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一代庄主 > 第七十章 民国成立

石长德从龙茂商会出来后,心情豁然开朗了不少。

在商会时,佟旭民跟他说,他有位朋友叫郑济深,就读在保定军咨府军官学校,现在就在革命的前线,他会把这笔钱以石长德的名义寄给他们。

石长德抬眼看了看蔚蓝的天,他想只要这笔钱能帮助到起义军,尽快结束革命就好。

从那日起石长德与佟旭民关系便日渐亲密起来,石长德除了在吉环钱庄照顾生意外,也密切关注着时局。

自从醇亲王辞去监国亲王职位,并退还府垠,袁世凯已经完全控制了四九城。

这些亲王相继倒了台,底下那些官员也是战战兢兢勉强度日,谁不知道大清朝就要亡了,宝座上的那位皇帝就是个摆设而已,他们脑袋上的乌纱帽也是个摆设。

整个四九城笼罩在密布的阴云之中,整个皇城巡逻的卫兵里三层外三层,时刻戒严,城门紧闭。

外头消息进不来,石长德也有些忧心,这场革命进行到什么时候了,外头那些省又是什么情况?

焦急的等待中,这天宋掌柜告诉他籴长来了,石长德便将人向里请。

佟旭民看起来面色红润很是高兴,他进了书房从怀中掏出一份布告来,“长德,你快来看!”

一眼看去,只见几个映入眼帘的大字: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石长德细细地咀嚼这这四个字,“中华民国?中华民国!”

念着念着石长德猛地一拍大腿,整个人激动到无以复加,“中华民国C啊!”这四个字将华夏四万万同胞带到一个崭新的世界中。

佟旭民也和石长德一样激动,他今天来除了告诉石长德这个消息外,还有重要的事要办。

“长德,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已经有几日里,现在的临时大总统就是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就是那位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人。”石长德早在四九城就听过这位孙先生的大名。

“正是。”佟旭民点头接着道:“今日我来找你也是为了将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在四九城内传播出去。”

“现如今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将书、贵州、浙江、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共十三个省都已经宣布独立,只有四九城、河南、甘肃、山西、山东五个省在袁世凯的控制下。”

石长德听着佟旭民的话,神情严肃。

“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已经是几天前的事情了,现在正在进行南北议和谈判。正是因为消息传不进来,四九城百姓还不知道外面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佟旭民看着石长德面色凝重道:“长德,国体已变!这些中华国民有权利知道。”

“你只说需要我怎么做?”石长德深感作为新国民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

“南北议和是为了不流血冲突,我们要让四九城内的有志之士成为这个压垮这个垂败大清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四九城是皇城,在天字脚下,石长德与佟旭民这番事业自然是要谨慎再谨慎。

以往各省的革命运动都是从学府的有志大学生和工厂的工人们开始的,佟旭民与石长德分头行动,鼓动大学生由佟旭民去办。让工厂的工人们觉醒就交给石长德。

石长德坐在钱庄里思考该如何进行,脑海中就突然冒出了一张爽朗美丽的面孔——郑懿玲。

她是留过洋的人,自然应该懂得这场革命冲突。再加上她在京师造币厂工作,成天与工人们打交道,这是个突破口。

想着石长德便立马动身去了造币厂,这时候的造币厂虽说是戒严了,但把守的官兵少了许多,有不少官兵都已经调到前线去了。

石长德托守卫告知郑懿玲自己有要事相商。

郑懿玲这时候正在造币厂内,听人通传石长德来了,立即邀他进了造币厂。

好些日子不见,整个造币厂似乎都陷入了沉郁的气氛之中,不见往日的活力,郑懿玲向来活泼明朗的脸上也失了春色,有些愁云惨淡。

这些忧愁石长德在四九城每个人甚至自己的脸上都看过。

“石大哥你今天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见郑懿玲这么问,石长德环顾下四周,待确定只有他们两人后,目光坚定地道:“懿玲,南京那边已经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很多省已经独立,只有四九城还处在旧制度之下。”

“真的吗!太好了!”郑懿玲发自内心的高兴,往日来的抑郁,再听到石长德的话之后消散殆尽。

郑懿玲留过学博文多识,听石长德这么说也不像那些封建愚昧的人一样只会喊变了天。

她在外留学的时候就觉得外国要比他们华夏发达领先几十甚至上百年。他们这个国家不变革就只有挨打的份,在武昌起义的时候她就盼着这天呢!

石长德看着郑懿玲鲜活的脸,只觉得这个女人比他想象中还要开明睿智,当即便把自己的想法告知。

他想先将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散布出去,给这些工人们知道,再鼓动工人们不再向大清朝效力,为自身的独立游街示威。

石长德说完突然想起了一件难事,“懿玲,造币厂的督造官员是你父亲,这样做会不会叫你父亲为难。”

郑懿玲自然也想到了,其实说是为难还算轻的,要是让她父亲知道只怕还要上报朝廷。

但这件事关乎国家大体,郑懿玲眼界开阔能想得通,可不代表她那个经受四书五经儒学教育的父亲也能想通。

“石大哥,事分轻重缓急,这事情自然不能告诉我爹,待事情完成后我们再去劝劝他。”

郑懿玲说得轻巧,石长德却明白这绝不是劝劝就能成功的,若是朝廷不解散,郑嘉言这罪行只怕还要落入牢狱。

“要不我们再从长计议一番。”

“不,我已经决定了就这么办。”郑懿玲语气决绝,朝廷现在已经自顾不暇了,这个时候必须给予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