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一代庄主 > 第二百零八章 有志青年

石正瑜一听这话立即反驳道:“妈,我们自然清楚做什么。”

郑懿玲知道石正瑜孝子一般的脾气,转头同石正玱说道:“正玱你是大哥,你也最懂事,你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战争不是开玩笑的,不是你们游行示威这样的小儿科。”

石长德静默地站在一旁看着两个儿子不说话,他想听听这两个孩子会怎么说,怎么做!

石正玱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看向前方。

“现在中国已经到了这种危机时刻,就该我们这些有志青年出来保家卫国,我知道战场不是儿戏,我也从未将它当成是游戏,这个决定是我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父亲,母亲还请你们尊重我的选择。”

这话说得极为稳重,郑懿玲知道自己是劝阻不了,便示意石长德将两个孩子劝回来。

战争太过残酷了,出于父母的私心,她不想孩子们做这么危险的事情。

郑懿玲只好推了推石长德,“长德你说句话啊!”

石长德上前拍了拍石正玱的肩膀,看着石正玱同自己一样高的个头,他感叹一声,“正玱你也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只问你们一句话。”

说着石长德神情严肃地看着石正玱与石正瑜,“你们愿意为了国家付出吗?就算是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石正玱立即高声道:“可以做到!”

石正瑜却没有立刻回答,反而垂下眼认真思考了半晌,才道:“我也愿意。”

看着两个儿子的态度,石长德点头:“既然你们有这样的觉悟,那就去做吧!”

郑懿玲的意思是让他劝阻两个孩子,没想到石长德竟然同意了。郑懿玲睁大了眼睛还要再说什么,却被石长德阻拦了。

“懿玲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也有不同的路要走,随他们去吧。”

既然石长德都这么说了,郑懿玲只能作罢。但看着石小椀,郑懿玲还是忍不住问道:“小椀那你呢,你是什么打算?”

“母亲我准备去报社,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有很多正在发生的事情需要告知全世界。”

郑懿玲听着赞同地点头,“也好,我从前也在报社工作过,只是此一时彼一时,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危。”

这番决定之后,两个孩子便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共/产党,石小椀也进入报社学习新的东西。

石小楠年纪还小,被郑懿玲带在身边。石长德也越发忙了起来,他想赚更多的钱,战争的到来需要的就是资金。

而且不光要忙吉环银行的事情,也开始同两个儿子接洽起来。

这一年的七月,日军在北平卢沟桥附近屡屡挑起战火,引得全国哗然,不少报社争先恐后地报导了七月七日夜里日军炮轰宛平城的事情。

平津危急*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消息很快传到了国际上,中外震惊。

中国守军与日军在卢沟桥激战,整个四九城内被东、西、北三面包围,战争愈发激烈。

战火已然烧到了他们的脚下,石长德思虑再三做出了决定。

“懿玲你同小楠出国避难,东西我都让佣人收拾好了。还有我联系了罗成与石瓞,你们一道去美国,战争已经打响,你们不能留在国外。”

郑懿玲不想离开石长德,这时候说什么也不走,“长德我们在一起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这时候要么让我留下,要么我们一起去美国!”

“懿玲现在和以前不一样,谁也不知道这场战争将要持续多久。而且正玱正瑜和小椀还在国内,我当然不能走。”

“你和孩子们不走,那我也不走!”

“难道你想我们的小楠也经受战争的摧残吗?她才多大你忍心吗?我现在只有你和孩子们,听我的去吧。”

听着这话,郑懿玲快要哭成一个泪人了,她当然知道战争对女人来说更加残酷,可是让她和孩子单独离开,她怎么能做到。

“好了,别说这么多了,轮船只有两班,再晚了就走不了了。”

罗成看着表,现在时候已经不早了,能够赶上这般轮船还是他找了关系,多少人想走都走不了。

罗成与石瓞对视一眼,便拉住了郑懿玲,“嫂子走吧,如果你和小楠留在国内,大哥是不可能放心的。”

郑懿玲知道离开是最好的办法,她深深地看向石长德,脸上还挂着泪水,只能紧紧抱壮中扎着羊角辫的女儿。

石小楠懵懵懂懂的,但这时候也知道似乎要同自己的父亲分别,忍不住瘪了嘴,小手想要抓住石长德一样挥舞着,冲石长德喊道:“爸爸……”

“哎!”石长德应了下来,狠下心将郑懿玲与石小楠送上船。

离开船还有五分钟,还有无数的百姓挥舞着手中的行李想要坐上去,却被拦了下来,轮船的门已然被关上。

一些前来送别的人,只能远远地看着自己的亲人漂洋过海,离开自己。

石长德远远看着,直到轮船已经消失不见了,再也看不到为止。

这次离别不知道多久才能相见,一年、五年还是十几年……

石长德不知道,他只知道懿玲走了,他们石家人就此分别。不过他还要留下来操持家业,他还有孩子们需要保护。

生意要继续做下去,重新回到吉环银行。

石长德收拾好情绪,拿出积蓄为正在前线奋战英勇战士们加以声援,石长德购买了药物和食物,托战地服务团将物资运送到前线。

他们不能再妥协,也不该再妥协,这是他们的土地,寸土必争!

如同电报上所说的一样,地不分南北,年不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都要抱定牺牲一切的决心。

为了保卫住北平,军队中的将士们浴血奋战,拼命抵抗,就连不少军训团的学生也献出了自己宝贵而年轻的生命。

石长德是个商人,不能亲自上前线,但也有自己的一腔热血。

他与石正玱联系上,知道他们现在在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的麾下,便向革命军转去汇十万法币,以供军人购买物资。

没有国哪里来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