时间以来,西方拿着这个样板那个样板到处忽悠、到处使坏,也是由于贫穷乍富之后的显摆。他们完全不会去思考,这样的显摆和忽悠,会给现代人类社会造成多大的创伤和苦痛。现代社会的矛盾和战争,难道不是在这样背景之下发生的吗?

公与私,在现代文明的价值体系之中,经由西方人的着书立说,产生了两大阵营流派,进而提升到政治范畴和政治高度,按照价值观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体制。近代以来人类的所有矛盾和战争,基本上都是不同的政治体制围绕着这个价值体系展开的。

这虽然是一种春秋笔法式的议论和叙述,但是大体上符合历史发展事实。

除了公与私,人类社会文明中,还需要另一大价值体系的补充,这个社会文明才算得上是基本完整。西方文明本就没有的东西,东方文明可不能把自己的好家当再当作垃圾给丢了。

在前人遗留下的文物方面,东方人就干过和经常干着这样的蠢事。在文明的大范畴,再犯这样的错误,那东方人中自诩为精英的那些人,如果还要脸的话,真的可以自杀以谢族群国民了!愚蠢不能作为出卖族群和国家的理由,这种理由不在原谅的范围。

这个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伦理道德。社会伦理价值体系,在传统的东方文明中,大约可以归类为三纲五常四维八德十义。抛开重复部分,剩下的就是真正的东方文明价值精髓。在今天看来,这里面的一部分价值因为缺失了真正的公私价值的融合,以至于东方文明下的人们在享受先进文明的同时,也饱受其害。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个三纲是过度发挥了的伦理道德,如果适度,在现代同样具有价值。

五常:仁、义、礼、智、信。

四维:礼、义、廉、耻。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三字经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妇从、兄友、弟恭、朋谊,友信、君敬、臣忠。礼记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凡是受过东方传统文化滋养成长的人,无需翻译,就字义背后的伦理价值,把重叠的部分合并,把价值之中缺乏了真正的公私精神部分丢开,谁敢说剩下的这些在当前时下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不仅具有存在的价值,赵缺日认为的是,现代社会正是因为缺少了这些传统价值,以至于现代人类的价值观出现了大面积坍塌现象。

特别是在工业时代下,那些所谓的商界大佬们,牛逼吹的山响,在经营之道获得的成功居然理所当然的自我陶醉为精神境界的成功,最可气的是还有媒体的火上浇油式的吹捧,这特么的找谁说理去?

东方文明犯过的错误是:抱着传统的道德伦理价值体系过度发挥,使得自身文明造成了历史性倒退。

自汉代以来,以儒家倡导的孝作为伦常核心,也作为治理天下的基础。道德治理以孝为核心点,发展出一整套严密的道德伦常体系。之后的历史朝代,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绞尽脑汁的修修补补。

应该这样说,假如传统的文化里,如果不是发挥过度这一整套道德伦理逻辑体系,那东方文明可称为人类史上最最优秀的文明,没有之一。现在的反思是,在我们的文化基因内,针对今天的很多社会问题现状,都是传统范畴内道德伦理中被预设过的问题。

先人们的超前思维,深刻程度令人赞叹不已。

今天的现代人应该都知道,客观世界的规律,一旦过度就是错误。所以,我们今天可以这样理解为,东方文明最好的传统是这一部分,最糟糕的也是这一部分。如果能在合理的范畴之下坚持这个传统,那东方文明之下的人们,今天不会出现对着禽兽一般的杂种们产生崇拜的思潮。

族群之所以区别内外,区别人和杂种,核心就是这个价值观作为的根本。

西方文明没有五伦的讲究,没有严密的社会道德框架,他们虽然在一定范畴也讲就所谓的道德,但是道德逻辑粗糙不堪,与现代人类社会的文明水准完全不相匹配。

因为佐证这一点的是,现代社会问题,从两性问题延申到家庭问题,从家庭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就是因为没有东方文明中的预设性。可悲的是,我们的预设超前思维,被带偏了,或者说被忽悠瘸了。

东方文化中的这个传统,并没有在今天被完美继承,缘由当然无需深究,这是历史中的政治问题,前人的毁誉得失自有前人自己去背负。今天看来,我们也正在处于历史中的政治状态之下,我们的历史责任,亦会在将来被后人们所评价。

回过来我们再看以传统价值的核心的现实意义,今天的人们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后,绝大部分人们基本完全满足了人生中的物质需求,可是当物质文明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后,今天的人们同样的陷入了所谓的物质追求过度状态。这个错误照样类比我们先人,我们是不可以以指责的心态去看待先人,而对自己没有反思的。

工业时代的社会问题,就是极力追求物质文明造成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不能说这个方向有错谬,但是按照赵缺日的理解来看,城市化程度越高,现实社会过度化追求物质就越加严重。因为城市病是今天文明状态下的常态,这个病症渗透于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进而造成极大的社会失衡。

在这种失衡之下,赵缺日对比传统时发现,人们对人生的追求并没有因此超越前人,在人生的境界要求上,甚至更低了。

传统启示,早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在那里,只不过我们一直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