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我当和尚那些年 > 第二百一十三章弑师篡位

我听了大惊,连忙回头一看:

只见一个高瘦的道人站在石门外,满脸杀气地看着我,脸上尽是鄙夷、胜利的神色。

“你是何人?”我怒道,“想必诸葛前辈便是你下手杀害的罢?”

“哈哈……”那道士仰天笑道,“诸葛青云好健忘啊,我便是你的师兄啊!今天为兄为你脱离苦海、生升极乐,师弟你当感谢为兄才是……可是师弟似乎并没有感恩之意反有忿愤之心,这是何道理?”

“你是何人?”我骈指如戟喝道,“谁是你的师弟?!”

我喝罢,抬头细细观察洞口那道人:

只见到他,金冠束发、散发披肩,青衣麻鞋、肩挂拂尘。

瘦马脸上、卧蚕眉,丹凤眼明若朗星,唇若涂朱……一张马脸上满是鄙夷、得意之色。

“你是公孙策还是他的大弟子清逸?”我指着他怒道,“有其师必有其徒,藏头露尾、鬼鬼祟祟,装神弄鬼、弄虚作假!”

“你私闯禁地、目无尊长,”那道士骈指如戟指着我喝道,“你是何人?还不快快束手就擒、更待何时?!”

“本人乃自小在灵山上跟随空月禅师修炼的关门弟子,法名空山。是专门渡劫与消灭人间的妖魔鬼怪的法师!”

“哦……我刚炼成的阴尸郑敏慧便是你小子消灭的罢?!”

“是的……降妖除魔、惩恶扬善是我辈修身向佛之人的份内之事,当仁不让!”

“哼,佛道两家从来都是井水不犯河水……你小子伸手如此一搅和,你这是有意将佛道两家放在敌对的位子上吗?你这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吗?!”

“且慢……大徒弟清逸,你这招‘瞒天过海’、‘李代桃僵’之计瞒得了你那帮愚蠢的师弟,可却瞒不我空山大师!”

“满口胡言……!”

“你这弑师篡位的恶行,是你自己说出来呢还是我来告诉你?”

“放肆……!你哪只眼看到我弑师篡位了?说不出来我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算你说对了……在下还真的有一只与众不同的‘慧眼’,能看出你这几天言行想法。”

“哼!”

“这事情是这样的……”

这天早上,清逸来到公孙策的禅房前给师父请安。

公孙笨令他到屋里说话,有重要的事情要托付与他。

清逸只好推门进去看看,不知道师父要托付甚么重要的事给他。

只见公孙策靠着床头歪坐在云床上,见清逸进来便叫他到云床前有气无力地问道:“你师叔在山后面的‘黑龙潭’里如何了?”

“还是老样子……”清逸躬身道,“还是对师父您骂不绝口,秘籍一事却只字未提。”

“他是如何咒骂你师父的?”

“都是些不堪入耳的恶话……弟子不敢学舌!”

“左右无事说来听听!”

“他说……公孙老贼,你为何不死?奸贼,老夫恨不得啖你的骨肉、吸你精血、寝你皮肉!”

“哇……师弟还是没有体验为兄的良苦用心……”

“师父……你又吐血了!”

“无妨……为师自中了你师叔的‘穿心透骨钉’以来,身子就大不如道了。那钉子虽说被你们拔出来了并内服外敷了‘神药续骨膏’,但是为师的身子骨还是象个随时都要崩溃的架子;再加上那钉子上所淬的‘消尸腐骨汤’更是难以承受……十年了,依然还不能下地!”

“师父不必难过,慢慢调养……想必师叔在那洞里也不好受!”

“哦……对了,十年了你师叔既然还是不肯交出‘万法归宗’,等下你就过去将他‘渡劫’了罢!如此双方都有好处:

一者我们也不用再浪费那些无用的饭菜了;再者你师叔也可以彻底解脱了,不再遭受那些无休无止的罪过!”

“好,谨遵师命!”

这时,外面有个道士声称,药汤已到该吃药了。

清逸回身到房门口打开门从那道士手里接过正在冒着热气的汤药,一手拉上门并自衣袋里取出一个小袋药粉撒在药汤里,然后再转回来:“师父,药汤来了……您就趁热喝了罢。”

“哦,好罢,”公孙策有气无力地道,“十年了多亏你大弟子的细心照顾,虽说病情好转缓慢,但还是得谢谢你啊!”

“师父说哪里话来?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父有恙弟子小心侍候是天经地义之事,”清逸将瓦碗放在床头边上,神色有异地说道,“师父就请将药汤喝了罢?!”

“好罢,”公孙策将瓦碗慢慢地将药汤喝了下去,疑惑道,“清逸……这药汤似与平日不同,有股辛苦味道。”

“因为弟子见到师父久治不愈……弟子便私下里给师父加了一味药。”

“何味药?”

“‘酥筋软骨散’!”

“甚么?……清逸,那‘酥筋软骨散’是毒药,你不知道?!”

“也不尽然,只是将敌人的内功消散而已……”

“你?清逸……你这是弑师,是欺师灭祖啊你知道吗?!”

“我知道,我还知道师父您内功深厚、骨骼坚硬,因而头几年就开始给你搭配这味药,只是配伍隐秘师父一时感觉不出来而已……哈哈!”

“你?清逸……真想不到你竟然是条埋伏多年的白眼狼!”

“彼此彼此……师父您陷害师叔的手段也不弱啊!”

公孙策捶胸顿足,忽然仰倒床上,蓬头垢面仰天长叹:“师父……想不到公孙策一世英明、纵横天下,到头来竟然还是栽在了自己苦心陪养多年的大弟子手里……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啊!……大弟子竟然是自己身边埋伏多年的白眼狼,自己竟然还一时看不出来,真的是‘可悲可叹复可哀’啊!”

“师父,您就不必再感叹或后悔了,还是赶紧想想目前的情况罢?哈哈……”

“你意欲何为?”

“师父不必激动,让弟子慢慢道来……师父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岂不闻古人圣贤尧舜让贤故事?”

“逆子……你是想让老夫让位?!”

“嘿,师父……岂不闻‘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又云‘天下者唯有德者居之’又曰‘得民心者得下’……”

“哼――!竖子安得训我!”

“师父……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师父既已是风蚀残年、日落西山,尚且身负顽疾、康复无望,还不如趁早将掌门的位子让与弟子,免得一派道观在自己的手里毁于一旦!”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