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罪狱 > 引子

我叫赵一,来自南方的一个偏僻山村,曾用名赵一财,小名阿财,上辈取名方向很简单,就是一定要发财的意思。

上小学的时候,村里的老教师说年纪尚小,不宜在名上显财,说是命里压不住,不仅影响学习,更影响成长,要先把财收起来,待长大些了,再添上来为宜。

当时父亲觉得有道理就信了,渐渐的赵一的名字就用开了,之后随着升学,懵懂的我填写档案时,也一直没写上财字。

再后来户口本更新,新本下来时,发现不但没财字,还跟姐姐出生年月给对换了,户口上我变成了哥哥,年龄瞬间增长了两岁半,虽然当时觉得做个哥哥还蛮好玩,还挺开心,不过长大到一定年岁的时候,却感觉那年龄数字还是偏小些心里舒服些。

当然,那个时候父亲也想将错误更正过来,便寻找老教师帮忙,但老教师却一直推脱没时间,逐让父亲自行去乡镇派出所更改。

但我家处在偏僻山村,那会儿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电杆都找不着一根,去趟乡镇需要爬山涉水3个半钟,来回得花上六七个小时,除非是必需要置办家杂零碎,否则难得花将近一天的时间去走趟乡镇,而且一天下来相当累啊,再说当时办户口的人也多,几次未办成后,便不了了之。

之后,我的名字便固定为赵一了,但啊财的小名还一直沿用至今。

虽穷乡僻壤,但父亲是自卫反击返乡战士,骨子里开明,相当注重教育,为了让孩子们多读书识字,也是操透了心,九年义务的那些年,双亲起早摸黑了十几年,相送相伴,长足跋涉,周周往返......

唉……想起那段儿时记忆,说多了都是泪,特别是那次母亲送我去乡镇上初小的第一天,在校门口离别时,看着她那往家的方向卖力迈步的消瘦背影,到如今都是记忆犹新,回想起那段往事,就有种热泪出涌的感觉……

当时读个书确实艰难,但我没有好好珍惜,到最后,书练得不怎么样,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对父母的一片用心良苦惭愧得厉害了。

不过几年的来回迈步,脚力耐力要比一般人强不少。

后来我终于混过大学,参加了工作,出社会那年,父亲跟我说:

“阿财啊,终于混社会了,爸没几个文化,但有几句话还是要说的,社会,混得好是天堂,混不好是炼狱,在外面要时刻提醒自己,该拿就拿,不该拿莫拿,特别是不要走向犯错的道路,要不然,我们的人生就将陷入罪狱了,安不了心的,如果实在不行,就回来,至少饿不死。”

当然我明白,这是父亲的告诫,心头肉啊,依然是对将要远行的孩子放不下心。

但说真的,那个时候太年轻不懂事,根本不在乎什么天堂炼狱,也不懂什么人生罪狱,只觉得有份工作就会来钱,就会有朋友,有肉吃有酒喝,吃饱喝足,本本分分生活就好了,谁还会去脑洞那些人生哲理呢?

再说犯错误,读了那么多年书,基本法律还是知晓一些的,讲规矩,不违法,论道德,安静过一生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但,往往事与愿违,有些事情,似乎是老天爷早就安排好了的,到了一定的时候,他就会找上你了……

那是八年前的夏秋之交,也是我工作两年后……

直到……

罪狱悄悄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