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一代庄主 > 第五十八章 币厂出事

他年少时跟父母待过西洋,但那段时间几乎没有在他的身上留下任何深刻的烙印,他举手投足都像是从小长在皇城跟下,只有交谈到某些事物的时候,他对西洋的事物信手拈来,那份随心才让人恍然,原来他也曾经离开过华夏。

西洋的氛围和华夏的传统教育造成了如今的石长德,他是商人,但他面对强权不卑不亢,他眼里有百姓,心中有底线,他不是将军,但他仍然是她的英雄。

天光大亮,在窗口坐了一夜的郑懿玲擦掉眼角不知不觉滑下来的眼泪。

“笃笃笃。”

门被敲响,外面传来焦急的声音。

“郑小姐,二号机床出了问题,有工人的手臂卡进了齿轮里面,您快传来看看吧!”

郑懿玲猛地起身,因一夜未睡的疲倦和起得太猛,她眼前一阵发黑,但急促的敲门声和门外话音里的惶恐令她无暇顾及自己的状态,扶着桌子站稳,她连续眨眼,甩掉晕沉沉的感觉,急匆匆地开门而去。

“机器停了没有?工人伤势如何?什么?不能完全停下来?”

脚步由走到跑,由慢跑到快跑。

空无一人的房间里只有那张摆在窗口的软塌还如郑懿玲所在时那般。

心情再悲伤,情绪再难受,生活还得继续,路还得慢慢的走,难题层出不穷地冒出来,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

石长德等不来郑懿玲,几次去造币厂找她,均不得其门而入,去郑府递拜帖,更是直接被门子打发了,言说郑大人有命,关门闭户不接待任何客人。

通过这段时间的四处打听,石长德已然知晓了郑懿玲的顾忌,朝上吹的风一日比一日邪,在各省均有人揭竿而起时候,诸位大人们均乱了手脚,同党、构陷、勾结,你方唱罢我登场,全国各地乱成了一锅粥,朝上也跟着一团乱。

郑嘉言疑与商人勾结把控市场的消息就夹在众多消息一并传入了石长德的耳朵,在他打听到这一句的时候,他就已经猜到郑懿玲为何会态度大变了。

郑嘉言正是郑懿玲之父。

郑懿玲未曾说出口的为难和体谅,石长德一并了解了。

她这么做,不仅是为了她父亲,也是为了他吧…

一时间石长德对郑懿玲深感怜惜,他不止一次地想,历史上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乃是大势所趋,一代代皇朝更迭,大清朝自入关开始到现在也有两百多年,他不想做乱世的离人,但如果朝廷倒行逆施,想必离被取代也不远了。

神州大地战火四起,那些宣布脱离朝廷的人自称为革命军,他曾听闻那些人的行事作风,朝廷称其为乱匪,他却觉得其行事有侠义之风。

甚至某些言论深得他心。

只是这些都是大逆不道的,他也不想替石家、替自己招祸,所以他没有表露过分毫。

“少东家…少东家!”宋掌柜的声音由远及近,石长德回过神来,这几天钱庄的事物渐渐走入正轨,宋掌柜缘何如此慌张?

“哎呦我的少东家。”宋掌柜进来一看,发现石长德还老神在在地坐在椅子上,立马知道自家的少东家还没有得到消息。

“您快去造币厂看看吧!据说有很多人围在那里了9有人陆陆续续地朝那里涌过去,郑小姐…郑小姐这段时间可是几乎天天都待在造币厂的,这万一要是乱了起来,让这些人闯进了造币厂,不小心伤到了郑小姐怎么办?”

石长德闻言,忙站起来急匆匆往外走。

“出了什么事?为何老百姓们要聚集围拢在造币厂门前?”

宋掌柜跟不上石长德大长腿,气喘吁吁地追在后面。

“可不是币制一日比一日混乱吗?虽然有我们和盛隆钱庄以米粮兑钱,但这银子还是一天比一天不值钱啊,老百姓们哪里坐得住,这样下去连饭都要吃不起了。”

石长德急匆匆地离开了钱庄赶往造币厂。

一路上行人明显比往日要多,有不少人都往同一个方向走去,也有不少人从同一个方向来。

那里是顺天府衙。

“石少东家!”人群中有人高声喊道。

石长德匆匆驻足,回首看去,发现是老秀才。

“老先生。”即便想早点赶到郑懿玲的身边,但基本教养还是让石长德暂时停下了脚步,他面露焦急道:“石某有要事,老先生要是…”

老秀才问道:“可是往造币厂去?”

石长德点头:“正是。”

老秀才改而抓住石长德的胳膊,连声道:“一起,一起。”

他方才见石长德脚步匆匆地从钱庄出来,就猜到是往造币厂去,石长德与郑懿玲的关系早就不是秘密,即便不是如流言所说的亲密,也应该是友人,以石长德的个性,怎会眼睁睁看着友人陷入危险而自己端坐家中。

“我正从府衙前面来,路上可以跟你说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石长德转手扶着老秀才,道:“老先生,石某洗耳恭听。”

嘴里说是要告诉石长德发生了什么事,老秀才张口未言,反是先长叹了一声,石长德关切看去,发现这位老先生比之前清瘦了不少,心里一时恻隐,想必老先生家中也是不太好过。

老秀才倒是没有发现石长德的眼神,他微微站头,视线从周边的人群一一扫过,有些人跟他们一起同行,有些人则是驻足,几乎每个人的嘴里都说着府尹和币制。

“方才乡老们带着不少百姓去往府衙,请府尹大人出来,给老百姓们一个交待。”

石长德会意:“关于币制?”

老秀才缓缓颔首:“正是关于币制,手里的钱一天比一天不值钱,米一天比一天贵,同样的钱昨天尚能买到一斗米,到得明日怕是只能买到八升,这样的差价岂不是逼得我们老百姓活不下去?”

石长德默然,他当然知道现在的钱币贬值已是到了什么程度,他是开钱庄的,更为忧心钱不值钱后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