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逍遥万岁爷 > 第229章 水至清则无鱼

江湖武林,一切都按照赵易的计划,顺利的进行着。

而赵易则开始将注意力,完全的放在朝堂上。

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若是在朝堂上,没有立足之地,在江湖武林之中,即便成了武林盟主,也只是官方不承认的绿林草寇罢了。

借贷记账法推行出去之后,受到了惊天动地的好成效。

全国各地,有着众多的贪官污吏,他们的账簿被查的清清楚楚,无所遁形。

报上来的折子,就是连赵易看了,不免都有些心疼。

他心疼的是老百姓,是这白花花的银子,却都进了无所为的贪官污吏手上。

同样也有些心疼那些白花花的银子,怎么就这么充了国库呢?

赵宗皇帝当真是高兴无比,在养心殿召见赵易,同时父子二人是一边喝酒,一边谈事情。

“老九,此次大功一件,不知道你想要什么赏赐?”国库充盈,最高兴的当属他这个皇上了。

赵易却客气的摇了摇头道:“父皇,这是儿臣为天南国的子民,应该做的分内之事。怎么敢要什么赏赐,只要父皇愿意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将这些银子,用在老百姓的身上。那么儿臣的辛苦,就没有白费也是对而成最大的赏赐了!”

赵宗皇帝朗声笑道:“你小子,倒是很会说话,此话说的让朕心里舒坦,也确实说的很有道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天南国的国力,何愁不会昌盛!”

“父皇英明!”赵易笑了笑,举杯一饮而尽。

赵宗皇帝是一个明君,只是被三大国公把持了朝政,很多事情,身不由己,才会做出一些荒唐事情来。

想来,现在是绝对不会如此闭塞消息。

有了赵易的介入,再加上三大国公最近十分老实,赵宗皇帝也就没有继续深究。

不然的话,单单是这几天查出来的事情,就可以继续去找三大国公的麻烦了。

借着这次机会,赵宗皇帝确实是给朝堂来了一个大换血,将众多恃宠而骄的文武百官,有很多都给下了牢狱。

在这种风口浪尖的时候,三大国公倒是十分默契的,一字未提,同样也让朝堂上下,对赵易有着无比的敬畏。

既然罢免了众多的文武百官,那就只有另外选拔人才,这其中就给了寒门仕子们,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赵易着重选了一些人,将名单,以及个人喜好,所犯下的过错什么,都写的十分明白。

赵宗皇帝眼眸微微眯起,淡然道:“老九,以你的意思来看,这贪官污吏,是否应该杀的干干净净,还天下一个太平,还人世间的朗朗乾坤!”

赵易略微沉吟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父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官场朝堂上,总不能都是清官。一个好的朝堂,是需要有贪官污吏,和清官组成,有正有邪,才能保持一个好的平衡,互相促进的机会!”

赵宗皇帝抚掌笑道:“说的好,好一个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你说的对,这清官,自古以来,又能有几个人?一个朝代,能够有那么几个,就十分不错了。不过,这其中的关系,你需要整理清楚,然后尽可能的削弱三大国公府的实力。”

“儿臣遵旨!”赵易神情一震,欣然领命。

赵宗皇帝和赵易推杯换盏,十分尽兴,就是一直在旁边侍奉的王振,看的都有些目瞪口呆。

在他的印象当中,赵宗皇帝一直都是冷着一张脸,似乎从赵易这个九皇子,回到京城开始,就会经常脸上带着笑意。

怕是连皇上自己,都不曾知晓,自己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

酒足饭饱之后,赵宗皇帝却下旨了,让赵易惊喜交加。

“传朕旨意,左都御史、文武伯赵易,为国为民,惩治贪官污吏,居功至伟,特此封为文武侯。翰林院学士张席,协助左都御史办案有功,升为刑部侍郎……”一大堆的封赏,让赵易措手不及。

看来赵宗皇帝是真的高兴了,要知道,像赵易这么年轻的侯爷,靠着自己本事上来的,还真没有几个。

成为文武侯,从爵位上来说,就仅仅只是比三大国公低上一个级别而已,可见赵易是多么受到隆恩的眷顾了。

朝廷上下,对赵易这个左都御史,是又惊又怕,前几天的案件,已经让他满寝食难安,谁也不敢保证,下一个会否就会是自己。

左都御史赵易就好像是悬挂在文武百官头顶的利刃,让他们几乎都喘不过气来。

赵易也很无奈,有些时候,人怕出名猪怕壮。

他这么随和的一个人,怎么就成了凶神恶煞,连小儿夜啼,都有效果啊!

“官魔”的称号,冉冉升起!

赵易一直在找机会,对付三大国公府,而这两大国公都是老谋深算之辈,岂会不明白?

之前的失利,只能说是赵易的出现,实在是太出人意料,而对方所被委以重任,倒是以反出人意料的雷霆手段下手,打了三大国公一个措手不及。

也正是因为如此,三大国公才损失惨重,不仅名下的众多官员,被罢黜,连自己的儿子都给搭进去了。

最惶恐不安的人,可以说是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的楚国公。

因为在他看来,很多时候,不是不算账,只是账会放到一起去算。

他时时刻刻的在防备,担心赵宗皇帝,或者赵易,会给他来一记狠的,让他永远都翻不了身。

三大国公最近十分安分,让赵易突然都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说实话,赵易还真的是准备抽出时间来的时候,就是和楚国公算账的时候到了。

偏偏楚国公从上次朝会开始之后,就十分老实,没有任何的异常举动。

可在今天,都察院却收到了一份密函。

密函是匿名的,字迹其丑无比,而赵易却看出来,此人写的字,是故意为之,深怕被人认出来。

匿名的密函上,内容是举报楚国公之子,镇国大将军楚洪杰克扣军饷,尤其是在临近年关的时候,锐减发给将士们的物资!

这可不是小事情,而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要知道,如果此事没有处理好的话,那将会引起的是,将士哗变!

赵易急忙就带着密函,进了皇宫,面见赵宗皇帝!