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龙游天下 > 第70章 陈年往事

在我们进退维谷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跳出,然后用局外人的眼光来看局中人,在合适的时候出手,重新进入这个局中。

农家小院的日子是劳累的,但这里安全。邢孑若累了一天,所以等杨彩衣她们一散会,他就爬上榻睡觉,他和邢墨线被安排在柴房里,这样一是方便照顾邢阡陌,二是这里的住处也不宽敞。

第二日,天阴着,不过好在雨已经停了,他们一早用过早饭后,老宋就叫上了邢孑若,带他出门去集市上采购日常用物,能够不用留在房间里照顾叔叔,到外面看看,邢孑若还是很乐意的。

老宋身披蓑衣斗笠,背着一个大竹篓,又从正屋的房檐下取下一套蓑衣来,让他也穿上。邢孑若披上了,感觉大邢适,就是有点扎人,老宋又丢给他一只斗笠,道:“看这天,还有雨,我们要快去快回!”

邢孑若也背起了一只小竹篓跟着老宋就出了门,一只大黄狗冲他们叫了几声,送他们离去。门前走不到百十步,就是一道石堤,不过也有野草从石缝里钻出。

邢孑若在堤岸上甩掉鞋子上的泥,就见老宋已经走到堤岸下的渡口,上了船,对他招呼:“孑若伢子,快上船啦!”

邢孑若也用武昌话回答:“伯翁,我这就到了!”说着纵身提气,双脚一点石堤,身体凌空而起,瞅准了小船的舱口,稳稳落了下,但还是将小船弄的左右椅,老宋一点竹竿,稳住了小船,然后就驾船离开了渡口。

因为先前也在这里住过,所以邢孑若跟他也不算陌生,而且老宋这人很容易相处,就是他的武昌话有些听不明白,但接触的久了,也就好懂了。

邢孑若坐在船舱里,摘下了斗笠和竹篓,然后就问道:“宋伯翁,你跟我阡陌叔是如何认识的?也是在这里吗?我看你们俩交情很深啊!”

老宋抬头向远处望去,一边摇橹,一边回答:“说来话长喽,我跟你阡陌叔已经认识有快二十年了,当时我还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年轻人,邢阡陌也还是一个跟你这般年龄的后生小子,他跟着他爹走江湖路过武昌,在我家里借宿,我们就认识了。”

这一切仿佛就是一个故事,也是在一个多雨的秋夜,邢阡陌跟着他爹邢自章一身雨水,踏着泥泞的道路,又累又饿,终于发现了一道光亮从前面射出。爷俩大喜,邢阡陌搀扶着大喘气的老爹向光亮处赶去,但发现这光亮很快又熄灭了。

邢阡陌问道他爹疑问:“阿爷,会不会是孩儿眼花了,那亮光没有了!”

邢自章回答:“傻孩子,胡说,你年纪轻轻怎会看花眼?定是那灯被人吹灭了,前面有人,我们找到那里,就可以借宿一宿了。”

邢阡陌搀着他爹继续往前摸去,也不知走了多久,发现了一道白色的石堤,邢自章就坐在石堤上歇息,邢阡陌继续往前摸去,不料脚下一空,一头栽下,然后在杂草和泥地里打滚着就落入了河水里。

邢自章见儿子突然从眼前消失,不由大惊,忙起身呼喊,很快就听到儿子的呼救声,正是从前面发出,他想要去营救,但收回了脚,发现前面是处斜坡。

灯光再次亮起,给黑夜中的人以光明和希望。

一个老丈闻声忙把船桨伸了出来,用武昌口音道:“快抓住船桨,我拉你上来!”慌乱中,邢阡陌两手乱抓,这样抓住了船桨,被拉到了船上,一上船,他就趴在船头呕吐,刚刚呛了几口水。

邢滋长呼唤着儿子的名字下了斜坡,来到渡口,这个渔翁用油灯引他到了船上,见到儿子安然无恙,老邢忙向儿子的救命恩人答谢。

这个渔翁询问:“你们是什么人啊?怎么会来这里,难道是为了过河吗?”

邢自章忙解释:“我们是行走江湖的手艺人,因为不熟悉这里,错过了客栈逆旅,所以才流落至此,刚刚看到了灯光,就循着光亮找来,不想灯光又息了,我儿为了探路,一不小心就从石堤上坠下,落入了水了,我想要救他,却发现前面是斜坡。”

这位老渔翁点头道:“听口音你们是河南人吧,我这里已经是穷乡僻壤,平时很少有人来的,我刚刚点灯,下了饵,想捕几条鱼去换些米下锅,但等了许久也不见有鱼上钩,索性就息了灯入睡。”

邢阡陌吐尽了水,望着这个满脸皱纹的老渔翁,忙向他叩谢救命之恩,老渔翁却止住他,道:“举手之劳,不足为谢,你多大了?”

邢阡陌道:“我今年十四了,显庆元年正月二十出生的。”

邢自章也忙询问:“还未请教恩公尊姓大名?如何称呼?”

老渔翁道:“老朽我姓宋,在家排名老三,所以人称宋老三,我本是个读书人,但一辈子未中举,所以就让儿子继续去科考,但那混小子却不愿意,令公子还这么小,就跟着你行走江湖了,真是不容易!”

邢阡陌忙介绍:“宋伯翁,我娘死的早,所以我就一直跟着我阿爷行走江湖,我叫邢阡陌,我阿爷会建造房屋,还有打造家具。”

送老三看这父子俩饥寒交迫,就道:“真是不容易,我这就带你们去我家,先吃些热茶饭,暖暖身子。”说着解下缆绳,然后乘船顺河驶去,来到了不远处一座茅草房里,叫开了门,宋老三的儿子宋高中开了门,见父亲领了俩客人回来,忙请他们入内,然后让母亲准备房间。

老宋为父子俩准备了热水洗脸,又找了两套干净衣服让父子俩换上,这时一个妇人已经端出了两碗热鱼汤出来,这里的人很热情,父子俩用过热鱼汤后,身体暖和了起来,打量这这家。

宋高中询问:“你们有什么打算啊?”

邢自章回应:“我们这些走江湖的艺人,走到哪算哪,哪里有活就去哪里?”邢阡陌见到了白衣书生妆扮的宋高中,很是羡慕。因为住处不大,所以老宋夫妻俩住一间屋,邢自章父子俩跟宋高中挤一张床。

邢阡陌看到了很多书,墙上还贴着许多字,一打听,是宋伯翁父子俩写的。因为仨人挤一张床,加上被褥单薄,俩年轻人都睡不着,索性起来,生了堆火,围着火取暖聊天。

年轻时的宋高中有些书呆子气,尤其是参加了几次科考也没有“高中”后,就对读书科考失去了兴趣,他对邢阡陌的江湖经历很感兴趣,而邢阡陌对他的渊博学识很敬佩和羡慕,两人聊了一夜,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第二日,邢自章父子俩就要向主人告辞,但老宋极力挽留,加上那个天又开始下雨,父子俩只好留了下来,但也不闲着,就为恩公修葺房屋,打造一些日常用具。这期间,二人便互相学习聊天,邢阡陌跟着他读书识字,两人又一起去砍伐一些树木,让邢老爹打造更多的家具,他们俩用船载了运到附近集市上换钱换物。

在回来的途中,邢阡陌就对自己的明天感到疑惑,如果照这样下去,他也能成为一个好木匠,但他不想一直在江湖上流浪,虽然可以走过许多地方,见到许多人。宋高中就告诉他,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先改变自己的职业。

俩年轻人听说武昌正在招募一批水卒,这是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好机会,按照当下社会阶层的划分“士农工商”来讲,农人要比工人也就是手艺人地位高,而在士和农之间还有一个“兵”,当兵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也有冒险的意味。

不过年轻人都喜欢冒险,于是这俩年轻人瞒着各自的亲人就跑到武昌加入了水军,这时的武昌水军处于刚刚组建,不打仗,也不对付水匪河盗,每日就是训练,没有什么危险。

他二人安定下落后,就向家里写了信,托人捎回,宋老三读后,虽然很生气,但也无奈,邢自章却要去武昌将俩年轻人拉回来,宋老三劝他不住,只好写了信让他带去。

不过邢自章来到武昌时,新兴建的水军却驾着战船去宜昌演练了,邢自章只好在武昌住下,一边找活,一边等待儿子回来。但半个月后,水军班师,邢自章不仅没有劝回儿子和宋高中,反而被留在军营里为水军打造战船。

一晃半年过去了,邢阡陌跟着宋高中在水军里不但练到了武艺,而且也学了不少字,邢自章和其他一些匠人为武昌水军打造了三艘新式的战船后,拿到了一笔赏银,也离开了武昌。

在水军中,宋高中升职很快,因为他读书多识字,所以很快就被武昌水军都尉白勇提升为自己的随从,邢阡陌也被提升为白勇的跟班。

不过没有人是一直一帆风顺的,宋高中的快速升迁就找来了一些同伴的眼红,也受到了其他将领的仇视。

不过在对付武昌段水匪时,白都尉立下了大功,升为武昌水军都督,这使水军的其他将领更加妒恨,三年后,白都尉奉命率部将去对付岳阳洞庭湖附近的曹子阳叛军时,同行的水军都尉汪京趁机落井下石,拒不出兵救援,导致白勇被乱军围攻,白勇含恨战死,宋高中被乱军擒获,准备择日处斩,侥幸逃脱的邢阡陌连夜混入叛军,冒死将宋高中救出。二人历经重重艰险,才逃出了叛军的地盘。

宋高中说到这里,已经老泪纵横,继续道:“我跟阡陌老弟二人互相救了好几次,不过他舍命救我逃出敌营这次令我记忆最深,但我们历经千难万险逃出敌营,回到自己的军营时,却被自己人当作叛徒抓了起来,妒忌白都督的将领为了灭口,就要将我二人立刻处斩,还好被一位大侠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